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救捞领域急需四种船

2009-8-9 11:1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不可否认,中国是目前世界上专业救助实力最强的国家之一,迄今为止,拥有各式打捞船舶 185 艘。不过,客观来看,在一些特殊的救捞工作领域,我国救捞能力还十分薄弱,比如水面、水下溢油应急清除,深潜水作业,港口航道快速抢通等,与这些救捞工作紧密相关的船舶数量明显不足。针对我国救捞工作船艇的装配现状,交通部救助打捞局副局长丛培坤日前表示,除了 8000 千瓦海洋专业救助船、救助拖船、救捞工程船等常规船,救捞部门未来所需的工作船艇主要有小型高速近岸救生艇、大型救捞起重船、溢油应急回收船和深潜水工作母船 4 种。
小型高速救助艇
据了解,目前,交通部救捞局拥有的沿海救助艇基本都是从国外引进的,不仅数量严重不足,而且船舶的整体性能落后,航速低,耐波性不好,不能满足近岸小型救助任务的需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游艇休闲娱乐的普及将成为必然,小型近岸救助次数也将逐渐增加。因而,国家救捞部门对小型高速近岸救助艇的需求也将随之增加。对此,丛培坤指出:“未来几年,我们将建造一批小型高速救助艇,主要用于游艇及渔船等小型船舶的救助。其主要特点是,船体用高性能复合材料制造,高速操作灵活,耐波性好,船长在 15 米左右,航速在 30 节以上,采用喷水方式推进。这些沿海救助艇将在我国形成点多、面广的救助网络,形成救助船舶大中小配套的格局。”
大型救捞起重船
传统的浮筒打捞技术存在潜水员劳动强度大、打捞效率低、安全性差、工期长等问题,用大型救捞起重船从事沉船、沉物打捞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并帮助港口快速改变“一船沉没、全港瘫痪”的尴尬局面。虽然我国近年来加紧了对打捞起重船的建造,但整体起重能力仍十分薄弱。尤其是大型打捞起重船,我国救捞系统目前仅有 3 艘,急需增补。对此,丛培坤表示,国家救捞系统将继续建造大型救捞起重船,而对于该型船的总体要求是起重能力在 5000 吨以上,具有 6 节左右自航能力,有直升机起降平台,配备两级以上动力定位系统,能够执行深水打捞任务等。
溢油应急回收船
“水面及水下溢油快速、应急回收清除,最大限度地保护海洋环境”也是救捞部门的主要任务之一,可是,令人尴尬的是,我国救捞系统目前尚无一艘溢油应急回收船,这与我国海洋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也与日益兴旺的海洋石油开发业务不相适应。对此,海洋专家表示,我国不仅有必要,而且有义务尽快建造大型专业的溢油应急回收船,以便在发生溢油突发事件时可以快速出动,将对海洋环境造成危害的程度降到最低。他认为,该型船应该采用平台供应船的船型,并符合在油区作业标准;配备内置式收油机,且收油能力大于 200 立方米/小时,污油舱容积大于 2000 立方米;船长在 80 米左右,设计航速最好高于 14 节。
深潜水工作母船
此外,深潜水工作母船(指为水深超过 S0 米的打捞作业提供适宜的作业条件和场所的支持船)也将是我国救捞系统未来需求的热点船型之一。建造深潜水工作母船不仅是我国提升大深度应急打捞能力的需要,也是我国发展海洋经济,进行深海科学考察的需要。目前,我国在深潜水打捞领域力量还很薄弱。“近两年,我国加大力度开展了饱和潜水技术打捞研究,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巨大差距。”丛培坤如此概括我国的深潜水能力,“目前,法国的饱和潜水作业深度已经超过 600 米,美国更是超过 700 米,而我国至今尚未突破 200 米。因此,我国急需建造与饱和潜水配套的深潜水工作母船。”他认为,在短期内,我国比较现实的计划是建造 300 米深潜水工作母船,该型船的主要参数要符合一定标准,即总长约 120 米,型宽约 25 米,型深 10 ~ 10 . 5 米,设计吃水 7 ~ 7 . 3 米,最高航速约 15 节,配备饱和潜水系统、水下机器人作业系统、动力定位系统、起重机械、直升机平台等。当然,在有了一定基础后,我国还要建造 500 米甚至更深水域作业需求的工作母船,以尽快弥补我国在深潜水作业方面的不足。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