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公路项目年底交工1791公里高等级公路

2009-9-15 10:3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08年6月,省委省政府从龙江经济发展大局出发,做出了加快公路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省交通运输厅在接过这个艰巨的任务后,仅用一年时间,就实现了公路重点工程全面开工,使三年决战进入了向纵深发展的崭新历史阶段。14日,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高学文做客东北网为广大网友讲述目前我省公路的建设情况。 
     
  主持人:黑龙江省公路建设三年决战到目前为止取得了哪些成效?   
   高学文:去年6月份全省公路建设三年决战启动实施以来,交通系统干部职工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紧紧依靠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积极争取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帮助支持,相继攻克了设计报批、资金筹集、征地拆迁、工程招标四大难题,项目建设全面展开,三年决战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2008年,作为三年决战的启动年、准备年,当年交工一、二级公路436公里,农村公路2.48万公里。2009年,作为三年决战的攻坚年、关键年,实现了项目全面开工建设。目前,全部在建项目已累计完成路基土石方1.2亿立方米,占总量的54%;桥涵工程混凝土完成225万立方米,占总量的58%;路面3143万平方米,占总量的24%。哈大路大修工程133公里于今年7月20日提前全线交工通车。预计年底可主体交工高等级公路179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15公里,交工农村公路2.13万公里,将全面超额完成今年的计划目标任务。    
  经过一年多的实战,充分证明了省委、省政府做出的加快公路建设的重大决策,与国家实施“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相吻合,与进一步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相吻合,与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规划相吻合,与我省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特别“八大经济区”建设相吻合,与完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相吻合,更加彰显其鲜明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 
  主持人:在加快公路建设推进的过程中,都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高学文:一是着力抓好体制机制创新。为适应决战需要,我们打破常规,整合力量,形成了1个厅重点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报批、资金、技术和建设4个专项推进组,东、中、西3个战区指挥部,5个纪检监督组,27个项目指挥部(协调推进组)的“战时”垂直管理新体制,打破部门及单位的工作界线和人员职务上的平行关系,实行“处长管处长”,最大限度调动和发挥各方面力量,为决战推进实施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二是着力抓好精品设计。设计是公路建设的灵魂。经过省内外500名勘察设计人员11个月昼夜奋战,仅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高标准完成了过去二到三年的勘察设计任务量。在设计过程中,我们按照“安全、环保、耐久、经济”的理念,坚持保护环境与节约资源并重,注重节约用地,降低资源消耗,最大限度降低工程造价。特别是针对我省生态环境特点,提出了“设计上最大限度保护,施工中最小程度破坏,完成后最大力度恢复”的要求,在线路选择上,对于一些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能绕行则绕行;把防火通道、动物通道等纳入设计,并对公路沿线进行景观梳理,多采用生态防护,设计景观挡土墙、隐形排水沟,艺术隔音墙,并对取土场、临建驻地进行植被恢复,做到“路景相融,自然和谐”,努力打造“路在林中展,溪在路边流,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的龙江旅游生态路。    
  三是着力抓好征地拆迁。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打造商品粮基地、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石,国家对土地使用有着严格的要求。为此,在公路建设上,我们始终坚持少占基本农田、多利用荒地的理念,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结合”措施,即与荒地、坡地等土地综合治理相结合,与农村改渔、转林、转牧等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疏浚河道、灌溉水渠整治等工程建设相结合,得到了国土部门和当地政府的有力支持。对于林区公路,始终坚持“不多砍一棵树”的理念,配合林业部门提前做好保护预案,给需要保护的大树编号,系上红飘带,对一些比较珍贵的树种,全部采取移栽的方式加以保护。省管公路重点工程实行“双业主制”,在交通、国土、林业、畜牧等省直部门和电力、电讯、铁路等中直单位,特别是各地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公路重点工程1.4万公顷占地只用了短短四个月时间就基本完成。    
  四是着力抓好材料供应。三年决战项目需要使用沥青120万吨、水泥3000万吨、钢材80万吨。在公路建设规划确定之后,就着眼三年决战材料需求,制定方案,及早动手,在优先选用省内物料的基础上,对省内无法满足的沥青等材料,组建了由纪检监察、工程建设等部门人员组成物料采购领导小组,采取统一集中组织施工单位直接对生产厂家招标的方式,最大限度减少中间环节,既保证了质量和需求,又降低了成本。    
  五是着力抓好工程招投标。在省重点工程监督检查组的领导下,我们立足于引进大队伍、真队伍、强队伍,推行合理标段、合理造价,坚持依法依规、公开透明,纪检监查部门全程参与,严密抓好招投标实施。目前,今年计划的17个省管新建项目、170个合同段、252亿元中标额全部顺利完成招投标,省外队伍占中标企业总数的60%,中交、中铁等“中字头”企业占中标企业总数的50%,国内一流队伍第一次群集龙江,为三年决战重点工程又好又快建设提供了强大保障。    
  六是着力抓好施工组织管理。据统计,列入三年决战规划的高速公路、一二级公路、农村公路的土石方总量达6.3亿立方米,特大桥、大桥、中桥、分离立交、小桥累计全长约230公里,工程量前所未有,特别是黑龙江省地处高寒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施工期不足200天,建设任务十分艰巨。为此,我们全面展开了“09夏季攻势”,积极应对雨季影响,科学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关心施工企业人员生活,确保吃的好、穿的暖、住得舒适。各项目都设立了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专用帐户,有效维护了农民工的切身利益。目前全省450多个标段、近10万建设者、1万多台套设备的重点工程战场,处处都是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    
  七是着力抓好工程质量。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注重加强质量监管体系建设,面向全国优选监理队伍,创新项目后期设计服务,狠抓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施工,积极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等“四新”技术,组织对岛状冻土、沥青路面早期破损、桥头跳车等技术难题进行攻关。8月初,交通运输部督查组对我省在建项目进行专项检查,抽查的路基路面实体质量、桥梁构件尺寸和混凝土强度合格率均为100%。    
  八是着力抓好附属工程建设。特别是在服务区建设上,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内部建设注重在提高标准,强化使用功能上下功夫,真正达到方便百姓出行,服务百姓出行的目的。同时服务区的造型上充分体现地域特色,确保长期不落后。外部环境按照“城在园中、居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理念设计,做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两季有果,确保车行一处就有一处新意,切实把服务区打造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主持人:能给我们勾画一下三年决战之后将实现一个什么样的蓝图?    
  高学文:三年决战规划总投资达到1100亿元,建设高速公路3042公里,一级公路420公里,二级公路2913公里,农村公路60799公里。共39个重点项目。建设规模之大,投资之多,时间之集中,在黑龙江省交通建设史上前所未有。全部建成后,除加格达奇通一级公路,其余12个地级市和一半以上的县(市)通高速公路,各县(市)、省内重点旅游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边境互市贸易区、矿产资源重点开发地区通二级以上公路,所有乡(镇)和行政村通硬化路面公路,形成以哈尔滨为中心,横贯东西、纵穿南北、覆盖全省、连接周边的等级公路网络。到2011年底,黑龙江省仅高速公路就达4000公里,将全面服务于我省“八大经济区”建设。    
  另外,公路建设本身也是拉动内需的有效手段。经测算,三年决战投资1100亿元,将直接拉动我省GDP增长1260亿元,直接贡献率为3.37%,拉动产出累计4140亿元,直接、间接提供就业岗位400余万个。可以说,公路建设充分发挥了“扩内需,保增长”的“火车头”作用。    
  主持人:接下来你们将重点作些什么?    
  高学文: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厅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带领交通系统干部职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如继往地加快公路建设步伐,推进决战决胜,为龙江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    
  继续巩固举全省之力加快公路建设的局面。始终坚持“三个依靠”,即紧紧依靠各级党委政府、紧紧依靠有关部门和单位、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交通部门的职能作用,切实做到“真情在心,责任在肩,事业在手”,全力打好打赢三年决战这场战役。    
  继续强化工程施工的组织管理。针对我省有效施工期短,坚持抢前抓早、科学组织,充分利用施工黄金季节,不断强化统筹摆布,以抓质量为第一要务,以抓安全为第一责任,以抓管理为第一举措,以抓进度为第一动力,以抓纪律为第一保证,全面加强施工组织管理,切实加大难题攻关力度,努力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实现决战决胜。    
  继续发扬三年决战中形成的交通精神。三年决战以来,交通系统涌现出一批典型人物和群体。有的家里老人得了癌症,有的刚刚结婚,有的身带重病,为了保证任务如期完成,他们始终战斗在工作岗位上,舍小家顾大家,把对亲人的爱和愧疚深深地埋在心底……发扬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形成了新时期交通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承重、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打硬仗”的创业精神。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