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揭秘两大IT巨头为何相中重庆
2009-9-27 11:1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一个是全球第一大IT巨头,一个是全球3C代工服务领域龙头企业,为何双双相中重庆?重庆又是凭借何种优势抓住了他们的心?
昨日下午,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接受媒体记者集体采访,深度剖析了两大IT巨头相中重庆的缘由。
重庆优势:三低两平一高
“三个降低、两个持平、一个高效,就是吸引加工贸易的重庆优势。”黄奇帆称,所谓“三低”,指重庆的劳动力成本低;油电煤运、土地等各种生产要素成本低;有西部大开发等各种优惠,财税成本低。
“两平”,指进向物流成本和出向物流成本(加工贸易产品所需要的零部件运进成本,产品做好后要运往市场的成本)至少与沿海持平。
“一高”,指重庆高水平的服务贸易平台。
黄奇帆称,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是手心和手背的关系,互相依存、共同发展。重庆有内陆保税港区的优势,所有零部件只要运到这里,就视同出口,可以退税,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这当然也是重庆的一大优势。
黄奇帆透露,“三低两平一高”已体现出巨大的磁力。继惠普、富士康之后,最近已有多家跨国公司对投资重庆表示出浓厚兴趣。
“两平”到底有多平?
地处内陆,被视为重庆发展开放型经济最大的劣势。在物流成本方面,重庆如何才能与沿海持平?
黄奇帆认为,电子信息产品70%-80%是通过航空运输,而从重庆到美国、欧洲的航空距离,其实与上海、广州等沿海城市差不多。“唯一的问题是,上海可能每天有30个航班飞美国,而重庆只有3个航班。航班太少,就会影响企业产品的到达时间。”
过去,重庆国际货运航班少,是因为本地国际货运需求不足。如今,仅惠普2000万台笔记本所需的原材料和产成品的进出口运输,每天就需要4架波音747-400全货机。有市场需求,航班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黄奇帆表示,其余20%-30%的货运量仍需借道上海转运。他透露,目前重庆已得到铁道部支持,在将于明年建成投用的重庆沙坪坝团结村集装箱枢纽站,增加一趟集装箱专列,直接到达上海芦潮港,从那里转运至洋山港装船出海。届时,这些笔记本电脑从重庆经铁路运抵上海只需要1天,同时还将实现铁海联运。
“重庆还有一大优势。”黄奇帆补充道,兰渝铁路3年后将建成,而重庆也将因此进入“欧亚大陆桥”快车道,从重庆到鹿特丹只需要12—13天时间,重庆到欧洲反而比沿海地区近了,“今后沿海地区的货物甚至要通过重庆运到欧洲。”
零配件三年内70%本地产
黄奇帆认为,重庆电子信息产业迅速增长的配套能力,也是惠普、富士康落户的重要原因。他说,当年福特落户重庆时,本地也鲜有与之配套的零配件供应商。3年后,长安福特所需零配件的70%已经实现本地供应,企业物流成本因此大大降低。
此外,富士康也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零部件供应商。此次落户重庆,不仅将继续与惠普的全球战略合作关系,同样还将从事零部件及其他电子产品生产。加上众多相关配套商的跟进,未来3年内,惠普2000万台笔记本电脑所需零配件,也将有超过七成由重庆本地供应。
将解决10万人就业
惠普2000万台笔记本电脑出口制造基地、富士康产业基地落户重庆,不仅为我市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对普通重庆市民而言同样是喜事一桩。
黄奇帆说,此次落户的两个项目都需要大量人才。仅富士康一个项目,便可带动至少5万人就业,其中包括4万余名由中专、职高毕业生组成的“IT蓝领”,以及1万多名大学毕业生构成的“白领”。惠普2000万台笔记本电脑出口制造基地同样如此。照此算来,未来3年内,仅这两个项目便可为本地提供约10万个就业岗位。而重庆的教育事业发展,尤其是IT人才培养、教学和生产一线的互动,也将因此得到极大的推动。
信息产业将成重庆第一支柱
有了两大IT巨头的加盟,快速发展的重庆信息产业如虎添翼。
黄奇帆表示,到2012年,重庆的电脑工业总产出将达到2000亿元,加上其他电子工业,预计总规模将达到4000亿元,超过汽车、摩托车产业,成为我市第一支柱产业。
在重庆,信息产业曾经是一个被忽略不计的产业,2000年全市信息产业销售值仅20多亿元,只占全国的千分之一。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信息产业发展,不仅自身逐步发展壮大,还带动其他传统产业升级换代,进而推动本地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完善。截至去年年底,我市信息产业销售值已达到800多亿元。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