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国道第一隧:“长石岭”

2009-8-8 23:1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104国道首座隧道 
  位于临海市江南街道长石岭脚村的长石岭隧道,是台州境内最早的隧道,也是浙江省境内104国道上的第一座隧道。 
  长石岭隧道(左道)1978年8月建成通车。从动工开凿到通车,历时近3年之久。 
  临海市交通局秘书陈敏华向记者提供的历史资料显示:隧道全长346米,行车道净宽8.6米,两侧设人行道各宽0.8米,净空高8.6米。翼墙式正交洞口,直墙式单心圆拱断面,水泥混凝土衬砌、路面,洞内地下排水。由台州市公路管理处设计并施工。 
   昔日交通落后苦煞百姓 
  素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称的临海,地处崇山峻岭包围之中,境内河网纵横,交相阻隔。这里曾被古人贬誉为“车马绝,飞鸟尽”的“南蛮窟”。 
  出门车爬坡,逢水车渡河。“出南门,过浮桥,当头又遇岭三条,长石岭头拗三年。”这是临海过去落后交通状况的生动写照。这里的“岭三条”,说的就是临海要通向南面的椒江、黄岩、路桥等地,首先要经过长石岭、青岭、黄土岭。而长石岭,是临海人必须翻越的第一座大山。 
  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临海对外交通的104国道、35省道、34省道、75省道,全是弯弯曲曲、又狭又陡的“鸡肠路”。 
  一个极能说明交通闭塞问题的时间表这样描述:临海北上杭州,要爬越猫狸岭等山脉,需要8小时,到宁波需要5小时;南下温州,需要6小时;西至金华需要8小时,还要爬行3座大山。加上当时路况极差,车辆落后,真是苦煞了临海百姓及过往客商。 
  要想富先修路。对此,临海交通部门找准凿隧架桥的突破口,遇山打洞,遇水架桥。1976年上半年前后,临海首座公路隧道,也是台州及全省国道中的第一条隧道开工建设,由此拉开了临海开凿隧道和国省道改造的序幕。 
    原始工具凿通长石岭 
  为了解当初长石岭隧道开凿的艰辛,记者几经周折,找到3位亲身经历者,他们述说了当年开凿这条隧道的困难情形。





朱员



  朱员,临海市公路运输稽征管理所工程师,今年54岁,在交通系统工作了30多年。长石岭隧道开工时,他是临海市交通局办公室的文书。他虽然没有动手开凿,但当时往工地上跑了多少趟数都数不清了。 
  朱员向记者描述,当时隧道开工没有机械工具,全部依靠人工开凿。工人吃的饭、喝的水,都是叫人送到工地上的。在测量定位隧道时,使用的最先进的科学仪器不过是一个经纬仪和一个水平仪而已。哪像现在,再长的隧道,即使是弯曲的,也不怕两边开凿中间对不上。如今用的都是先进的GPS定位仪,隧道两边同时开凿,对接的误差也不会超过30厘米。 
  朱员感慨地说,346米长的隧道,用了近3年时间才打通,其难度可想而知。而这条隧道从开工到结束,虽然工具原始、方法落后,但没有出现过一例死亡或重伤事故。 
  在长石岭隧道旁的长石岭脚村,记者寻访到了曾参与隧道建设的两位老人。





周庭福



  周庭福老人今年76岁。当年,从劈山开始到隧道贯通,他都经历了。他告诉记者,“当时各生产队通过抓阄的方式,抽调一个人去参与建设隧道,工分记在队里,一天大约挣1块3毛钱。一个班8个小时,三班轮流进洞。当时村里没有通电,电是从很远的地方接过来的,只供开凿隧道用”。 
  许城贵老人今年78岁。他回忆说,那时使用的开凿工具就是三角锄头、钢钎、手推车等,最大的机械也就是手扶拖拉机了。因为全是岩山,钢钎、凿子磨损得很快,为此,还专门有一批工人,负责拉风箱架炉火,打磨钢钎凿子。 
   记者印象 
  104国道线穿越临海,是浙江沿海各大城市的大动脉,也是当时临海对外交通的主要通道。 
  当年的现实条件是,104国道线在临海境内需要翻越一座大山,3个岭头。不首先打通长石岭这个瓶颈,临海对外交通无从谈起。 
  采访中,记者深深感受到了当时台州人民对便捷交通的渴望和建设者们的火热干劲。没有大型机械,没有先进设备,这完全是一座手凿手刨加肩挑、用汗水冲出的隧道。 
  长石岭隧道开通后,村民们说,从山的这边到山的那边,至少节约半个小时时间。隧道开通那天,现场人山人海,很多人激动地留下了热泪。





许城贵



  此后,穿越杨梅岭、黄土岭等山岭的多个隧道相继建成。1997年6月,长石岭隧道右洞也建成通车。据初略统计,如今仅穿越长石岭的隧道就已经达到5座。一条条隧道就像时空的追随者,穿梭在崇山峻岭之间,结束了台州翻山越岭的历史。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