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地认识 中国陶瓷要靠中国人自己办

2009-8-6 9:3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中国陶瓷还是要靠中国人自己办------这个今天看似很浅白的事对于很多行业的过来人却有很多的感慨,是付出很大代价换来的一个觉醒性认识,是未来的中国陶瓷发展要坚定地坚持的方向。 
    曾经有过美国的、日本的、德国的等等世界上经济与科技较发达国家的陶瓷厂家来中国办厂,曾引发一阵国内业界的恐慌与担心。但这些年过去了,外国的在中国占不了多大的份额,国人投资企业发展势头远远大于外国的,外资企业曾经握有的一张所谓高端产品牌子也慢慢暗淡下来。陶瓷产业所包括的美术瓷、日用瓷、建筑卫生陶瓷、装备、色釉料、工艺技术等等全部由中国人主导。
    曾经有过一些台资陶瓷企业独选华东一带圈地建厂,还讥讽是不愿与大陆陶企为伍,放了不少不敬之言,却忘记这些企业是本土支持了他们资金、人力、市场资源而生存发展起来的。过不了多少时日的今天,那些放过的大话几乎全都成为泡影。个别人说国内对他们不平等竞争,而恰恰当对他们照顾的变为平等对待之时,他们反而不习惯了。华东陶瓷产区正在走下坡路,真正有实力的还是中资陶瓷企业。
    曾经有过,国门刚刚打开之时,意大利装备商拿一条年产30万平方米的地砖生产线以207万美金卖给中国,随后的十多年,少数无良的商人更以天价将几家外国陶瓷机械产品卖给中国陶瓷厂。当年有不少的陶瓷企业原本还是好好的,就因为"引进"将之带进破产的边缘。进入21世纪的中国传统陶瓷有本质的提高与发展,其缘由之一就是摆脱对国外的过多依赖。先对压机、辊道窑、冷加工机等"硬"件攻关国产化;随后在装饰、磨边、布料器等"硬"件(附属、配套件)进行突破;再后,当对环保、新工艺技术等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后,中国陶瓷将走进生态、环保、高效、新型制造业的领域,将集文化、传统、科技、现代、材料于一身,成为世界上最有特色的产业。
    最近有机会走进大西北、大西南,加上原来的较熟悉的东部地区,几乎每个省份都有陶瓷厂,只是大小高低之差异。陶瓷这个资源密集型、物流量很大的产业,又出现一个新课题,产区应怎么布局?集群化生产要不要打破?生产销售市场半径多大最合适?因为过去讨论这个问题条件不成熟,办不到,现在有条件了。这一点,也是因为中国人自己办了陶瓷所取得的成果。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