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价再次连跌6周 钢材贸易商寻求改变定价模式

2009-9-22 13:0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国内钢价又一次的连跌6周,让钢材贸易商再也忍不住心中的不平。对于此前由钢厂主导的定价模式,钢材贸易商希望改由市场价格来决定。    “钢厂在制定价格时应有参照依据,即通过钢材交易市场的价格决定,否则钢厂和贸易商很难达成统一。”江苏省工商联钢铁贸易业商会会长徐建龙日前通过媒体对外界建议。 
  倒挂之苦 
  徐建龙提出建议的大背景是国内钢价又一次的连跌6周,而目前钢价的发展情况对当初大规模囤高价钢材的贸易商来说,显然是不能接受的,或许在未来,他们只能“割肉”卖掉手中的产品。  
  “数据不能透露,但这个月钢材销售和盈利肯定没几个月前好。”一小型建材店的员工在电话那头向记者透露,“反正,在钢材需求没有再次提升的情况下,有些囤货的大贸易商必须得低于成本出售了。” 
  “钢材贸易商有时候确实会承受倒挂之苦。”联合金属网分析师胡艳平表示,从总体上说,国内钢厂处于强势地位,钢价上涨的时候,会及时跟上市场“节拍”;当跌价时,钢厂就拖拖拉拉,只有跌到一定程度,其出厂价才会到位,当然,钢厂是希望有较好的利益保障。 
  胡艳平所言非虚。据了解,当前一阶段国内钢价连涨17周时,龙头钢企宝钢、武钢等是屡次上调产品出厂价,且幅度很大,甚至在国内钢价开始大幅下挫时,宝钢还是继续上调了一次价格。直到9月初,宝钢终于下调了产品价格,但仍与市场行情有所差距。 
  “其实,何止是钢贸商承受倒挂之苦,国内钢厂最终也会蒙受损失。”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赫荣亮告诉记者,虽然每次钢厂总能成功将部分库存转移到流通环节,但其除了面对高库存,还得面对超额采购原料这个问题,其风险甚至更严重,因为每次钢价大幅上涨,原料价格将上涨更快,另外,钢厂开工生产的开开停停,也使其蒙受损失。 
  “总之,这是我国钢材流通领域弊端的具体表现。”赫荣亮表示,我国钢材市场流通层次比较低,主要反映在钢材流通没有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整体。 
  机制之变 
  “但想在短时间内改变现有机制还很难。因为这是长期积累的问题,厂商双方利益和风险不共担,因此他们都站在各自角度上考虑问题,尤其是处于强势地位的钢厂。”胡艳平分析,“同时,国内钢铁企业集中度低也是大难题。目前,我国钢企多而散,有的一旬一定价,有的一月一定价,有的企业在行情不好时采取保值销售方式等等,总之,定价方式、出台时间都难以统一。” 
  不过,赫荣亮的观点颇为乐观。他认为,虽然短期看,钢厂优势还存在,但现有机制可以在流通领域方面作出些改变。“目前流通领域并不存在比较明显的垄断优势,特别当以后中国钢铁产业由供不应求转变为过剩行业时,竞争将急剧,而竞争将促使一批企业寻找适合中国钢铁产业发展的流通方式。” 
  “未来的流通方式可能为钢厂整合渠道,即具有相当实力的部分钢厂,会利用地区优势建立起一定的流通渠道,这个渠道的领导者是钢厂。另一种,应该是以渠道为主,让渠道整合需求,形成在中小钢厂前具有规模优势的经销品牌、联社等。”赫荣亮进一步分析。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