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业最困难时候已过去

2009-9-3 13:49: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航运巨头看后市   从今年上半年财报来看,国内航运巨头净利纷纷下降,但它们均看好未来业绩及整个行业走势。
  中国远洋  
  看好“中国因素”
  8月28日,中国远洋发布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净利润-46.17亿元,同比下降132.6%;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45元,同比下降132.4%。对此,中国远洋表示,上半年,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国际贸易量大幅下滑,海运运量、港口吞吐量下降,对集团经营产生较大影响。
  不过,中国远洋称,全球航运市场中“中国因素”将继续发挥主导作用,依据是:随着中国经济的率先复苏,中国内地的铁矿石、煤炭和大豆进口需求推动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自4月中旬以来持续走高。
  中海集运 
  下半年亏损收窄
  8月28日,中海集运披露半年报称,公司上半年净亏损34.18亿元,而去年同期,公司实现净利润6.99亿元,同比降幅为550.1%。
  中海集运董事长李绍德在香港举行的中期业绩记者会上表示,7、8月份货运量及运价已有回升,但是否属常态仍要观察。他同时称,今年全年要有盈利基本上不可能,不过集团会致力改善业绩,预期亏损可减少。
  中海集运董事总经理黄小文透露,集团8月份运费除了太平洋航线之外,均升逾1倍,9月份会再调高运费。他还称,集团于今年5月至2010年4月底,与美洲的220个客户签订合同,为60万个标准箱,同比上升30%。
  中海发展 
  最困难时候已过去
  上半年,“惨淡经营”中的国内航运巨头也有盈利企业。8月20日,中海发展公布半年报称,上半年,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净利润6.14亿元,同比锐减80.7%。
  8月24日,中海发展总经理茅士家对机构投资者表示,“航运暴利的时代已经结束”,但“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
  在航运业陷入低谷的情况下,中海发展的油轮运力今明两年却仍将有大幅增加。中海发展表示,目前该公司的运力在404万吨左右,而到今年年底,这一数字有望达到600万吨,此外还将有300万吨的运力正在建造之中。
  对此,茅士家依然乐观地表示,“对于新增运力,我们完全可以消化,没有问题。”
  中远航运 
  滞后因素影响业绩
  8月17日,中远航运发布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01亿元、净利润9446.06万元、每股收益0.07元,分别同比下降42.24%、89.80%、89.80%。
  在此基础上,根据一季报推算,中远航运二季度净利润仅577.60万元,环比下降93.49%,而二季度的营业收入为10.02亿元,环比上升0.19%。
  中远航运董秘薛俊东表示,特种杂货运输相对其他船型,具有一定滞后性。由于船舶从订货到完成航次结算需要一定周期,公司二季度完成航次的运价基本是在去年年底或者今年一季度确定。由于去年年底和今年第一季度,航运市场极端低迷,均价水平很低,因而导致公司二季度运输收入、运输利润等环比大幅减少。此外,今年以来油价上涨较快,导致二季度的成本环比有所提高。这两个主要因素导致二季度业绩不太理想。
  中远航运还表示,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贸易量同比下降,国际航运市场受到严重冲击,运量减少、运价下跌,公司预计2009年1月-9月累计实现净利润将同比下滑50%以上。
  中外运航运 
  今明两年均可盈利
  上半年,中外运航运盈利6406万美元。其中,核心业务干散货航运收益约为1.09亿美元,同比下跌48.6%。
  中外运航运董事长赵沪湘8月12日在中期业绩记者会上提及旗下集装箱业务时表示,由于有关业务的船只规模较小,主要从事国内业务,与欧美经济关连不大,再加上拥有长期客户合约,故预料今明两年均录得盈利。
  “航运业的低迷是行业问题,但随着中国每月环比出口量的增长,航运业向好的趋势不能改变,尤其在干散货业务方面,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全球经济、行业经济维持积极发展态势,虽然上半年BDI(波罗的海干货散装船运费价格指数)仍有较大波动,不排除下半年也有大规模调整,但与去年底或今年上半年的最低点相比,跌幅明显趋缓。在我们看来,在航运业已处于低位区间,是逆市扩张的不错机会。”赵沪湘称。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