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钢:“三转型”赢得市场先机

2009-9-18 4:16: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 刘振海 实习记者 燕磊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到今天石钢已走过了52个春秋。50多年来,石钢凭着一股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普钢到特钢,坚定不移地走汽车专用钢发展道路,生产经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1957年,随着 “大跃进”、“大炼钢铁”的热潮,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从几个小土高炉起家,守炉餐,伴炉眠,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当时以生产生铁为主,如今,公司已成为全国最大的45号钢棒材生产企业,令国内外钢铁业刮目相看。
45号钢:通向市场的阳光大道
    石钢建厂不久,恰逢“大炼钢铁”退潮,1961年石钢被迫“下马”。直到1966年才招兵买马重新恢复生产,但是连年亏损。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实现扭亏为盈。但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石钢再次走到了发展的十字路口。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钢材价格尤其是建筑用钢材价格不断下滑,而原材料价格却居高不下,造成了以生产螺纹钢为主的石钢公司经济效益滑坡。再加上当时生产工艺不配套、包袱沉重,使企业陷入了“三高两低”(高利息、高负债、高成本、低效益、低积累)的低谷。
    在这种情况下,石钢公司的出路在哪里?朝什么方向去发展?公司领导带领有关人员开始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东进山东,西行四川,南下广州,北上东三省,通过考察认为开发市场、产品和工艺边缘的45号钢与石钢的规模和工艺水平相适应,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经过充分的技术论证,石钢公司果断行动,以用转炉冶炼45号钢为突破口,改变石钢以生产建筑用钢大路货产品为主的生产格局,大踏步地实施战略转移,实现由普碳钢向结构钢转变的大规模产品结构调整。
    从此,石钢公司打开一片新天地,为石钢公司铺平了通向市场的阳光大道。依靠边缘工艺生产的45号钢,成本低、质量优、竞争力强,具有较强的盈利空间。到2000年石钢公司生产的45号钢销售量已经占到全国市场份额的30%以上,并主导了该产品的细分市场价格。
汽车用钢:从国内“转战”国外的利器
    石钢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探索的变革史。
    石钢通过不断探索和努力,众多产品获得国家金杯奖。其产品已从过去的五金工具、摩托、农机用钢逐步转移到汽车制造业上,广泛应用于一汽、二汽和机械制造业上,并一举打入日本丰田公司汽车用钢市场,成为丰田汽车钢材供应商。从此,石钢坚定不移地走汽车专用钢发展道路。
    为保证汽车专用钢战略的实施,多年来,公司投资30多亿元进行技术和设备的改造,通过一系列的投资改造,使公司的装备水平脱胎换骨,达到国际领先和国内领先水平。
    为保证汽车专用钢质量的稳步提高,石钢成立洁净钢课题组进行攻关,与日本丰田公司进行技术合作,与北京科技大学共同建设汽车专用钢研究中心,与北京科技大学联合举办冶金、材料专业工程硕士学位班,共招收学生40人。人才是兴企之本,公司坚持每年从职工中培养研究生,十年来共委培了40名硕士研究生,其中已有26人毕业回到了生产第一线。
    石钢坚定不移走汽车用钢的发展道路,为其“叩开”国际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1997年1月1日,石钢公司获得钢材进出口业务经营权,到2009年5月,石钢共获得世界16个国家认证,在国内外初步树立了石钢公司的形象和品牌。目前,产品除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销售,广泛应用于一汽、二汽、上汽、重汽和日本丰田、韩国现代外,还远销韩国、日本、泰国、越南、印尼、澳洲、欧洲、美洲等世界各地。
携手中特:向世界级钢铁强企挺进
    2006年,对于石钢人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石钢公司融入中信泰富集团。这对于石钢提高市场竞争力,打造世界一流特钢强企,建设百年石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两年来,石钢公司广大员工转变观念,坚定信心,坚决执行和落实董事会的决策,积极推动机制转换和产品结构调整,企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加入中特集团,为石钢的产品结构调整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产品结构调整过程中,最实质性的就是瞄准国内外的龙头行业,进行认证、研发和推广新品种钢。
    以丰田钢的研发为例,今年以来公司主要进行了工艺路线的调整,过去公司生产丰田钢都是从电炉到轧钢,实施两火成材,今年以来调整为从转炉到四轧,由于工艺路线的调整,使公司的丰田钢成本每吨降低了200元,同时,丰田钢的合格率也从50%提高到90%,钢材的改判量也大大降低。
    石钢公司加入中特集团后,集中全力进行课题攻关,短短两年时间,石钢公司的产品质量、产品档次和售价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形成了以高端轴承钢、高端齿轮钢、高端弹簧钢、非调易切削钢为主的新的产品群。
    中特集团为全国最大的特钢集团,旗下有江苏兴澄特钢、湖北新冶钢和石钢公司三家企业,集团内三家企业从过去的激烈竞争走向合作,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国内走向世界,从生产重复产品走向专业化分工,从一枝独秀走向共同提高、加快发展。
①1958年9月13日刘少奇视察石钢
②1958年10月11日邓小平视察石钢
③1959年6月8日周恩来视察石钢
④如今的花园钢厂——石钢一角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