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健:上海“两化”融合的基本思路
2009-9-25 1:1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以下是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副主任刘健做《上海“两化”融合的基本思路》的演讲。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也非常感谢论坛主办方对我的邀请,我也代表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对本次论坛召开表示热烈地祝贺。
借这个论坛向大家报告上海在两化融合工作的一些做法。去年年底,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选择了两个实验区的建设,我们南京、重庆都是实验区的成员。经过我们大半年研究,目前基本的规划工作已经基本结束。本月22号,上海市政府专题召开了信息和工业化融合工作会,全面部署了上海未来3年的在两化融合过程当中的目标和任务的一些举措。今天,也借今天的论坛就这方面做一个报告,也欢迎大家对这方面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实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新的战略部署,十六大就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构建新兴工业体系,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去年,上海又批准了全国的八个地区作为两化融合的实验区开展这方面探索。对于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这样一个命题,我们从中国的工业化道路还是信息化发展也好,命题本身已经有很长的时间。只是我们以往的工作当中,比较多的讲信息技术在企业当中的应用或者产业的应用。对于融合的提法还是第一次。
关键在融合当中怎么体现这种融合的要求?还有很多需要探索的方面。
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两化融合”,是应对国家金融危机、加快“四级中心”建设,实现四个率先有力抓,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任务。我们经济信息化委,主要承担这项工作,就以国家实验区建设为契机,开展了前期调研。
一、上海推进“两化融合”基本思路和主观目标。
这段时间,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比较,都在提。觉得最后金融危机以后,都在反思,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工业经济受到很大影响。特别是上海、沿海地区工业经济受到冲击更大,特别面向外向型经济影响更大。这些本身也反映出除了经济危机影响之外,从我们自身内部看也有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在提出怎么提高中国的产业能级,特别是发展高新技术。我们也感到高新技术产工作核心是高新技术,关键是产业化。但是真正在实施高新技术信息技术是重要途径。最终结果是提升整个企业核心竞争力。围绕这条主线,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政府职能转变作用。
作为一个企业,从微观层面看,信息化的过程中,主要作为产业研发设计和工业生产过程以及企业的管理服务,还有产品的流通和市场的信息。这四个管理要实现信息化。
同在开展这个工作,我们想面向四个层面:点、线、块、面。点,就是指具体要抓些企业典型;线,主要是行业推进;块,主要是区县层面;面,是整个全市的规划布局。
聚焦三个重点。重点的行业,重点的企业,和重点的项目。在工业化道路上,真正推动中国工业发展的这些重大产业,基本上积聚骨干、大型企业,甚至一个大型骨干企业带动这个行业发展。
从发展目标看,分为两个。第一阶段用三年时间,实现“两化融合”布局和重点行业取得突破,基本完成整个“两化融合”规划布局,推动信息技术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关键创新应用。我们有一个1010工程,通过这个覆盖全市主要产业和重要区域当中。
这三年,还是打基础、做规划、抓典型这样一个阶段。
从12到十二五末,全面推进和整体提升,实现信息技术应用在产业各领域的全面渗透,同时形成适应特大城市需要的产业的新型的现代产业体系。
具体设想,用三年时间滚动实施,1010工程,即聚焦10个重点产业、实施10个重点项目。10个重点产业,以国家陆陆续续出台的国家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作为指导,以上海目前推动的高新技术产业重大项目和企业技术改造为抓手。以一些重点骨干企业为重点,着力推进10个产业“两化融合”融合。这十个产业也是上海目前比较重要或者与制造业与工业直接相关的中间产业门类,有航空、钢铁、汽车、装备、船舶、信息、消费品以及现代物流和为制造业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
比如在航空领域,山飞公司(音)在上海落户。大型客机当中,有许多公司需要整合全球的力量来进行研究,怎么来搭建一个协同设计平台。
在钢铁产业,上海的钢铁产业主要以宝钢为主,随着宝钢的兼并重组。上海原来的钢铁企业已经全部被宝钢合并,并列入到好钢。宝钢现在已经不是一个上海区域的宝钢,已经面向全国性的企业。可能下一步还要面向全球。
随着钢铁大型企业的发展,自动化的技术特别是怎么提升大型钢铁企业跨地域、多制造基地一体化协同管理方面对宝钢提出新的要求。宝钢信息化水平已经不亚于全球著名的钢铁企业。但是从全国或者多制造基地角度看,怎么形成协同管理,这方面具有差距。
汽车产业。我们主要围绕汽车的自主研发、制造,推动企业智能化设计和柔性生产方面,以及围绕新能源汽车开发、推动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等技术研发。
装备产业。攻克一匹具有“三高”“四化”系统。
现代物流业,结合上海物流中心和航运中心的建设。随着航运中心建设,必然带来不仅是港口的物流调拨,还有铁路中转,以及公路中转,陆路中转等等,以及怎么把新的技术,比如物联网发挥这个作用。
这些重点产业布局当中,推进的主体还是靠企业自身。从政府的角度,我们主要想搭建一些公共的平台。所以要实施10个“两化融合”重点工程。
具体讲,有工业软件振兴工程、节能降耗和综合利用工程、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推广工程、“两化融合”示范园区引导工程、公共服务平台支撑工程、电子商务扶持引导工程、信息基础设施能级提升工程、政府监管服务信息化工程、信息安全保障工程、“两化融合”人才培训工程。
配套设施,是还要抓好政策规划以及组织机制,重点项目的基础建设。因为“两化融合”才刚刚开始启动,目前一些政策支持,我个人感觉已经不像我们以往可能普遍性,或者综合性政策的服务配套。可能跟多需要一些专题性的研究政策配套。除了我们面向一些指导意见之外,下一步还要准备开展一些具体的政策的配套性服务。
另外,还要抓一些重点项目,从当前讲,可能比较多的还是从树立典型,通过典型示范引导作用。可能还是以项目为抓手,带动“两化融合”一些企业的发展。
还要抓一些基础建设。我们很多基础性工作还是不健全,通过加强产学研结合,联合有关高校、科研院所,搭建一些研究中心,我们联合负担、交大、同济等建立四个研究中心,目的通过这些研究中心对一些基础性,特别是一些理论性、前瞻性的问题进行研究回答令我们困惑的一些问题。
另外,我们想认定一些重点实验室。
开展一些重点课题,特 开展“两化融合”政策体系、评估体系研究,以及“两化融合”对产业真正发展,带动项目等等进行研究。
最后加强宣传培训,加大舆论宣传,培训“两化融合”所需要的人才。原来搞信息化,对信息技术了解;原来搞工业,对工业了解,但是对两者了解复合型人才非常缺乏。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