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会当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泼冷水

2009-9-26 19:2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在G20匹兹堡峰会前,美国对中国出口美国轮胎实行特保措施,已成为峰会避不开的焦点,会议将很难成就美国以期在峰会上寻求支持自己的全球经济平衡框架的美梦。胡锦涛在纽约与奥巴马见面时提到美方对中国输美轮胎采取的特保措施,表示此举不符合两国利益,类似事情不应该再次发生。美国在峰会前的行动,显然不符合人们期待的危机之下共度难关。   很显然,倘若美国坚持在全球贸易开一个坏头,那么全球经济复苏,尤其是美国自身的经济复苏,必将蒙上阴影。诚如美国媒体分析,这一措施实施,美国消费者必须承受的轮胎涨价压力,打击脆弱的消费者信心。面对美国经济复苏大量注资可能引发的通胀,轮胎特保案无疑是雪上加霜。这是不利己的一面,特保案由此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将是对于WTO贸易原则的挑战。人们有理由认为,此举也必然导致制造国的就业压力。
  而且,人们已经注意到在美国宣布实行轮胎特保案措施之后,其他地区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情绪明显抬头。近日,美国钢铁公司也要求对从中国进口的某些钢管征收最高90%的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同时在德国很受消费者欢迎的太阳能产品相关部件,也被德国太阳能生产商列入进行反倾销调查范畴;有媒体还报道紧接着阿根廷也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离心泵、卷尺和注射器等产品展开反倾销调查。美国对中国的轮胎特保案,连锁反应会不会引发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已经为人们忧虑。
  在全球化的今天,力求通过单方的贸易保护来达到刺激本土经济的目的其实很难行得通。现在,美国一些政府要员不断发表言论,暗示世界经济不平衡是因为中国顺差和储蓄过多,如今又把矛头直接转向中国的制造业。众所周知全球贸易是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迫不得已的选择,正像中国学者张燕生所言:在全球化背景下必须要正视一个事实,即中国出口贸易中有近一半是“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而如果劳动力可以在全球流动,这一部分就不会都在中国,所以减少出口并不单纯是中国可以做到的。笔者以为在这样的格局下,倘如在全球经济复苏的门槛前,人们注意力突然转向重新洗牌全球贸易格局,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经济复苏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上,经济复苏更将遥遥无期。
  推行全球贸易各国相互开放市场的好处已经有目共睹,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非常明显,正如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近日所言:全球化创造了大量财富,使世界大量人口脱贫。不应试图结束全球化。而且,他还认为以往的经济危机往往导致贸易保护主义,而二十国领导人不要重蹈旧路。此刻美国国内对于轮胎特保案的反应同样异常强烈,不少学者发表言论,明确反对奥巴马批准轮胎特保案的实施。而且警告美国政府,这样很可能抑制正在复苏的美国消费市场。
  眼下,人们应当关注一个趋向性的问题,日本危机十年复苏缓慢,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日本本土消费在十年中严重受挫,加之国际环境影响,才导致经济长期陷入低速发展。美国学者埃尔德雷德就提示人们,“我们是一个正在不断发展的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国际贸易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世界越来越全球化,每个经济实体都会寻求最经济的方式来增加它的公民的生活品质。而贸易战却会阻碍经济发展并且最终使消费者受到伤害。”
  其实,强调贸易保护主义在局部看来有利于某一些利益群体,那也只是错觉。倘若贸易保护主义成为趋势,全球经济必将受到重创,再次沉重打击需要拯救的市场信心,全球经济 一体化,已经构筑起一个共荣共损的机制,如此下去将不可能保护任何特殊群体人的利益。可见,在危机袭来之时,只顾自保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手法。面对复苏在即,人们期待峰会能够对已经冒头的贸易保护主义,那些以邻为壑,损人不利己,对于经济复苏百害而无一利的行为泼泼冷水,是合情合理的愿望和要求。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