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口港:前途无量的世界级深水大港

2010-10-10 14:5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7年前,国家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在江苏如东县进行海洋资源普查时,发现了1条深达17米以上直通太平洋的潮汐通道——这里曾是3万年前古长江的入海口。经专家论证,这里不仅是江苏沿海难得的深水大港港址,也是中国东部沿海罕见的国际性天然深水海港港址,可建5万吨至30万吨级泊位62个。从此洋口港应运而生。

  27年后,洋口港已成为1座世界级30万吨级深水大港。其中,人工岛(太阳岛)、陆岛通道(黄海大桥)、临港工业区及码头已成为这里四大基础设施工程。是什么让如东县境内长达106公里的海岸线上建起1座长达12.6公里的大桥,从陆地穿过滩涂,穿过大海,直达深海处?如何在海上建成1个人工岛?如何在淤泥质地的海岸建设离岸式码头?带着这些疑问,早报记者采访了正在上海举办第四届中国如东沿海经济合作洽谈会新闻发布暨投资环境说明会的如东县委书记周铁根。

  东方早报:纵观世界,港口城市大多是外向型城市,这样的城市有着一个共同点——具备开放的、非常有活力的城市特征。洋口港作为如东这座新兴海港城市开放的前沿阵地,有一个怎样的整体战略思维?

  周铁根:目前洋口港的规划和目标主要有三:其中近期有3大目标,一是2008年实现港口初步通航,建成黄海大桥、人工岛及2—3个大型码头,这一目标已于2008年10月实现。二是全面建成集疏运体系。三是一批重大项目落户。远期目标:力争到2020年,努力把洋口港建成世界级亿吨深水大港、江苏出江入海的大通道、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最具竞争力的组合港。而产业目标:洋口港整体定位就是以能源、石化、冶金和现代物流为一体的“3+1”发展格局。力争用10至20年时间,努力把洋口港打造成江苏沿海重要的冶金基地、全国绿色能源基地、具有国际水准的现代化石化基地和长三角重要的物流中心。

  就港城目标而言,我们将围绕“一城两翼”的空间格局,建设高等级连接通道,全面加快以县城为主体,洋口港新城区和小洋口新城区为两翼的港城建设步伐,配套建设现代物流园区、行政管理中心、商贸商务中心、配套生活社区,力争到2020年,全面建成50万人左右的新型中等海港城市。

  东方早报:港口建设耗资巨大,动辄几十甚至上百亿元,是一个耗资巨大、投资回报周期很长的工程。如东作为苏中的一个县,在洋口港开发建设上,有何资本运作的秘诀?

  周铁根:我们主要通过市场的办法来解决。比如,通过对匡围土地资源以后的定性来作为回报,获得1亿多美金的资本金,融资十几亿人民币,建设了现在的大桥、人工岛及第1个码头,还有临港一些基础设施。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多元投入、滚动发展的运作思路,近年来,在上级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我们成立了洋口港开发建设前线指挥部,举全县之力开发建设洋口港。洋口港开发建设步入了加快推进的“快车道”。通过大力推进“规划审批、工程建设、招商引资”三大会战,以洋口港经济开发区为前沿和主阵地,涉港各项工作全面展开。在具体运作中,一是通过市场方式,吸引香港保华集团投资洋口港,进行临港工业园区等涉港基础工程的建设,快速启动了港口开发。二是大力引进中石油、新加坡金鹰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投资,目前总投资约62亿元的江苏LNG项目正在加快建设,计划2011年3月投产。三是通过创新思路,积极拓展投融资渠道,仅洋口港开发建设,近两年向金融机构抵押贷款达13.6亿元,有力促进了洋口港开发建设。

  东方早报:洋口港将如何进一步加快建设步伐、激发具有战略眼光的大客商的投资热情?

  周铁根:首先是强化产业链招商。利用落户项目产品的前延后伸来招商。优先选择投入产出大、用工多、产业拉动力强和资源占用少的项目,尤其要精心打造产业链,围绕龙头企业,大力引进配套企业,形成葡萄串效应,实现引进一个大项目,跟进一批配套企业。

  其次重视园区合作招商。与苏南、上海等有开发园区经验的区市合作开发招商。实施“区中园”、“跨地合作”等方式,利用他人经验、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吸引一批符合港区产业规划、技术含量高、效益好、有潜力的项目落户。还可利用我方土地资源,吸引他方部分产业资源转移落户,以快速增强港口人气,展示港区建设新形象。

  三是继续强势推介招商。紧紧围绕洋口港能源、石化、冶金和物流“3+1”产业定位,整合资源,搭建多元化推介平台。在已成功举办如东县海洽会、香港洋口港投资环境说明会、日韩大型石化产业专题推介会等大型活动基础上,积极参与国家、省、市、县等机构组织的各类招商活动,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大力提升洋口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招商引资成效。

  东方早报:人才是第一资源,一流的基础设施和一流的服务是开发区吸纳优秀人才、吸引优质项目的有力保障。洋口港经济开发区在强化硬件环境建设的同时,还将使出哪些绝招,使园区成为吸引优秀人才的高地?

  周铁根:人才是当今时代发展中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洋口港作为江苏沿海不可多得的深水海港资源,作为江苏新一轮沿海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极,必然要有高层次人才作保障。

  在这一领域,我们通过开展港口技能培训,多形式实施“育智”工程,有力地提升了港口开发一线干部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提升了港口人才的业务知识和实践能力。

  在营造港口政策环境时,通过多渠道实施“引智”工程,实施人才兴港战略,力争将洋口港建成门槛低、限制少、政策优、环境好、国际化程度高的一流人才集聚地。

  我们还将加强港口研究合作,多路径实施“借智”工程。一是加强与周边港口的对接;二是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三是加强与行业协会的联姻。

  东方早报:在上海世博会上,低碳理念成为许多参展方力图表现的主旋律,在不少世博场馆的屋顶上,风电的风叶在徐徐转动、太阳能的面板在熠熠发光。地处长三角北翼的如东,被誉为“绿色能源之都”,目前这方面发展情况如何?

  周铁根:近年来,如东县充分利用丰富的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全力打造“绿色能源之都”。围绕亚洲规模最大的风电场、“三个基地(即研发、装备、试验)、两个中心(培训、维修)”和江苏风电“海上三峡”龙头、“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的目标,全县规划沿海及海上风电的装机容量将超过400万千瓦。与此同时,25兆瓦秸秆发电、100兆瓦非晶硅薄膜电池、风电装备制造、潮汐发电等绿色能源项目得到快速推进和规模发展,全县新能源产业已累计完成投资60多亿元。

  东方早报:目前洋口港招商引资情况如何,重大项目的外来投资者对洋口港有何评价?

  周铁根:随着港口通航和知名度不断提升,国内外大客商纷至沓来,大项目相继落户。同时,中石化、中化国际、宝钢等大型企业对洋口港诸多项目也表现出浓厚兴趣,已签订相关投资协议。

  洋口港地理位置优越,离长江口仅100公里,身临黄海南滨,雄踞长江三角洲洲头,地处长江“黄金水道”和中国东部 “黄金海岸”的交汇处,隔海与韩日相望,隔江与上海、苏南相依,向西向北辐射苏中、苏北,溯江而上,连接长江中上游,市场腹地纵深,是南通以上各沿江城市的最近出海口。这种独特的区位优势是重大项目投资者最看重的。

  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也是吸引投资者的重要因素。洋口港开发区内有大面积滩涂可低成本框围成陆,保证临港产业发展用地。临港产业布局空间广阔,也是大型石化临海临港布置的最好选择。而临港工业所需的淡水资源、劳动力资源也有充足保障。

  近年来,我们牢固树立以企业家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以诚心交朋友,用真心感动企业,营造亲商、安商、富商、尊商的良好氛围。我们对客商的真诚和热情,为客商提供的全面周到服务,给客商留下深刻印象,赢得了客商的好评,赢得了一批大项目的落户。

  如今,随着苏通大桥通车、洋口港通航、沪崇启隧桥通道的即将贯通,如东与上海、与苏南苏中苏北将实现零距离对接。而随着沪通铁路通道的开建,如东至南通、上海也有望实现铁路直通。届时,如东将全面融入大上海的范畴,上海对如东将不仅仅是辐射,更是延伸。如东将为长三角龙首点上闪亮的北翼之睛,为长三角北翼的腾飞,为长三角的均衡发展,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链接



  江苏如东地处江苏省东南部、南通市北部的长江三角洲北翼,位于长三角唯一的一座30万吨级深水大港——洋口港和距离长江口最近的跨江通道苏通长江公路大桥的连线中间,素有黄金海岸之称,境内海岸线全长106公里,占全省的1/9,全县海域面积达6000多平方公里。“东方深水大港”、“绿色能源之都”、“黄海旅游胜地”已成为今日如东3张闪亮的名片。

  洋口港开启了江苏出江入海的新通道,使如东从交通末梢一跃而为开放开发的最前沿,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源。

  2010年上半年全县财政收入完成23.09亿元,同比增长39.9%。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