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东亚共同体”迈进

2009-8-29 14:29: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第八次中国—东盟经贸部长(10+1)会议8月15日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与东盟10国经贸部长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
    此前,中国与东盟分别于2004年和2007年签署《货物贸易协议》与《服务贸易协议》。而本次《投资协议》的签署,标志着拥有19亿人口和6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中国—东盟自贸区”将成为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世界上最大的自贸区。
事实上,这一协议的签署真可谓水到渠成。近年来,中国与东盟相互投资不断扩大。截至2008年年底,东盟对华实际投资520亿美元,占中国吸引外资的6%。同时,中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对东盟的投资也出现快速增长态势。2008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达21.8亿美元,同比增长一倍多。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把东盟国家作为主要投资目的地。而2008年夏天开始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则成为一个重要的催化剂。它使中国和东盟双方都意识到,过去那种过度依赖美国、欧盟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外向型经济模式必须面临重大调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和日益增长的对外需求,则适逢其时地填补了美欧需求急剧萎缩留下的空间,成为区域经济继续维持目前这样的良好增长态势的发动机。
    反思改革开放之初及其前半段,来自港澳及东南亚的资金、技术一直是中国吸引外来投资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这样一个拥有众多华人并在过去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东南亚,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最初的经济腾飞就是不可能的。不过,改革开放30年过去以后,一个显而易见的趋势是:未来这种双向互动将越来越倾向于以中国为中心和大本营向东南亚地区辐射。如果说二三十年前是东南亚的经济带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的话,现在是他们从中国的经济腾飞中收获成果的时候了。
    从另一方面看,整个东亚区域一体化对中国本身也是有莫大好处的。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很快就要晋升为第二大),中国近年来饱受不平等的世界金融、贸易、投资体系之苦。在本轮金融海啸中,中国利益受到的被动损害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未来中国迫切需要参与塑造一个真正公正合理的世界经济体系,而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就是第一步。我相信,人们寄予厚望的所谓人民币国际化甚至有朝一日成为国际主要储备货币,也只有在这一自贸区内真正立足以后才有可能。
    许多有识之士指出,21世纪是太平洋的时代,但若真要使之梦想成真,一个类似与欧盟那样的“东亚经济贸易共同体”恐怕是前提之一。而当下正日趋完善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是迈向它的第一步,今后随着10+3体系的全面建立,它将走向更宽广的明天。
    我一直坚定地认为,以中国这样的体量,中国的对外关系问题,无论是经贸、外交、军事等各领域,归根结底取决于中国内部。假如我们能够通过合理的制度变革,建成完备的市场经济和民主宪政,那么,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共同体”将会不可阻挡地崛起。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