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媒:韩国造船业遭遇中国挑战

2009-9-15 11:3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韩国《朝鲜日报》9月14日文章,去年9月发生全球金融危机以后一年来,韩国企业在半导体、液晶显示器(LCD)、汽车行业变得更强大。而在造船和钢铁行业,与中国的迅速增长相比,韩国的企业稍显落后。

  在全球金融危机一周年之际,本报委托大宇证券和信荣证券进行了分析,9月13日公布的结果显示,在生存竞争中被淘汰的弱者被胜者独吞,出现了“胜者垄断”的现象。在汽车行业,随着通用(GM)等知名美国企业破产,日本汽车企业因日元升值而在出口方面遭受打击,现代起亚汽车的市场份额相对上升,开始逐步占据汽车产业的核心地位。在液晶显示器行业,韩国企业也越战越勇,地位越来越稳固。排在该领域世界第一、第二位的三星电子和LG Display在世界市场上占据的份额从去年8月末的46%增至今年8月末的53.6%,增加了7.6个百分点。

  与此相反,韩国的造船、钢铁行业遭到中国的挑战。尤其是过去一直处在世界市场份额领先地位的韩国造船业,经过这场金融危机,地位发生了动摇。今年前8个月,中国造船接单在全球占54.3%,而韩国只占31.5%。今年7月,以中小型船舶为主,全球70%的接单由中国占据,上月末,上海造船厂、大连造船厂等也超过韩国造船企业,包揽了伊朗国家海运公司发出的造船订单。中国政府在“国需国造”的旗帜下,将造船业视为“发展引擎”。

  相反,现代重工、三星重工、大宇造船海洋等韩国大型企业,连年初制定的接单目标的十分之一都没有完成。与雷曼兄弟破产事件之前相比,大宇造船海洋(-35.7%)、现代重工、(-22%)、三星重工(-3.6%)的股价均有所下降。信荣证券常务赵容准表示:“从整体上讲,是因为船舶需求低迷,并且订单以低价货轮为主,所以对中国企业比较有利。但不能掉以轻心。应在海洋基础设施等高附加值产业进一步扩大韩国的优势。”

  专家预测,全世界粗钢产量排在第一(2008年市场份额38%)的中国,今年将继续扩大产量,占据世界粗钢产量的一半左右。得到中国政府援助的宝钢集团世界排名从2007年的第六位升至去年的第三位,今年有望升至第二位。而POSCO的排名却从2007年的世界第五降至去年的世界第六。

  韩国钢铁产量约为中国的十分之一,幸亏有POSCO这样的领军企业,才能以高级产品为主,向中国进行出口。但近来中国企业的产品质量也开始迅速改善,因此有分析认为,韩国钢铁企业将举步维艰。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