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8月新订单延续回升

2009-9-17 15:0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船舶行业研究小组于2009年9月15日发布了一篇题目为《船舶行业:8月新订单延续回升趋势, 我国订单优势逐渐突出》的研究报告,其原文内容如下: 

      本报告关注点: 8月新接订单、手持订单、造船完工量、新船价格、上市公司主要造船基地订单情况 1-7月份我国船舶工业运行数据分析 投资要点: 新接订单量:延续7月上升趋势,再次突破600万载重吨。2009年8月全球新接订单37艘,61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61.4%,降幅继续收窄。其中,我国新接订单21艘,435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3.96%,占全球新接订单的71%。新接的21艘新船中包括外高桥船厂和大连船舶重工各6艘32万载重吨的VLCC,韩通重工的9艘5.7万吨散货船。韩国新接订单12艘,159万载重吨,同比下降73.8%。日本无新接订单。 手持订单量:日本降幅最大,优势地位逐渐削弱。
全球船企手持订单共计5.25亿载重吨,同比下降了14.48%。中国手持订单为2亿载重吨,同比下降了7.8%。日本手持订单为0.99亿载重吨,同比下降了19.63%。日本在2009年以来仅接到了3艘新船,在此次危机中受到冲击最大,优势地位逐渐削弱。 
造船完工量:中韩两国造船完工量同比高速增长,日本同比下降。全球造船完工量为仅为550 万载重吨,但同比增长了21.6%。 8 月份中国的造船完工量为195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4.3%;韩国和日本的造船完工量分别为187 万载重吨和117 万载重吨,同比增速分别为57.7%和-14.8%。
新船价格:2009 年8 月的克拉克松月度新船价格指数为145,同比下降23.9%,航运运力过剩和造船产能过剩造成了新船价格的持续探底。
 行业运行数据:船企利润出现下滑,数据不再乐观。2009 年1-7月70 家重点监测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215 亿元,同比增长22.64%;实现利润105 亿元,同比下降18.19%。 投资策略:船舶行业新船订单与航运业的运力需求密切相关,航运业的低迷和运力过剩使新船订单还不具备大幅回升的条件。整个行业将会在危机中出现较大的调整,大型船企在行业“洗牌”的过程中有进行低成本收购的可能性。中船重工IPO获批,给目前中船工业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带来了资产整合的预期。我们维持对行业的“中性”评级,维持对中国船舶(600150)的“增持”评级和广船国际(600685)的“中性”评级。 

      从上述研究报告的整体内容来看,具有诸多的缺点和不足。
      一是文章的分析不够全面。比如文章主要是从8月新接订单、手持订单、造船完工量和新船价格等角度对造船行业的经营现状进行了一定分析,而这些也只是一种侧重于行业收入的分析,至于与行业赢利能力密切相关的船用钢板价格变动情况等成本费用部分的内容则根本没有涉及,更不用说结合造船行业具有代表性的主营构成和财务报表(参见中国船舶的主营构成和财务报表)等相关统计资料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和盈利能力的变动趋势进行深入动态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了。这就严重影响了整个文章的表达效果和论证力度,难以使读者在头脑中对整个造船行业的经营现状和发展前景形成一个完整、清晰和准确的全景图,从而影响到对整个行业的投资分析与判断。

  二是文章的分析深度不足。如文章在从8月新接订单、手持订单和造船完工量等角度对中国、韩国和日本在造船行业的优势进行对比分析的过程中实际只是做了一种表象的陈述和说明,而对产生表象的一些深层原因如中国造船行业在行业管理政策、航运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劳工和材料成本、管理和技术进步等方面的状况则没有进行任何实质性的分析,更没有对中国企业竞争优势的大小和可持续性等问题结合一些行业发展统计数据资料进行综合的定性与量化方面的分析,从而难以使投资者对我国造船企业的发展前景有一个相对客观和清晰的判断,影响了文章对“我国订单优势逐渐突出”这一核心论点的论证力度。 
      三是文章的投资建议分析部分不够全面、具体和明确。这主要体现在文章既没有从PB、PE和PEG等常用估值指标角度对整个造船行业和相关重点上市公司的绝对与相对投资价值进行深入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也没有结合相关企业基本面和其股票的技术走势对其中可能存在的投资机会以参考买卖价位的形式向投资者提出具体明确的投资建议,更没有对投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进行任何的分析和提示,从而使报告的实际投资指导意义大为降低。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