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货物运输期待公共服务

2009-8-5 14:49: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崔吉茹
    我国目前的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几乎都是依附各自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开展运输经营。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由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通过法人注资,对其实施管理,运输企业的活动以保障生产企业原材料输入和生产成品输出为主要目的,企业很少参与社会公共运输服务。
    但是,由于危险化学品运输存在着车辆技术要求高、资金投入大、经营风险高的特点,并非所有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都能供养一支自有的运输车队。对那些新办企业或规模较小的生产企业来说,原料的运输和成品的运输只能依靠危险化学品的公共运输服务。
    社会化危险品运输企业所受的限制
    由于危险货物运输准入门槛越来越高,一些人没有能力开办一个运输单位,加上自己只有小部分产品需要运输,开办一个单位也不合算,所以他们想找一家公共服务单位。但危险货物运输发展至今,没有一家提供公共服务的单位。经笔者了解,现在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的生产利润都比较好,那为什么就没有一家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满足生产厂家运输危险化学品原料和成品的企业诞生呢?
    一、 “生产车队”受现有生产企业控制,无法扩大经营规模。由于目前存在的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大都归属生产企业,主要用于保障生产部门的运输需要,管理层往往不愿意运输部门外接业务,以免影响企业自有产品的运输。同时,运输企业车辆、人员等设施设备都受到所属生产企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制约,往往没有剩余运力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二、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发展受到资金、人员等因素的制约。由于化学危险品运输企业专业性较强,投入成本大,经营风险相对较高,所以很难吸纳社会闲散资金。一些较独立的企业,想扩大生产规模,除了受到资金困扰外,还有人员、管理等方面的制约。由于危险化学品运输对从业人员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较高,不同于普通的运输从业人员,而目前从国家到地方都没有专业机构对危险化学品运输人员进行系统性的教育和培训,现有的从业人员往往是通过管理部门填鸭式的短期培训取得上岗资格,使得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普遍不高。同时,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的管理人才更加缺乏,在现有企业中,很多管理部门的人员都是从维修工、驾驶员岗位走上来的,那些从专门院校毕业,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人才非常缺乏,致使企业缺少市场竞争的活力,不能积极的开拓和占有市场,进而无法推动企业的发展。
    三、市场开拓力不强,使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止步不前。影响企业市场开拓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运输生产的水平,二是抵御风险的能力。根据国家经贸委等部门颁发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目前我国认定的危险化学品种类共有3800多种,不同的危险化学品对运输车辆的要求、人员保护、应急处置措施都不尽相同。因此,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往往不敢或不愿接手提供公共服务,处于一种消极经营的状态。
    长此以往,既不利于危险品运输行业的健康发展,又使危险品运输市场秩序混乱,事故频发,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经济损失。培育市场主体、创造平等竞争环境是政府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的职责所在,行业部门应从鼓励企业走集约化、规模化的角度出发,指导与监督并重,整改与引导并举,使危险化学品运输市场活跃起来。
挂靠经营弊端众多
    当市场不能提供这种公共服务时,就会出现危险品车辆私自挂靠或使用黑车从事危险品运输的行为。这既扰乱了运输市场秩序,又埋下了严重的事故隐患,对社会影响和危害的严重性不言而喻。那么挂靠经营或黑车经营的弊端何在呢?
    一、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或根本无法落实。为达到开业条件,挂靠企业虽然建立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但没有落实。企业落实制度需要配备相应的机构和人员,增加支出,许多挂靠企业为减少开支,随便找个人兼管,这些人员没有经过正规培训,业务知识极其匮乏,工作不到位。此外,一些企业往往认为取得资格证就万事大吉,根本不去组织相关的业务培训,安全学习也是为了应付检查,有的挂靠车辆为降低成本,甚至连押运员也不愿配备。
    二、人员流动大,队伍不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国务院第344号令)明确规定:运输危险货物应当配备必要的押运人员。一些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虽然按规定配备押运员,但无法留住他们,押运员流动非常频繁,不利于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提高。因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的驾驶员、押运员、装卸管理员须经市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资格证,方可从事其经营活动。企业在聘用人员时,考虑人员流动较频繁,培训周期较长,培训需要费用等因素,为省时省力,常由无证人员顶班上岗;驾驶员超速行驶、押运人员中途离岗、装卸管理人员违规操作的现象时有发生,车辆停放分散在各单位,事故应急预案未演练等,都给道路运输安全留下隐患。
    三、配套设备、设施等投入几乎没有。规范管理需要一定投入,运输成本必然比不规范要高,当然比无证经营更高,而老百姓选择时主要以价格为主。为此,一些挂靠企业为节约成本不愿进行设施、场地的投入,很多挂靠车辆的消防设施也形同虚设,有些已经失效。此外,许多挂靠车辆未能按公司及管理部门要求停放,而是停放在住宅小区周边区域,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四、 “黑车”泛滥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黑车泛滥不但严重扰乱了危险货物运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而且还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由于危货运输的高危险性和高专业性,所以国家对危险货物运输车况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车况要达到一级,而且还要定期二级维护。这些黑车大部分都是濒临报废的车,车况根本达不到一级,更别说定期维护了,为危险货物安全运输埋下了隐患。驾驶黑车的从业人员也没有参加过行业管理部门组织的培训,这些人对危险货物的运输装卸知之甚少,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自己如何安全脱身、如何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救援都是未知数。这些车为了躲避稽查,大多凌晨2~3点运输,再加上心里恐慌怕被抓到,加大了发生危险货物运输事故的可能性,不但自己会发生事故,而且还有可能撞击到正常行驶的车辆,给他们的安全运输构成威胁。
    五、企业小、散、乱、弱,埋下了安全隐患。从浙江省目前企业经营状况来看,全省目前共有危货运输企业468家,车辆共有9551辆,平均每家拥有车辆20辆。由于规模较小,实力较弱,各种安全设施跟不上,人员配备严重不足,机构设置也不健全。据笔者了解,有些企业的一把手兼经理人、安全员、调度员于一身,事无巨细都是自己亲力亲为。在危险货物精细化管理的今天,一个领导要兼顾这么多方面,对危货运输管理往往会力不从心,为危险货物运输事故的发生埋下了安全隐患。
社会化危化品运输的出路
    建立起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市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企业、政府、管理部门、社会的共同努力。笔者根据工作经验,粗谈以下几点:
    一、选拔高素质人才担当企业领导者。行业要发展,人才必先行。道路运输安全管理要求一年高于一年,但诺大的道路运输市场,主管部门管理人员少之又少。由于企业人员配置机制比较灵活,队伍不健全并不是最突出的问题,主要问题在于安全管理人员素质较低,企业相当多的制度仅停留于纸上、墙上,而且这些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外行居多,缺乏业务知识,也不知应当建立哪些制度,管理人员绝大多数是高中以下学历,基本素质低、学习创新能力差。若想使危运企业做大做强,提供社会公共服务,且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笔者建议在各个高校和专业学校开设危险化学品运输专业,培养既懂企业管理又懂业务知识的新型管理人才。还应逐步推行危险化学品运输执业资格考试,建立一支高效、稳定的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队伍。
    二、加快车辆结构调整,提高运输生产力。货运车辆向重型化、厢式化、专用化方向发展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道路货运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重要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为此,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第十八条明确指出,鼓励道路货物运输车辆重型化、厢式化。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 “十一五”时期浙江省道路运输业发展若干意见中也提出了明确要求:鼓励货运企业按现代物流理念延伸和完善服务链,发展网络运输、甩挂运输、集装箱运输等高效运输组织形式,围绕网络化、快速化、信息化打造核心竞争力。目前,嘉兴市现有的危险品车辆中,专用车辆和大吨位车辆数量比重较低,运输能力差,车辆结构亟待调整。建议有关部门制定鼓励发展危险品专用车辆和大吨位车辆的政策,通过减免车辆养路费、过路过桥费等方式,促使专用车辆和大吨位车辆加快发展,增强运输生产力。
    三、拓展融投资渠道,壮大企业规模。建议有关部门采取减免税收、出让土地或引进外资的方式,扩大企业资金来源渠道,企业将资金用于车辆购置,人员培训,设施设备维护等等,逐步壮大企业规模,让企业在发展中不断完善,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最终使运输企业逐步脱离生产企业,独立行使自己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责。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