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工业经济稳步提升

2009-8-9 11:2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日前,第九届中国中部百强县(市)名单出炉,桐城市连续5年荣膺"中国中部百强县"。

    穿行在桐城的园区,展现在眼前的是标准化厂房建设的热潮,繁忙的货运物流场景,欣欣向荣的工业园区。

    去年的寒冬,桐城许多企业不同程度遭遇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该市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一总体要求,利用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扩内需与调结构相结合,多措并举,攻坚克难,区域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今年上半年,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1亿元,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亿元,增长17%。外贸出口3433万美元,位居全省第6位。特别是财政收入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8.1%,作为工业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全市工业用电量达到2.188亿度,同比增长7.88%。

    保增长,不是保落后,不能"萝卜快了不洗泥"。该市针对发展中产业和产品结构矛盾突出、产业链不够完整、产品档次低、企业分工不配套等问题,该市正确引导,通过成立相关行业协会,在协会这个企业交流的平台上,由企业之间自主加强分工协作、优势互补,政府只做企业和行业的"服务员",摆脱传统的"管家婆"的角色。同时积极引导优势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打造和积极宣传企业的"拳头"产品,在资金上,政府给与一定扶持,实现产业的突破式发展。企业的竞争力增强了,城市的发展也就有了动力之源。目前,该市已有2个省级产业集群专业镇、2个省级创业基地、1个省级产业集群,成功申报了"中国包装印刷基地",做大了"中国刷业基地"、"中国蛋鸭基地"、"中国制盖之乡"、"中国农机配件中心"的品牌。这种"一镇一品牌,一园一特色"的错位竞争发展思路,使该市形成了包装印刷、机械加工、家纺服装、农产品深加工、电子化工、建筑建材等六大优势产业,拥有"中国名牌"商标一件,"中国驰名商标"3件及一大批省级名牌产品。

    资金是企业生存发展的"血液"。为帮助企业突破资金这个瓶颈束缚,该市在每年的年初都举办银企合作项目对接会,仅2009年银企合作企业就达302家,签约项目369个,签约金额达到21亿元。同时,积极进一步抢抓国家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机遇,设立了1000万元政府贷款风险补偿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银桥担保公司通过出让控股权的方式,成功引进江苏客商投资5819万元参股合作。市内的民生、银桥、惠农、海汇四家针对不同客户类型的担保公司也从根本上解决了有发展前景企业的融资问题,大量社会资金的进入,为市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今年上半年,4家担保企业累计担保额达到6.4亿元,获保企业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4.25%,税收同比增长64.25%,两项增幅均高于该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整体水平。

    重点项目的建设成为经济发展又一重要活力点。该市为充分发挥重点项目的落实,明确了对重大项目实行"一个大项目,一名责任人,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项目推进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其中,53个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投资10.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7.7%。丹凤集团投资7000万元的池窑拉丝项目、金田集团投资6619万元的塑料薄膜项目、6000万元的顺驰电缆等工程均已按计划完成投资额,1.5亿元的孔城老街旅游开发项目、4.5亿元的龙眠河整治以及城市路网、污水处理厂等重点工程正按计划有序推进。 (张植骏 赵国平)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