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港成为有色矿进口第一港

2009-9-2 13:4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近年来,连云港(6.08,-0.07,-1.14%)港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物流品牌。港口外贸运输量、外贸比重在沿海主要港口中名列前茅,是江苏最大的外贸港。为全国进口氧化铝、出口铝锭和胶合板第一港,出口焦炭和进口化肥第二港,三大活牲畜接卸港,五大粮食进出口港,沿海出口煤炭惟一无索赔港。作为亚欧大陆间的水陆中转港,连云港港承担了新亚欧大陆桥1992年正式开通以来的国际过境箱90%以上的运量,是沿海惟一开行东、西双向“五定”集装箱班列和国际集装箱“五定”班列的港口,铁海联运全国领先。 
  从2009年8月29日举办的“连云港港口服务推介会暨有色金属高峰论坛”上获悉,根据今年全国港口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连云港港铬矿、铅矿和锌矿进口量在全国沿海港口均处于领先地位,已成为我国有色矿进口第一港,也是国内最大的铬矿集散地。
  近年来,随着港口功能的快速提升,特别是航线、航班数的快速增加,连云港港在服务苏北振兴,拉动苏北工业化、城市化、经济国际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盐城、淮安、宿迁、徐州等地都选择连云港口岸进出货物。连云港港依托经济便捷的地理优势、完善的码头功能、顺畅的集疏运系统、密集的航班航线和优质的口岸服务,着力打造出以散、杂货接卸为代表的物流品牌。
  连云港港铬矿、铅矿和锌矿进口量在全国沿海港口中处于领先地位,也是全国最大的铬矿集散地。2005年,连云港口岸专门制定了《散矿类货物装卸作业标准》,与海关、检验检疫等口岸单位共同为客户实行跟踪服务,逐步使得有色矿成为规模管理、流程明确、措施得力的名牌接卸货种。
  目前,在连云港港口作业的主要有色矿种有铜、铅、锰、铬、锌、镍精和红土镍矿等。货源目的地覆盖陇海、兰新沿线,以及华东、华中、西南、西北等地区,许多大型国企将连云港港指定为接卸有色矿第一港。据统计,2008年全国进口铬矿、锰矿等有色金属3583万吨。其中连云港口岸完成986万吨,所占比重为27.5%,2009年上半年全国进口有色金属1620万吨,其中连云港港完成502万吨。各地贸易商在连云港港口年贸易量超过500万吨,所占比重超过全国总量三成,其中锰、铬等有色矿种在连云港港口的贸易已成为行业的风向标。越来越多的客户选择连云港港进口有色矿,得益于港口的快速发展和服务的不断提升。
  为了提供更多的服务功能和增值服务,连云港港正以物流保税中心获得国家批准为切入点,加快推进物流园区、保税港区建设,为客户提供保税、增值等优惠政策。同时,将进一步优化运输方式,在装箱场地、装箱机械、装箱工艺等方面改进服务,形成提返箱、装拆箱、汽车和火车发运为一体的全机械化作业流程。连云港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也将加大对跨关区“属地申报,口岸放行”通关模式适用企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便捷转关运输操作,支持相关企业进出口货物上门验收,压缩检验时间,提高通关效率,为客户压缩货物滞留时间,降低物流成本。
  背景资料
  连云港市作为江苏沿海开发的龙头,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全国重点海港城市,南连长三角经济圈,北接山东半岛城市群,向东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向西是大陆桥经济带,在全球、全国、东部沿海、淮海地区都是重要的战略节点城市。目前,港口航道等级为15万吨级,水深达到-16.5米、底宽超过230米,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水深相同,可接进满载20万吨矿砂的散货船和一万标箱以上的世界最大集装箱船。截止到去年底,连云港港口开通包括美西、美加、地中海、欧洲、东南亚、中东六条干线在内的39条航线,月航班突破260班,业务覆盖全球五大洲。据悉,今年该港将启动30万吨级航道建设,确保2011年达到25万吨级、2013年建成通航。该港口现拥有万吨级以上泊位44个,设计能力超过8500万吨,散货码头最大靠泊能力30万吨级。
  连云港港是江苏最大的海港,特别是1992年新亚欧大陆桥开通运营以来,连云港港已经成为中西部地区尤其是中亚诸国最便捷、最经济的进出海口岸。在港口货物吞吐量方面,中西部地区货物和外贸货物吞吐量均占60%以上,腹地型港口和外贸型港口的显著特点使连云港港成为抢抓机遇的最佳结合点。在我国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特别是江苏省加快苏北振兴和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开发战略实施中,连云港港正逐步发挥出中西部地区最经济、便捷出海口,苏北振兴和沿东陇海线产业带龙头的重要作用。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