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产能过剩必须“真刀真枪”

2009-9-1 21:00: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特约评论员邱林
    今年初,中钢协发布预测,认为今年国内的粗钢产量在4.6亿吨左右,结合国内粗钢6.6亿吨的产能来看,过剩产能近2亿吨。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7月份国内粗钢产量为3.17亿吨,相当于年产粗钢5.46亿吨的水平。
    从表面上看,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十分严重,但是各地 “产能过剩”声音却较少,而要求 “开足马力、一举扭亏”的却很多。1~7月份,国内一些钢铁新开工项目未批先建或违规建设,这其中既有盲目投资问题,也有结构性或体制性原因。业内人士认为,如果不及早采取措施,国内钢铁企业对上游原材料缺乏议价能力、对下游需求又不得不忍受价格剧烈波动的被动局面。
    不过,钢铁业要抑制产能过剩,实属不易。两年前,国家发改委就宣布,仅河北、山西、河南、江苏、山东五省有过剩炼铁产能占全国炼铁总能力70%,过剩产能占全国炼钢总产能的50%。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发改委与河北等十个省 (区、市)签订协议,要求这些地方在五年内关停和减少过剩炼铁产能3986万吨、炼钢产能4167万吨。然而,这项措施收效甚微。
    尽管抑制产能过剩的呼声不断,但一些地方仍我行我素,对新上钢铁项目趋之若鹜。
    例如某城市要上一家小钢厂,年产钢50万吨,这显然是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但当地政府官员却说,他们这样的小地方能上家钢厂不容易,这些设备对大城市来说是落后的,对他们来说却是先进的,政府支持上。
    对于钢铁产能过剩问题,需要通过兼并重组,通过转型升级才能解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真刀实枪”地干:一是修订完善产业政策。综合运用提高准入门槛、加强清洁生产审核、实施差别电价等手段。二是建立产能退出机制,运用经济、法律、环保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快推进淘汰产能过剩工作。三是推进企业技术改造。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