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交通60年巨变 长安街渐成百里长街

2009-9-19 2:01: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杜燕
    250余公里的公交专用道正在延伸,13条地铁线路将同时建设……首都道路将以新面貌迎接新中国60华诞。北京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是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锦上添花,更让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成为宜居城市。
    建国之初的北京,不会塞车,但当年的道路远不及现今的长度。单长安街,严格意义上是指东起建国门、西至复兴门一段。不过,随着首都经济社会的发展,长安街延长至现在的约47公里,渐有“百里长街”之称。
    数据还显示,从1986年第一次出行调查以来,北京市日出行量年均递增4%,到2003年,不含步行出行量,达到2100万人次,增长了87%,预计2010年将达4000万人次。
    至于北京的机动车,其总数达到第一个100万辆经历了48年的时间,而从100万辆增长到200万量辆只用了6年时间,在2003年时,机动车保有量突破210万辆,今年已突破350万辆。市民在行走中体验日子越过越滋润的同时,也给整个日常道路交通带来巨大压力。
    受特殊的城市历史和环境条件限制,中心城区土地空间资源严重短缺,加之旧城风貌保护的严格要求,今后北京中心城区路网难以大幅度扩充,路网结构调整难度更大。但北京仍表示,要把改善交通出行结构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
    2009年,北京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议计划为792亿元,这是1993~2003年10年期间全市交通基础设施累计投资的一半以上。
    北京最新公布的交通蓝图也指出,北京中心城区道路交通拥堵趋于加剧,将力争实现3年后北京市区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将达到45%;到2015年,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都将形成完善的网络,基本建成适应首都发展需要的新北京交通体系。
    除加大建设交通基础设施以方便百姓出行,北京没有忘记利用各种科技手段,提升智能交通、发展绿色交通。
    据悉,十里长街的修缮工程,路边绿化将增加2.2万平方米。大修结束后,长安街不但变宽,还将实现三个季度可以赏花。同时铺设的透水砖,每分钟渗透率达300毫升,保证行人雨后不再 “满腿泥”。
    北京地铁四号线,不但有反映地域文化历史特征的站台,还有方便残障人士进出车站的垂直电梯系统、方便色弱人群的特殊导向标识、方便听力障碍者的电子显示、警示系统等诸多人性化设施,以及在施工中采用减震道床,把轨道运营中的震动、噪声降到最低,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国庆前夕, “神州第一街”和地铁四号线将崭新亮相,诸多的道路建设项目会陆续粉墨登场。北京 “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通”的剧目继续上演。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