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提交十大交通政策建议

2009-8-3 22:4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不断上行的油价使大量中小物流企业被迫淘汰,行业格局随之发生变化;同时,“大吨小标”造成的“假超载、真罚款”等不合理的交通问题令企业备受困扰。为落实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受国家发改委的委托,着手进行物流业发展政策措施研究,截至目前,《关于物流业税收问题的政策建议》已提交政府有关部门并得到初步认可,《关于交通管理有关问题的政策建议》现已拟就,并公开征集修改意见。

提高物流企业阶段性补贴

  “大吨小标”问题,是当前物流企业正常运营的严重障碍。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按车辆行驶证核定载质量、计征养路费的政策,相当部分商用车制造厂为了迎合客户少缴养路费的心理,对同样的车辆申报不同的载质量目录,形成了“大吨小标”的情况。例如:某汽车厂生产的一款厢式货车,箱长6.1米,容积32立方米;完全相同的底盘、发动机和变速箱,却登记为两个目录。这些车辆按照“大吨”装货,“小标”罚款,形成了事实上的“假超载”。“假超载”10%以内罚款数百元,30%以内罚款两三千元。由于“假超载”问题,出现交通事故时也成为保险公司免责的理由。
  在充分听取物流企业的诉求后,联合会建议:由工业和信息部牵头,组织商用车辆生产厂商对全国各类“大吨小标”商用车辆在用目录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对同一车型统一按已批准的最高载质量重新核定和修改目录;由公安部车辆管理部门统一办理更换行驶证,把重新核定的载质量作为检查的依据。
  燃油税改革大大减轻了停驶或出勤率不高车辆的税费负担,但满勤满载的物流企业车辆成本增加较多。按目前价格计算,燃油成本约占物流企业运输成本的40%左右,这就意味着燃油零售价格每上升10%,物流企业运输业务成本就会增加4%。在运输型物流企业平均利润率只有3%~5%的情况下,对其正常经营的影响是很大的。特别是国际原油价格已进入上升通道,我国已连续多次提高成品油价格,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运输业务量持续下降,市场运价很难提升。在成本和价格双层挤压下,物流企业的经营困难进一步加剧。
  联合会建议:对物流企业运输车辆实行燃油价格补贴。在国内燃油价格提高超过5%时,对规模型物流企业进行为期3~6个月的阶段性补贴。补贴资金渠道可与营业税缴纳渠道相同,允许企业用燃油购进发票按比例抵扣营业税。为促进环保车辆加速更新,同步拉动商用车辆制造业,补贴应限于符合国家最新环保标准的绿色物流车辆。

全面清理高速公路收费站点

  我国高速公路收费站点多,收费标准高。据物流企业反映,过路过桥费一般占运输成本三分之一左右。不仅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也影响到车辆正常通行,降低了物流效率。联合会建议:对高速公路在用收费站点进行一次全面清理,进一步控制收费公路规模,撤并收费站点;根据政府财力情况,陆续回购繁忙路段经营权,减少收费站点;对一时难以撤并的站点,在三年规划期内降低收费标准;大力推行不停车收费系统,加快车辆通行速度。
  城市物流配送系统,与供电、供水、供气和公交系统一样,是保证城市正常运转的动脉系统。如果物流系统运行受阻,将会影响城市人民生活和社会安定。我国大部分城市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通行证发放不透明,配送车型不统一,小型客车运货的现象比较普遍,通行的时间和路段限制太多等等。不仅抬高了物流企业运营成本,降低了城市物流运行效率,也增加了交通管理的难度。由于货运车辆受进城通行证的限制,中小型客车载货的问题愈演愈烈。客车载货运量少,占用道路面积多,人为扩大了道路拥堵和尾气排放。建议确定城市配送车辆的标准环保车型和规模物流企业,采用公开拍卖方式,建立统一标识的“绿色车队”。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绿色车队”的限行时间和
路段,使他们能够合法、高效、放心地进行城市配送服务。
  从总体上来讲,我国物流企业技术装备落后,自我更新能力较弱,特别是环保型装备使用率不高。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物流企业必须尽快更新新型环保车辆等设备,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服务能力,减轻物流活动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逐步健全,执法管理得到加强,公路“三乱”现象有所遏制。但是,仍有不少地方还存在许多问题:公路运输超限超载执法检查,除了执行国家的统一标准外,部分地区还存在自行制定的检查与处罚标准;物流企业因同一问题被重复罚款;有的以罚款代替执法,不纠正违法行为,陷入愈罚愈超的怪圈;缺乏统一的投诉平台和纠错机制,不少企业被迫把罚款列入成本支出计划。
  建议清理各地不同执法标准,设立全国性的统一执法与处罚标准。同时,全国统一执法程序、统一执法规范、统一执法用语。建立全国公路执法申诉、投诉平台,对处罚有异议的,可以申诉、投诉。建立执法复核程序,对申诉、投诉限时回复。同时,建立对全国公路运输执法队伍的考核程序,严厉处罚违规执法及执法舞弊现象。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