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业勃发 开放繁荣

2010-10-11 23:4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兴宁区,从古至今一直是邕城的中心区,承载着厚重的人文历史。作为南宁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祥地,它又与时尚风潮相伴,如今犹如美玉般镶嵌在首府南宁市中心商业繁华区,展现出无限魅力…… 

         2010年前三季度,兴宁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亿元,同比增长15%;财政收入14.35亿元,增长46.67%。近年来,城区先后荣获了一批全国、全区荣誉称号。望州南社区的“能帮就帮”精神也提升为首府南宁的城市品质。

         “兴宁区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兴宁区委书记刘为民说,城区党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中央、自治区和南宁市各项指示精神,以全面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四个年”活动,打好“六场大会战”,抢抓新机遇,争创新优势,促进兴宁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加快旧城改造步伐提升朝阳商圈品位

         近年来,兴宁区结合南宁市全面实施“商贸活市”和构建“大朝阳商圈”的战略,逐步完善朝阳商圈功能,提升朝阳商圈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巩固朝阳商圈的核心地位。

         优化商圈商务环境。在寸土寸金的繁华商业街区内,兴宁区加快对步行街片区、北宁街片区、共和路片区的危旧房进行连片开发和改造,引导部分居住在朝阳商圈内的居民搬迁到住宅小区居住,引导一批非商业性企业和单位退出商圈,打造一个纯商业性商圈,从根本上改善商圈人居环境,并充分发挥土地的商业价值和最大的经济效益。提升商圈的知名度。朝阳商圈作为首府南宁的老牌核心商业区,商圈内分布着新会书院、新华街水塔、望火楼、两湖会馆、邓颖超纪念馆、邕州知州苏缄殉难遗址、南宁商会旧址、安徽会馆、金狮巷民居群、西关路铁桥等10多处自治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兴宁区将更加重视对这些文物的保护开发,通过保护开发这些文物和吸引外迁老字号重返经营等措施,实施品牌延伸战略,提升朝阳商圈的知名度和商业文化底蕴。
    
         结合旧城改造,兴宁区重点推进西关路停车场、凤凰宾馆天成一品、西南商都、原高法片区等旧改项目建设,积极促进澳门街、西南商都等项目尽快开业运营产生效益,改善商圈环境,提升城区中心商贸业整体水平。
    
      对接东盟物流核心区打造金桥综合物流园
    
         位于兴宁区的南宁金桥综合物流园,是南宁市建设“三基地一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南宁金桥综合物流园建设中,兴宁区加快了东沟岭改造、大嘉汇东盟国际商贸港、金桥农产品批发市场等项目的建设步伐。
    
         今年,兴宁区大力推进市政道路建设配套设施,加快东沟岭新区改造开发步伐,道路建设项目即将完工,另一批道路项目又先后开工建设。除了路网建设外,兴宁区还加大东沟岭新区房地产建设项目。目前,金禾湾经济适用房和澳华经济适用房建设已接近尾声;兴宁区拆迁安置小区项目按计划实施;山水怡城项目全部完成建设并陆续交付使用;金源国际汽车城一期建设基本完成,14家4S店和名车展示中心已投入使用;东盟商贸物流园一期已投入运营,配套住宅及商业正在进行主体施工。
    
         大嘉汇·东盟国际商贸港项目是南宁金桥综合物流园的最大物流项目,项目计划用地453亩,计划投资为11亿元,已累计完成3.5亿元。南宁金桥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也是金桥综合物流园内的重要项目,计划总投资12.3亿元,今年1至8月份,金桥市场已完成投资1.67亿元。南宁金桥农产品批发市场建成后,预计年交易量500万吨,年交易额80亿元。
    
         此外,青岛啤酒、青岛海尔、苏宁电器、国美电器、广西中烟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也争取进驻园区以占一席之地。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形成经济新增长极
    
         兴宁区统筹制定建设目标,着力抓好五年规划目标编制,做好分期分批实施的年度方案,力争通过五年左右的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显著缩小,特色产业带动型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初具雏形,逐步实现“资源配置更加优化,产业品牌富有特色,公共服务日益完善,社会事业进步发展,生活保障更加殷实,城乡社会和谐有序”的目标。
    
         根据区位优势、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等因素,兴宁区科学编制建设项目,调整优化产业发展布局,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快速发展。在农业方面,兴宁区重点发展蔬菜、水果、水产、畜牧等优势产业,打造农产品特色品牌,促进养殖业及食品加工业发展,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在工业方面,兴宁区研究制定了进一步加快工业集中区发展的有关意见和促进重点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意见,有计划的利用政策的引导企业发展壮大。重点抓好三塘工业集中区项目建设,并在昆仑沿线的五塘建设新的工业基地,重点以机械加工、农产品加工、印刷包装为主,全面振兴城区工业。
    
         高度关注改善民生社会事业不断发展
    
         兴宁区通过开展“我为兴宁环境发展献良策”问卷活动,面向社会招聘发展环境测报员、社会监督员,机关干部“进社区、进村(屯)、察民情、促民生”专题调研活动等系列活动,进一步理顺了发展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优化了城区的政务环境。
    
         兴宁区2010年承担南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共15项中的36个子项目,截至8月31日,已完成14项,正在实施的18项,正在做前期工作的4项;城区级为民办实事项目10项,截至8月31日,已完成2项。
    
         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发展环境建设年”等重大活动中,兴宁区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0多次,引领志愿者发扬“能帮就帮”精神,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促进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兴宁区多种形式开展系列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加强。截至8月底,城区城镇新增就业7282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完成105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88%,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440人。兴宁区还不断加大城镇居民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宣传力度,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

         在教育方面,兴宁区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继续发挥兴宁区特级教师工作室、学科工作室示范作用,促进城乡教师队伍建设均衡发展,积极做好EEPO有效教育推进工作,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和教学实际操作水平。

         从繁荣社区、乡镇、村屯文化生活着手,兴宁区重点打造“老城区新文化”品牌,扶持建立业余农村、社区文艺团队,创造性开展乡村社区和谐文艺大展演活动,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老城区新文化”已经成为兴宁区引领时尚的靓丽名片。(李丽莉)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