聚焦物联网发展六命题

2010-10-25 16:5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焦点1 物联网规划须找增量

    在无锡成为中国的“感知中心”之后,各地纷纷上马物联网项目,成立相关组织联盟,并制定本城市的物联网发展规划。

    与此同时,很多大型企业也同时上马了自己的物联网发展计划。

    -

而在此拨物联网城市浪潮中,不仅有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也有一些二线城市。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宝国指出,物联网作为一种经济现象,一种经济转型的模式,一种新的技术、新的经济体出现,因此受到各地以及各大企业的重视。

    事实上,目前各地的物联网规划都很盲目,很多地方的“十二五”区域信息化规划与物联网发展规划很相似。在这些规划中,各行各业的信息化,政府、科教文卫的信息化,乃至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的发展规划,都放到了物联网的范畴里。这些物联网规划,可以说是将老的产业形态归拢,换了新名字而已。

    而很多企业的物联网规划也没有新的业态和新的业务出现。

    陈宝国表示,各城市,乃至各个企业在做物联网发展规划的时候,应首先找到产业或企业发展的增量。即在原有产业基础上,找到物联网的新形态。

焦点2 物联网杀手业务任重道远

    目前,最被业界所看好的两个可能产生物联网杀手应用的领域,分别是医疗和交通领域。

    在医疗领域,欧洲一些国家已经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将病人,特别是慢性病人的生命体征等各种信息适时采集,并传递回医院。医生则可以直接察看病人的身体状况,并提醒病人相关注意事项。业内众多专家都认为,这一应用受制于我国的医疗基础建设等环境因素,短时间内还无法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目前,覆盖全国的医疗卫生信息平台还没有建立起来,居民的健康档案尚未建立。其实,广东等地运营商此前已与医院和政府合作,在一定区域内启动了类似服务。

    交通行业早被业界看作是应立即“物联网化”的领域。目前,我国交通堵塞已经成为了社会问题。几乎所有的大城市,都面临交通堵塞难题,而拥堵的同时也意味着能源的浪费和空气污染。如果相应的物联网应用能够在各地落地,就一定会改善各地交通水平,并帮助各地交管部门适时采集其需要的信息。而在这领域,我国企业目前还没有掌握到核心技术。

焦点3 运营商未必是物联网核心

    目前,产业内有两种观点,一部分人认为运营商是物联网核心,另一部分人则以为未必。爱立信高级市场经理李敏表示,在现阶段,运营商一定是物联网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首先,物联网市场的碎片化情况十分突出,产业需要长期的培育,电信运营商规模较大,有资本实力去完成这一任务;同时,运营商可以依靠自己的影响力,推动制定产业标准,并号召相关领域厂商,如传感器厂商等共同发展物联网。李敏认为,运营商在推动物联网发展的同时,也必须充分尊重终端厂商,给终端厂商较大的自由度。因为,只有杀手级终端的出现才会带动网络的应用。

    同时,也有专家认为,物联网的发展是否由运营商牵头,应当分阶段来看。现阶段,物联网的发展由政府来推动更好,例如医疗等行业,运营商推动难度较大。而从长期来看,物联网的主导力量是不是运营商,还存在变数。一些拥有自己专网的传统行业或许并不会将物联网业务交给运营商来做,他们很可能会自建物联网。

焦点4 亟待突破感知难题

    在物联网感知、传输、信息处理的三层体系中,感知层无法做到真正的智慧感知已成为物联网发展面临的尴尬问题。中科院泛在与传感网研究中心副主任赵壮表示,建立一个智慧的全面感知的感知层是整个业界发展物联网产业亟须破解的命题。

    中国移动研究院物联网实验室主任赵立军认为,我国在物联网领域的数据采集设备研发力量相对薄弱,体现在传感器的精确性以及稳定性都表现较差。特别是重金属传感器以及光感应传感器,国内都没有相关的生产和研发企业。

    此外,他指出感知层还存在着另外两个问题。首先,标准化工作不尽完善。不同的厂商采用不同的组网技术,例如Zigbee网络、无线Mesh、有线或者蓝牙等技术,这使得运营商在部署物联网应用时,智能采用单个厂商生产的传感器设备。其次,传感器的供电也困扰着产业界。赵立军表示,传感器一般采用交流或电源两种供电方式。未来,物联网大规模应用时,如何保证各种环境下的传感器的充足供电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焦点5 芯片技术依然受制于人

    芯片厂商一直以来都被看作是物联网产业最有可能首先赚到钱的行业,而我国芯片厂商缺乏、相关芯片技术水平低,也被认为是制约物联网发展的一大难题。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战略行业总监严魁对记者表示,缺乏传感器的核心芯片是困扰我国物联网发展的首要问题。目前,国内仅有几家公司在开发传感器芯片,地理位置在无锡和苏州,传感器核心网芯片一般由英飞凌、飞思卡尔以及TI提供。业内专家认为,我国的传感器芯片研发水平已经落后国外先进国家10到20年水平。

    严魁表示,我国生物芯片技术虽然取得长足进步,但距离美国的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人体本身的生命特征和行为特征的研究上,我国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在实验室取得一定的突破,但还没有商用;但是,在美国生命特征的微传感芯片已经在医院应用。我国在生物芯片的研究方面,与通信技术结合的还比较少,商用的几乎没有。严魁建议,国内企业应整合动物学、植物学,以及其他物品研究机构与电子信息研究机构于一体,聚焦在人体、生物,以及其他物品的生命特征、行为特征传感芯片的研究上,以奠定物联网发展基础。

焦点6 标准博弈未有定论

    自物联网概念热炒以来,我国至少有三个组织在制定有关物联网的标准,包括:传感器网络国家标准工作组、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和包含了全国11个部委及下属19个标准工作组的中国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

    我国的传感网标准制定工作在国际处于相对领先地位。2009年,传感器网络国家标准工作组正式成立,该组织正开展六项传感网标准制定工作,分别是标准体系与系统架构、协同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交互、标识、安全和接口。中移动、中电信、中联通三大运营商及中兴、华为等电信设备商已参与到此六项标准的相应制定工作中了。按照正常周期,以上标准最晚将在两年内出台。目前,我国正负责编写、组织的国际标准提案包括:传感器网络系统架构;智能电网中传感器网络应用与接口标准;智能传感器网络中的协同处理服务和接口标准。

    以上所述仅涉及传感网领域,而在此领域之外的可能与物联网有交际的各种标准组织也正在制定相应的标准。由于物联网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已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对于标准产业界正进行博弈。一些相反的观点开始出现,有专家认为一个产业有这么多的标准组织在制定标准,表明每个人都想在物联网这个新兴产业掌握更多的话语权,也表明产业处于一个比较浮躁的状态。他认为,标准是随着应用的发展而起步的,没有应用何谈标准?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