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频出优惠政策“争夺”央企投资
2009-9-1 13:59: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今年以来,各省纷纷献上“贡品”,以求手握四万亿的央企青睐。安徽使出的杀手锏是,将本省支柱产业——资源性产业拿出来“迎接央企”。
据了解,安徽方面为此做了精心准备。各市都推举了专责与央企合作的负责人,要求8月31日前将名单上报给安徽省政府。按照计划,安徽要在2个月内完成高达3000亿的央企引资任务。
在速配的大道上安徽不是一马当先者。此前广东、江苏、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等省市已在2009年与央企举办了对接会,合作金额都以千亿计,涉及到产业大多属于竞争性领域。
地方诸侯的算盘是,借央企强大的资本和先进的技术来发展本省经济,而央企则期冀背靠更多的地方资源来壮大自己,并使自己在2010年继续留在80到100家央企名单中。
在这场中央军收编地方军的运动中,有10万亿资本的央企确实“不差钱”。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张文魁表示,“央企本来边界就很广,现在更广了”,其为此呼吁“国有企业所有权政策要明确,需要法律来规定国企边界”。
作为地方企业的小家碧玉们一入侯门,心事向谁诉?
速配总动员
一夜之间,“4万亿”期间申报项目的忙碌状况再现。
8月26日,安徽省与央企合作发展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从接到筹集会议的通知到会议召开,仅用了10天时间。”安徽省国资委某处室负责人感叹。
“省政府要求省里企业重组。”安徽省国资委一位国企监事透露说,“这是政治任务”。
就在这10天时间里,安徽各地总动员找寻对接项目,17个市和省属企业加班加点汇总了各类招商项目887个,投资总额高达11600亿元。
根据安徽方面的安排,将拿出安徽全部省属企业和市属企业和央企对接,可以以任何形式和央企进行合作。
安徽省省长王三运在8月26日对接座谈会上表示,安徽将“不设条件、不限领域、不拘形式、只讲内容”。
尽管合作方式具有多样性,但外界普遍认为,由于央企处于“优势状态”,此次合作方式中,地方企业会被央企收购或者共同出资建立一个新企业的可能性较大。
另据了解,部分民企也被列入此次对接会企业名单,但所占比例并不高,由于民企具有自主权,在合作方式上将更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不为外界所知的是,为了吸引央企,安徽高层为此作出了很多努力。
8月11日,安徽方面就进京向国务院国资委李荣融主任进行了沟通,商讨了开会的具体内容,当时李表示,“要做就要做实,不要虚的。”
在京商谈对接会方案确定后,8月13日安徽方面立即在合肥召开全省会议,要求各地准备项目和央企对接。
“我们省国资委负责通过国务院国资委邀请央企。”上述安徽省国资委处室人士说。
座谈会后,更为“紧张”的央企招商工作也全面展开,这次为期60天。
“抓不住机会,稍纵即逝。”安徽省副省长黄海嵩在8月28日内部动员会上要求将吸引央企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来抓”。
据悉,在未来60天内安徽全省要完成3000亿引资任务,其中17个市承担2500亿元,省属企业承担500亿元。
“17个市将按照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原则进行分解,省属企业按照500亿元总盘子安排”。安徽省国资委主任桂建平在8月28日的会议上说。
据悉,安徽皖能集团、安徽交通投资集团等企业要按照其上报投资额的30%落实,海螺等企业按照每户5个亿落实。
而在距离10月25日左右最终签约之前,9月25日安徽方面还将开一次项目对接情况汇报会,安徽省省长王三运将亲自参加。
这让本已“紧张”的各市十分“有压力”,据了解,安徽大部分地级市在8月29日星期六紧急开会部署吸引央企工作。
“现在各地都在争抢央企,现在有这个机会肯定会努力把握住。”安徽省发改委一位官员坦言。
各地争入侯门
央企的魅力让安徽迫不及待,而各地争抢央企却让安徽颇有危机感。
“央企有10万亿巨大资本。”黄海嵩在8月28日的会议上说,“投资能力和扩张欲望都很强”。
为更进一步增强安徽对央企的吸引力,据本报独家获悉,安徽方面拿出了自己的“看家”产业:能源、资源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
据了解,李荣融也为此次安徽与央企合作的主要产业进行了定调:资源性产业合作。
“说实话,地方资源企业并不缺钱,但一旦和央企合作了,资源可以放到整个国际市场上了,拓展了空间。”上述安徽省发改委官员说。
而据本报了解,除资源产业作为重点外,安徽省政府方面还将引进央企投资;合作建立产业园区;引进央企进行重组或者并购等方面进行合作。
就在安徽8月26日在北京举行对接央企的座谈会时,河北省会城市石家庄亦由市长带队在北京频繁拜会北京各大央企高层。
在安徽之前,已有接近10个省份与国务院国资委主导下的央企进行了对接,在重庆,6月13日吸引央企超过1000亿元资金,在江苏,2月20日与央企的合约金额高达2220亿。
湖南作为第一个与央企大规模合作的省份,从2005年开始的两年时间内就有57个央企与湖南对接资金总额1800亿元,为此,湖南甚至组建了央企在湘联谊会来巩固感情,吸引央企增资扩股。
在国资大市的上海,据上海市政府一位智囊透露,2009年下半年上海方面的目标是拜访完20家中央企业,在大飞机、造船等方面吸引央企落户,“还要研究优惠政策。”
此前上海市政协主席冯国勤在2008年7月9日就曾表示“甚至我们不排除在上海建立一个专门为在沪央企进行服务的政府部门”。
即使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亦把吸引央企作为工作的重点,宁波、绍兴、嘉兴都举办了和央企对接会。
跟央企这么套近乎,图什么?地方诸侯的算盘打得也很响。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吸引央企投资实质是吸引其背后的庞大资金。”原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战略部部长赵晓(博客)说。
在张文魁看来,央企对于地方的吸引还有一个关键的要素:央企很多都是龙头企业,受到政策扶持的,不论是钢铁、汽车、水泥、有色等都受到支持,而地方小企业可能面临着被重组、关闭的命运,“所以合作是地方政府欢迎的。”
赵晓则认为,这种招商也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税收,这或许也是地方积极吸引央企重组的一个重要原因,“地方政府积极对接央企背后的推手是财政联邦主义现象,政府招商引资越多,财政税收越多,这是地方政府求之不得的好事”。
央企的算盘
在地方积极的背后是央企的“保级”与“发展”的动力。
当江苏武进官方用“站在央企肩头,大戏还在后头”来庆祝引资央企的成功时,微笑的不仅仅是地方,央企亦然。
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安徽省某省属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8月28日表示,“这次合作国务院国资委很积极”,有领导将会在10月份亲率央企到安徽实地考察。
据获得的一份文件显示,在8月26日的对接座谈会上,出席的央企高达107户,其中中央管理的53户企业有42户企业副总以上的代表,集团公司正职则有20位。
“层次非常之高。”安徽省国资委主任杜建平不无感叹。
国资委主动与地方合作实际上始于2006年,当时针对与湖南的合作专门发文。
到了2008年8月,国务院国资委再度发函,要求央企推动与甘肃省企业的对接合作力度。
“对于央企而言,到地方投资也是因为资金充裕。”赵晓语出惊人。
据悉,这次与安徽的对接会将召开两次,其中一次座谈会,一次签约大会,而其他省份只有一次签约大会,“国资委这次给了两次机会。”
江苏省国资委企业改革发展处一位人士则对央企的“主动”有着自己的解读,“加强地方企业与央企的合作,中央有这个精神”,“可以应对金融危机。”
而在上述安徽省发改委官员眼里,这种合作更多是央企自身面临改革的要求:由于央企要削减到80到100家,央企正大力扩张以让自身进入那100家名单中。
这给央企以巨大的压力,在对外合作屡受挫折时,加强与地方合作是一条捷径。2008年12月一次国资会议上,李荣融就提出支持、鼓励与中央企业的联合重组、跨区域的联合重组。
“国资委对央属国有企业缩减数目的绝对量化管理必然会导致可能被裁减的央属国有企业寻找扩张途径,扩大规模,上马项目,避免被缩减。”长期关注国企改革的同济大学法律系副教授刘春彦认为李荣融的要求让央企“拼命要扩张”。
在刘春彦的眼里,现在央企与地方企业重组还面临着一个好的机遇,“经济危机中的四万亿的刺激计划(主要是基础设施,且地方政府又强力推动)又为央企提供了资金来源。”
事实上,以前地方企业和央企合作,一来是参股,二来地方企业做配套,现在合作形式已经演化成共同建立生产基地等模式,“这就证明了央企和地方合作不再是虚的了。”上述省属企业总经理说。
在张文魁看来,安徽的资源企业特别多,而央企对这块又特别感兴趣,“现在资源企业又面临着很大的重组或关闭压力,所以央企此时重组对地方政府是一件好事。”
“央企肯定对资源性的企业感兴趣,它容易形成自然垄断。”刘春彦认为众多央企即将抢滩安徽有着更深层面的原因。
地方企业心结
夹在安徽当地政府和央企之间的是安徽当地的企业。
有声音认为,在地方政府和央企更加紧密地走在一起时,会给当地带来巨大的资金、先进的技术等优势资源,但同时也可能导致当地企业生存空间受到压缩。
8月28日会议上,上述省属集团公司总经理私下说,合作了,谁占主导地位?地方的国企人事怎么安排?
在这位总经理看来,央企和地方企业的合作应该及早预防可能存在的问题,寻找对策。
不过,更为外界担心的是潜在的变化,上述安徽省发改委官员对这种变化颇为担心,央企在各地纷纷落户,“央企的势力范围可能会更大。”
资料显示,2008年40多家在合肥的央企累计完成产值600多亿元,直接从业人员高达10万人。
而在杭州,2008年,央企、国企在杭州实际投资总额达43.21亿元,约占杭州市实际利用国内资金总量的10%。
在北方的天津,截至2007年年底,中央企业总资产高达1500亿元,占天津全市工业总资产的18%。
对于这种现象,刘春彦也提醒说,“地方国有企业有可能形成与央属国有企业的联盟,而民营企业形成这种联盟的可能性比较小。”
不过,记者手头的《在全省与中央企业合作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文件则有另外的解读,该文件认为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的合作,“将加快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
“很多行业讲产能过剩,产业政策对中小企业或者地方实力弱的企业限制太多,地方企业或者中小企业还不如去重组”,对于这种现象,张文魁则是从产业政策上思考这种央企的势力扩张。
张认为需要重新思考产业政策,“说我们产能过剩,过度竞争,这一棒子打下去往往是在中小企业身上,若中小企业被灭掉,就没现在的比亚迪、沙钢等”。
“有一些大的并非都是好的,小的可能更有活力。”张强调。
上述安徽省发改委官员还担心,在此次央企和各省联姻中,可能会让央企更加成为“无边界”企业。
而赵晓则是直言不讳地指出,“我认为有的央企早已跨过了扩张边界。”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