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旧换新缘何“雷声大雨点小”

2009-9-5 12:40: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枭冬
    千呼万唤中,汽车以旧换新终于全面展开。只是,相比家电以旧换新如火如荼的热闹场面,汽车以旧换新似乎有点 “冷”。为什么这么说?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消费者对此不太感冒。以旧换新之于汽车消费,似乎有点 “雷声大雨点小”。
    这当然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结果。毕竟之前家电以旧换新大受欢迎,到了汽车市场却突遇阻碍,多少让人有点难以接受。
    不过,据笔者了解,目前,已不止一座城市对汽车以旧换新反应冷淡,就连北京、上海等大都市,一样没有迎来预期中的火暴场面。 “好口碑却没有好票房”这样的尴尬,意外发生在了一项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上。
    对此,笔者认为,有些政策 “叫好不叫座”,可能还是有原因的。而对于汽车以旧换新政策,也许此时推行,还稍微欠缺了些火候。
    首先,以旧换新出台的时机可能“不够好”。毕竟它有接力上半年购置税减半、汽车下乡等热门政策的 “嫌疑”。这就难免让人对之报以同样“厚望”,但限于客观环境,政策本身的影响力还不能与前两者相提并论。
    其次,也不能将该政策与家电以旧换新放在同一座天秤上去衡量。因为家电和汽车有着太多不同。面对一定额度的补贴,多少人会因此选择即时换购汽车?毕竟作为 “奢侈品”,普通大众买车还是要综合考量更多因素的。
    再次,即使很多想要出手买车的人,在比价一番后,可能也会选择暂时按兵不动,期待更多政策出台。比如一辆用了10年的夏利轿车,如果车况不错,起码可以再卖上1万 “大洋”;但换购却只有几千块钱的补贴。
    最后,中国更多消费者在消费习惯上,还是尽量把产品用到 “寿终正寝”。而被换购的大多车辆,从实用角度来说,依旧可以正常驾驶。这就让一些人想到: “开一天是一天,利用好残值才重要。”
    此外,尽管今年政策频发,但在落实时,不同地区还是表现得不太一样。手续过于繁杂、政策配套措施不全在一些地方还存在,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汽车以旧换新的推广和普及。
    同时,我国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和上半年针对乘用车发力不同,其主要侧重商用车。但商用车与乘用车消费理念与习惯的不同,也影响了以旧换新的普及力度。
    面对如此多的问题,让政策及时“升温”或许不是一件易事,但若不想看着这一利好政策就此消沉,则必须集思广益,想出解决办法。
    在此,笔者抛砖引玉,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不妨将其与汽车环保联系起来,严格实行汽车排放标准后,一些汽车便不得不退出汽车市场,到了年限的老车也将无用武之地,只能早日走向下岗。
    二是适度缩小以旧换新车辆的范围,并加大补贴力度。吸引部分残值不大的车辆,直接进入换购程序,而不是接连流入二手车市。
    三是进行政策捆绑,将更多优惠政策 “打包出售”,以吸引更多想要买车的人及时加入以旧换新大军。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