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将出现“10桥1隧3轨”过江新格局

2010-10-21 11:2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十二五”是武汉市交通升级和转型的关键时期,武汉市将实施哪些重大交通项目呢?20日,市国土规划局披露了《武汉市“十二五”交通建设规划》,包括“十二五”交通建设方案和项目库,主要涉及到10个方面内容。 
   对外交通:2小时高速公路和1小时城际铁路 
  巩固和提升武汉在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建立1000公里范围内以航空和铁路为主的交通运输格局;基本建成市域高速公路网和重点城市间城际轨道交通,打造2小时高速公路和1小时城际铁路交通圈。 
  过江交通:形成“10桥1隧3轨”新格局 
  在现有7座过长江、6座过汉江机动车通道基础上,“十二五”期间将续建二七大桥、鹦鹉洲大桥、轨道2号线和4号线过江通道;增建杨泗港大桥、黄家湖大桥、轨道8号线过江通道,形成“10桥1隧3轨”的过长江通道格局。 
   快速路:建成“三环十二射快速路网” 
  实现“30分钟畅通工程”目标,基本建成主城内快速路交通网络。至2015年,快速路总里程达270公里;规划提升77公里主干道为快捷路,增加快速路系统的覆盖率,主城内形成“三环六联十二射”的快速路网络格局,即3条环线,6条快速连通道路,12条放射线性快速路。 
  改善道路:将新、改建主干道29条推进三镇主次干道建设,主城至2015年,将新、改建主干道29条、145公里;新、改建次干道66条,167公里。 
   支路:每年新建设75公里 
  结合重点区域建设和项目开发积极推进微循环道路建设,“十二五”期间规划每年将新建支路约75公里,至2015年形成支路总里程约936公里,支路密度将达2.1公里/平方公里。 
   公交:轨道+快速公交+公交快线 
  建设多层次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在建成5条轨道线路总里程146.5公里的基础上,开通快速公交和公交快线,实现都市发展区90%居民公交出行时间不超过60分钟;加强公交客运枢纽建设,强化和巩固各公交层次之间的衔接;优化和提升常规公交系统,完善公交专用道和公交场站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实现主城区公交出行比例达到30%以上,轨道及快速公交承担公交比例25%以上。 
   客货枢纽:62处客运枢纽和56处货运枢纽 
  至2015年,我市将建成62处客运枢纽和56处货运枢纽。其中,一类客运枢纽5处,分别为天河机场、武汉站、汉口站、武昌站、流芳综合客运枢纽;一类货运枢纽7处,分别为阳逻港区、白浒山港区、高桥货运站、滠口货场、武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常福物流园区、大花岭货场。 
   静态交通:新增停车位60万个 
  预计“十二五”期间将每年新增车位12万个,新增停车泊位总数达60万个,基本满足新增的停车需求。在停车问题比较突出的汉口及武昌老城区、新华路、利济路等区域新建8.5万个公共停车泊位,缓解中心区停车供需矛盾。 
   慢行交通:公共租赁点达到1620个 
  完善慢行交通系统,至2015年将规划布置公共自行车租赁点位1620个、主城内建成人行立交总量达213座。 
   交通管理:建成综合交通信息平台 
  积极推进我市交通信息化建设,至2015年基本建成武汉市交通信息化框架,搭建综合交通信息平台,逐步完善和健全道路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和各交通行业管理信息系统。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