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港口争搭"海河联运"快船

2009-9-19 10:2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这里将成为嘉兴第一个真正实现‘海河联运’的码头。”昨天下午,在海盐县澉浦镇澉南村林龙港建设现场,浙江林龙港口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兵指着不远处已被炸出100多米长裂口的长山,向记者憧憬着“海河联运”的盛况。 
    在他眼中,实现“海河联运”后林龙港将分为物流区和造船区,其中物流区已投入2.98亿元,建成后一条700多米长的输送带将煤炭、建材等货物从两个5000吨级外海泊位源源不断地送到300米外的长山河,再通过4个500吨级内河泊位的中转,运抵绍兴、埠阳等浙北、苏南地区,年产值有望达到10亿元。造船区计划投入20亿元,产值预计将达20亿元。 
    为什么守着年产值20亿元的造船厂,还要砸下3亿元“移山填海”打造嘉兴“海河联运”第一码头?“‘海河联运’具有成本低、运量大和环保三大优势。”林兵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实现“海河联运”后,运送同等重量的货物,航运运费是汽车运费的1/5、火车运费的1/3。 
    以从秦皇岛运输5000吨煤炭到海盐为例,如果选择汽运,至少需要200辆汽车,200元/吨的运费至少要14万元;如果是火车,运价虽然降到了150元/吨,运费还是高达10.5万元,还要至少200节车厢。“海河联运”后,采用海运转内河航运,运送相同重量的煤炭不仅能避免调动大批运输工具,价格也只有45元/吨,运费仅3.15万元。 
    林兵认为,浙北、苏南等地的煤炭、建材运输市场潜力巨大,目前林龙港已有1个3000吨级(兼顾5000吨级)散杂货泊位在运营,每月吞吐货物7万吨左右,外海泊位建设完成后,预计每年可实现275万吨的物资运输量,而“海河联运”正式实施后,码头年吞吐量可达500万吨,仅物流一项每年就能实现产值约10亿元,利润至少数千万元。 
    “实现‘海河联运’才能发挥嘉兴地区港口的核心竞争力。”同样对“海河联运”充满期待的还有嘉兴市富春港务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王宇驰,他告诉记者,富春多用途码头就坐落在嘉兴港,一个有完整产业链依托及“海河联运”优势的“东方大港”。 
    目前,富春多用途码头内一条1800多米长的皮带传输系统已经建设完成,一旦规划已久的内河航道开挖完成,就能顺利实现嘉兴港与内河航道间的水水中转。这意味着富春多用途码头及周边港口每年吞吐能力增加1000万吨,并能直接节省运费4500万元。 
    “‘海河联运’实现的水水中转将是嘉兴港口建设的主要特色。”市港航管理局副局长步海滨表示,目前独山港区一期长达3公里的4级航道即将完工,距实现“海河直达”仅一步之遥,不久的将来,嘉兴港独山、乍浦、海盐三大港区都将拥有至少一条输港航道,打通海运、航运两张大网,实现经济、清洁、高效的“海河联运”大水运。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