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 内蒙古呼市为市民交上满意答卷

2010-10-24 12:0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开栏的话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5年,也是我区发展历程中极为重要的5年。5年来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创造了丰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获得了十分宝贵的经验。从今日起,本报开设“辉煌十一五”专栏,总结全区各地、各行业在“十一五”期间取得的辉煌成就,使全区各族干部群众满怀信心地迈向“十二五”,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据统计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呼和浩特市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各项主要指标有望完成“十一五”既定目标,“十一五”成为呼和浩特市发展历史上重要的5年。百姓钱袋子鼓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预计达到2.5万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近14%,达到9000元。

  “十一五”的5年,是呼和浩特市综合实力大幅提高的5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有望接近1900亿元,而2000年仅为199多亿元,2005年为772.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7%左右。

  是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5年。呼和浩特市委、政府出台并实施了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每年拿出新增财力的一半以上解决民生问题。在城乡居民中全面推行社会养老保险,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等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三级公共服务网络建设进入全国先进行列。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百姓获得了更多福祉。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在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呼和浩特市综合竞争力列第36位,比上年前移了16位,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10个城市之一。

  这5年,呼和浩特市致力于打造以服务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服务业向主导产业转型。培育发展了乳业、金融、电力、新能源等一批区域总部,总部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引进股份制银行12家,全市共有各类银行19家,保险公司25家,区域金融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凸显。历史文化、草原风情以及工业旅游水平全面提升,年旅游接待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区域旅游中心和集散地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各类规模以上物流企业达870余户,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物流中心和面向俄蒙、欧洲的国际物流节点城市的地位进一步确立。三次产业比重调整到4.7∶36.1∶59.2,形成了以服务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

  这5年,呼和浩特市致力于发展前瞻性新兴工业,首府工业向高科技非资源依赖型工业转型。全市形成了食品加工、电力、生物发酵、新能源、冶金化工等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优势特色产业。成功培育了伊利、蒙牛两大乳业巨头,双双进入世界乳业20强。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稳步发展,工业结构不断升级,工业化水平明显提升。

  这5年,呼和浩特市致力于发展以设施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畜牧业占农业比重达到60%以上,全市形成了乳、肉、薯、菜4个优势特色农业,中国乳都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因地制宜在偏远山区发展中棚马铃薯种植和肉羊养殖等产业,肉羊存栏达258万只,马铃薯中棚种植每亩收益是传统马铃薯种植的8倍。(记者 王静宇)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