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占先机借势成渝跨越发展领跑川南

2009-9-1 20:4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川南经济区要在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中实现异军突起、跨越发展。省委对建设川南经济区的重视和期许,为宜宾加快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宜宾市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围绕“求突破、保增长、重民生、建强市”活动主题,把握“逆水行舟、加快发展、突破工作、确保增长”工作基调,爬坡实干,化危为机,经济止滑回升、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站在新的起点,宜宾科学谋划,主动有为,加快推进经济建设,奋力走在川南经济区前列。
蔡征波
思想“金钥匙”———开启发展“南大门”
思路就是出路。宜宾市围绕“找准发展目标定位”、“破除发展思想障碍”、“解决发展要素瓶颈”等专题扎实展开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厘清了建设临港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形成了率先突破、努力走在川南经济区前列的思想共识,寻得了一把开启发展“南大门”的“金钥匙”。
着眼川南经济区审视宜宾科学发展
近年来,宜宾以建设沿江经济带为战略平台,以打造“一枢纽、一城两中心、四基地”为战略支撑,在全省沿江工业布局和建设川南城市群的战略布局中取得了新的进展,在成渝经济区规划中也被列为重点支持发展区域。
究其原因在于:一是区位优势独特。宜宾地处长江黄金水道起点,处于国家南北交通干线和长江经济轴的交汇点、四川南向出川、联系南贵昆、泛珠三角地区走向东盟、东南亚的重要节点。随着综合交通枢纽框架基本形成,城市建设初具规模,宜宾作为四川出川的“南大门”和通江达海的“桥头堡”的地位更加凸显。二是资源富集配套。煤炭、石灰石、硫铁矿、石英砂等能源矿产资源储量位居四川省前列,全市水能资源可开发量位居川南之首,拥有良好的港口岸线资源,独特的沿江优势和综合配套的水、火、核能资源,为宜宾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具有建设和发展酒类食品、综合能源、化工轻纺、机械制造等产业的显著优势。三是经济社会基础坚实。宜宾的经济总量自1999年以来一直稳居四川省第四位和川滇黔结合部城市第一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等位居全省前列和川南首位。尤其是特色工业优势突出,五粮液、天原、丝丽雅集团公司等在全国同行业中都具有较强影响力。
瞄准四个千亿元目标抢占川南经济区制高点
关键时刻,重在把握先机。宜宾在实践科学发展中,运用调研成果,对市情再认识,对区域竞争态势再研判,对发展思路再深化,对未来发展再谋划,制定了《关于抢抓川南经济区发展机遇加快建设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经济强市的意见》,提出要把宜宾建成借势成渝、联动川南、辐射滇黔的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经济强市。提出“四个千亿”目标,努力走在川南经济区前列,即:到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五粮液集团发展为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的航母级企业,把临港经济区打造为产值1000亿元以上园区。
强化六大举措建设川滇黔结合部经济强市
为建成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经济强市,宜宾努力从六个方面奋力推进。一是建设枢纽创优势。六年内将投资1000亿元强力推进交通枢纽建设,到“十二五”期末,将拥有一条省内最大、全天候、高规格、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川南唯一的二级机场———宜宾机场,内宜、宜水、乐宜、宜泸渝、宜攀、宜叙等六条高速公路交汇宜宾,内昆、成贵、宜遂、渝昆、宜攀、宜珙等六条铁路指向宜宾。二是依托产业强
支撑。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支撑大发展,以工业化推动农业现代化,以新型城镇化、服务业现代化促进新型工业化;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精深加工,实现集约发展;培育工业园区打造经济强市的核心增长极。三是完善城市功能树形象。打造川滇黔结合部物流中心和现代商贸中心,构建“一网两平台、一园区四中心、七个物流站”的现代物流业发展框架体系。四是依托沿江建“三群”,拓宽发展新空间。打造三江“港口群”、打造沿江“城镇群”,打造临港“产业群”,重点布局以重化工、重型机械为主的产业,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化,建设基础设施配套、产业特色突出、集群化发展的绿色临港经济区。五是发展科教添动力。坚持教育优先,把丰富的人口资源转化为建设经济强市人才资本;坚持科技领先,依靠科技进步提升产业、优化结构,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坚持人才优先,为各级各类人才搭建创造良好的平台,把宜宾建设成为人才聚集的高地。六是改革开放添活力。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推进开放合作,积极承接珠三角、长三角的产业转移,共同构建成渝经济区,加强与川南其他地区在产业、市场建设、信息、人才等多领域合作,共建共享区域发展的改革开放成果。
经济“发动机”———撬动发展“新引擎”
发展是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区域富强、人民富裕的根本途径。宜宾市充分运用中央扩大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措施,全力以赴保增长,取得显著成效。上半年,实现生产总值307.52亿元,增长14.8%,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9.79亿元,增长27.45%……各项经济指标显示,全市经济运行呈现增长提速、效益提升、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
县域经济异军突起
县域经济发展滞后一直是宜宾的软肋。2009年宜宾市抓住扩权强县试点契机,通过建立区县经济发展基金,支持鼓励市属以上优势产业向区县延伸,大力引进、合理化配置领导经济发展所需人才,加大支持区县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力度等,促进县区域贯注发展。同时,各区县紧密结合实际,千方百计加快发展,一批区县属骨干企业不断崛起,区县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利税增速为35.1%和32.6%;区县属规模以上企业达419个,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78个。上半年,5个县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超过30%,最大达到66%。同时,宜宾市委、市政府作出《宜宾市沿江经济带发展整体规划》部署,积极推进区域发展和产业布局调整优化,沿江经济带向纵深推进,今年底,8个区县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进入亿元俱乐部,市、区(县)域经济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旅游县不适宜发展工业经济,致使长宁、兴文、江安等旅游资源县工业基础较弱。打破“弱局”才是出路,宜宾市委、市政府打破传统思维,将工业发展与生态旅游有机结合,大胆招商引资和承接绿色产业转移,各区县均有了自己的工业园区和重点发展项目,工业与旅游互相促进,全面提升了县域经济实力。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吸引着一批批企业入驻,两年来,各区县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315亿元,同比增长66.3%。
工业发展势头强劲
年初,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宜宾市不少企业呈现内需不足、产能过剩等情况。如何确保经济平稳增长,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宜宾市委、市政府广泛开展“走千企、搞调研、鼓士气、促发展”系列活动,在广泛调研基础上,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重点企业的应急所需,组织召开“银企对接会”,帮助企业协调贷款12.8亿元,在此基础上,通过冲破观念制约,解决资金瓶颈、开拓产品市场,用活用够国家政策等,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平稳运行。今年以来,五粮液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53.7亿元,利税3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3%,9.4%;天原集团实现产值32.7亿元,销售产值31.98亿元,实现了满负荷运行和产销平衡;丝丽雅集团主营业务产销率达98.8%,出口实现外汇收入3646万美元。上半年,全市工业成功实现止滑提速,产销两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70亿元,增长20%;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73.6%,拉动经济增长10.2个百分点。
同时,宜宾把招商引资作为做强做大产业园区的主要抓手。通过项目储备包装,立“马”服务,加大宣传,政策引导,统筹规划等,有效促进了全市提高引资水平。1-7月,全市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73.30亿元,同比增长79.11%。12个工业园区入驻企业近150户,实现销售收入近400亿元。五粮液工业园区、江安阳春工业园区、宜宾罗龙工业园区、长宁工业园区等列为四川省重点工业园区。
项目的支持是区域经济发展后劲和潜力所在。宜宾市集中力量抓项目,全力以赴推进度,上半年,全市续建项目407个,新开工项目659个,竣工351个,完成投资177亿元,投资总量和增幅取得历史性突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5%,拉动经济增长11.1个百分点,充分发挥了投资拉动在保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一三产业齐头并进
人多、地少、土质瘠薄是宜宾农业的基本现状。宜宾市按照“一路二水三产业”,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找准农业产业优化升级的切入点。该市采取“走出去”战略,提高宜宾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始终坚持特色效益方向,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深入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今年4月,四个沿江区县签署《加快宜宾市江南特色效益农业基地建设合作框架协议》,稳步推进特色效益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1-6月,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0.5亿元,增长4.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404元,同比增长12.93%;小春粮油丰收,大春生产进展顺利;劳务经济取得新成效,实现劳务总收入45.8亿元。
围绕宜宾市委提出打造川滇黔结合部区域商贸物流中心的战略,各区县和部门加大力度推进重点市场建设,加快一批大市场建设。1至6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6亿元,同比增长19%,宜宾在川滇黔结合部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的地位更加凸显。作为全市发展战略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业,各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景区,延伸旅游链条,兴起农家游、生态游,提升服务水平,推出特色旅游项目等,获得长足的发展。上半年,全市旅游总收入35.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1.82%;旅游接待总数超过720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64.11%,均创历史新高。
民生“成绩单”———百姓共享“幸福果”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宜宾市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落脚点,从解决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着手,突出抓好就业、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安居、交通、环境治理等。上半年,“八大民生工程”、71个民生小项目共投入资金13.49亿元,强势推动了民生事业协调发展。
关注民生民心更温暖
只有关注民生,才能改善民生、赢得民心。宜宾市紧紧围绕富民惠民安民的目标,把关注民生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指标。年初,市委、市政府与各区(县)、市级各部门签定了2009年民生工程目标责任书。各区(县)和市级部门按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把“八项民生工程”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在落实的过程中,精心制定实施意见,像饮水工程、通畅工程、安居工程、医保保险、教育教学等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的出台,如同温暖的阳光照进千家万户,惠及全市群众。
叩问民生发展更科学
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是体察民情、体验民生、体会民意的主要途径。
今年以来,宜宾市广泛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万人问卷大调查、万户群众提建议”及评选“市委、市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10件大事、影响宜宾科学发展的10个突出问题、推动宜宾科学发展10佳建议”的“三个十”活动。同时,全市4万名党员干部带着感情,深入乡镇、企业、学校、农村、社区一线开展访老党员、老干部,问发展良策;访专业户、工商户,问致富经验;访“上访户”,问事情原委;访困难户、留守户,问衣食冷暖;访返乡务工人员、流动党员,问就业状况等活动为载体,全面收集社情民意,有效汇聚民意民智,收到群众意见建议3871条,务实解决实际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去年,国际金融危机导致许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谋生”,如何确保他们返乡能就业、创业,返乡“充电”后再外闯,成为宜宾全市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得知情况后,责成相关部门调查研究,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为返乡务工人员创业就业搭建了有利的平台。上半年,全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培训务工人员6万人,组织劳务输出6.87万人,免费介绍2.8万人就地实现就业,返乡务工人员自主创业协调贷款500余万元。
解决民生社会更和谐
民生重千斤,惠民贵在行。宜宾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的理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改善民生最直接的体现。“感谢党的政策,让我们母女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翠屏区南岸长江大道西段社区居民张五眼里含着泪花感激地说。
多种救助措施的实施让困难群众的生活有了基本的保障。1-6月,全市城市低保对象96238人,累计月人均补差159.68元,完成省、市政府目标112.45%;农村低保对象149168人,累计月人均补差63.39元,完成省、市政府目标121.90%。
教育助学惠民工程,惠泽着全市67.5万学子的心。“我们现在每学期只交20元作业本费,国家为我们免除了学费,也大大地减轻了我们的家庭负担,让我们能够更安心读书了。”兴文县香山中学8年级学生邹绪高兴地说。今年,宜宾市按照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全部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包括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免费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教科书,做到应免尽免。
实施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自6月1日启动实施全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来,加上以前实施的新农合,全市实现了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出台新农合、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让老百姓看病有保障,不再“看病难、看病贵”。翠屏区大运乡金河组村民肖婷就是其中一名受益者:“真没想到住院生孩子都能报销,还有补助。”通过这些努力,使人民群众感受到了科学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制度“护航舰”———
彰显科学发展新成效
制度机制决定着区域发展的创造力和竞争力。宜宾市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把解决突出问题与加强制度机制建设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制度机制创新,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新问题孕育新课题
科学的制度机制对保障科学发展具有长期性、全局性和根本性。在经济发展企稳回升的关键时刻,制度机制建设尤为重要,为此,宜宾市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着眼放大调研功效,把调研工作作为干部群众大联系、民生民意大听取、长远发展大会诊的高速通道。紧紧围绕事关区域发展全局性、战略性的中心工作和影响制约各地各部门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重大问题,确立了《切实解决资金瓶颈制约推进城乡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等8大重点调研课题和《新型工业化机制研究》等10个市级层面体制机制创新专题,展开大调研活动,引领各级各单位认真梳理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带着问题定课题,带着课题搞调研。全市共确定了1280个课题,按照一位领导牵头、一班人马负责、一个方案实施、一个时间表落实、一抓到底的工作推进方式推动制度机制创新,完善科学发展的工作导向、政策导向和考核导向。
高要求催生高质量
着眼机制制度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宜宾市挑选出影响和制约全市长远发展的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机制制度创新,如:针对全市民营经济是工业发展薄弱环节,领题单位召开有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专题研讨会5次以上,大家一致要求取消影响制约民营经济的政策限制,并出台了促进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决定;随着宜宾工业化经济崛起、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工业园区蓬勃兴起,越来越多的农民将失去土地,解决问题的根本是确保失地农民能实现就业,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制定了加强失地农民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意见;宜宾是长江、金沙江、岷江交汇处,是川滇黔结合部的中心城市,发展商贸物流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宜宾市委、市政府适时出台了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的意见,有力促进了全市商贸物流业的发展。在制度机制创新过程中,宜宾市突出把握政策,考量所创新的体制机制是否体现政策性,切实保持政策规定的上下贯通、左右联系、内外衔接,高度一致。并从增强针对性、突出可操作性、突显群众意愿、突出协调配合四个方面入手,注意区分市级层面相对宏观和区县处于发展第一线的实际,使制度创新统分结合,能够在基层得到贯彻落实。
新机制护航新发展
制度机制创新形成的风生水起之势,并没有让宜宾市感到些许的轻松: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制度机制体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宜宾市从市级层面开始,掀起制度机制创新活动高潮,各级各部门对现有的各类工作措施、意见办法、规章制度进行系统清理,及时废止制度文件215项、修改不适合发展需要的制度文件429项、制定缺失制度文件497项,其中市委、市政府已废止、修改出台30个综合性、指导性、政策性文件,让学习实践活动成果在制度机制创新中彰显,对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雄关漫道,科学发展的道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激流猛进,科学发展的步履坚定而执着。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勤劳智慧的宜宾人将充分发扬“争、抢、拼”的精神,以更强的责任、更高的目标、更快的速度,推动宜宾跨越发展,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敬献飘香的硕果!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