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原村路在延伸——兰州市农村公路建设走笔

2010-10-19 18:5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金秋十月,天高气爽.在榆中县马坡乡羊寨村,村民李如俊高兴地说:“这几年我们农村变化最大的就是公路了。早年我们这里上个兰州来回得几天时间,后来有了班车,上兰州当天还是回不来,现在马路修得又平又宽,我们随时可以去,半天时间就打个来回,办啥事情都方便得很。”李老伯的一席话,描述出了兰州榆中农村交通条件的日新月异为农民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近年来,兰州市克服资金紧张、建设任务繁重、外部环境困难等问题,深入开展了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和“机关效能建设年”等活动,提高了农村建设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坚持以质量建设为主线,以加快公路建设,提高农村公路服务水平为目标,以日常养护为重点,使公路通行能力稳步提升,全力打造通畅、安全、舒适、优美的农村公路运行条件,使农村公路网整体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升,领导重视 建设注重实效 
  市交通运输局领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年兰州市委市政府把农村公路建设再次列入2010年“为民兴办”的20件实事之一,市财政在财政资金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大地方配套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今年全市财政配套资金将突破2000万元。市交通运输局党组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将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交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市公路局克服困难,真抓实干,有力地促进农村公路建设。各县区对农村公路建设也非常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加强农村公路管理的办法和规定,永登、榆中、皋兰县的四大班子成员都定期对农村公路建设进行督查。城关、七里河、西固区地方财政也配套了近千万的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公路。 
  在兰州市公路局养管处,从查阅文件了解到,兰州市的各级农村公路建养管部门有一个共识就是,要建好农村公路,更养好路更重要。为了做好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工作,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市政府主管交通工作的副市长为组长,发改委、财政局、交通局等有关部门为成员的兰州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收集资料,参考先进地区的经验,并结合兰州市实际,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兰州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有力地保障了全市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 
  过去几年,兰州市紧紧围绕产业园区建设、文化旅游开发、集市贸易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成了一批具有明显经济效益和带动作用的农村公路,如以东金公路为代表的工业园区路的建设,为经济产业园区生产建设提供了道路交通保障;以罗九公路为代表的人文景观路的建设,充分展示了兰州南北两山的绿化成果和历史悠久的丝路文化;以盐什公路、伏直公路为代表的旅游路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皋兰、城关两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以张定公路为代表的集市贸易路的建设,为发展我市高原夏菜等农村支柱产业发挥了积极作用;以永登县红玉村村道为代表的示范路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目前,除超计划完成省上下达的计划任务外,兰州市每年还安排一些计划外项目,全市已经连续3年完成的农村公路建设里程都超过1000公里,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奇迹,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政府主导 拓展筹资渠道 
  “十一五”期间,兰州市各县区在农村公路建设的实践中,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创新工作思路,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投资的同时,全面拓展筹资渠道,落实建设资金,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有的县区积极出台优惠政策,吸引资金、节约投资、降低成本;有的地方借助社会资金,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修路。这些在解决建设资金缺口方面的举措,为加快我市农村公路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永登县对施工方以抵押金形式垫支一定比例的建设资金,待公路竣工验收合格后,通过“以奖代补”方式返还,这样既筹了资金,又保证了建设质量和进度。各县区交通主管部门在紧紧依靠地方政府的基础上,广泛发动群众,调动群众筑路的积极性,形成一个政府动员舆论支持、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在全市农村公路建设中,广大农民群众识大体、顾大局,有的主动投工投劳,捐款捐物,有的送茶送水,提供食宿方便,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和前所未有的热情。 
  多管齐下 狠抓公路养管 
  笔者在兰州榆中三角城乡城村至刘家营村的水泥硬化路旁看到这样一块醒目的公示牌,上面写着农村公路养护路段、里程,养护承包人、养护工资以及监管单位和负责人姓名电话等内容,让当地群众一看就明白自己走的路是由谁来负责养护。这是榆中县在全省启动农村公路养护新机制,让农民当起公路养护工的第一个标志牌,牌上清楚地标明了养护这段公路的“主人”是农民白双荣。记者找到了村民白双荣,他告诉记者,他是今年5月份被聘为三角城村至刘家营村路段的养护承包人的,这段路长3.47公里,每月每公里的管护工资为146元,一年下来就能领取5000块钱,对农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别看水泥路上挺平整的,可路旁的杂草和边沟拾掇起来也挺费工的,这两天我找了七八个亲朋好友把杂草、边沟彻底的清理一下,以后干活就轻松了。” 
  问起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落实问题时,市公路局的同志介绍说,市财政局和交通运输局依据《兰州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和《兰州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精神,编制了年度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建议计划,年公里养护资金标准由市县区两级财政各承担50%。由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共同审批下达养护资金计划,保证了养护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另据了解,今年榆中县的农村公路养护新机制已经在全县范围内全面执行,全部乡村道路将分段承包给当地农民养护,按照路面平整无坑槽,路肩成型无杂草,边沟畅通无水毁,设施完善无损坏的标准,严格进行考核,兑现工资。作为该项机制的试点乡,三角城乡成立了公路养管所,各村也成立了以村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农村公路养管领导小组,在群众中聘用了24名责任心强、关心集体事业、威望较高的中老年农民加入到养管员队伍中。 
  去年以来,兰州市按照《甘肃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办法》要求,农村公路养护工程逐步向社会开放,投资200万元以上的养护工程采取向社会公开招投标的方式,选择有资质的施工企业;对等级较低、自然条件特殊等难以市场化运作的农村公路,可实行建设、改造和养护一体化招标;对油路、水泥路修补,构造物维修等小型工程,实行捆绑承包给专业养护队伍,采取合同管理,计量支付。按照《甘肃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意见》规定,用于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的资金水平不低于以下标准:县道每年每公里7000元,乡道每年每公里35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1000元。另外,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各县区还因地制宜地制定多种管养机制,有力地保证了全市养管体制改革工作的稳步推进。 
  兰州市的农村公路在延伸,正是由于农村公路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一幅幅新农村的美丽画卷映入人们的眼帘,宽阔平整的道路穿乡越村而过,一排排崭新的农家新屋拔地而起,油路、水泥路通到了农民的家门口,幸福写在了乡亲们的脸上。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