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战略层面制定浙江发展新规划

2009-8-29 1:0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当前,为抓住世界经济危机蕴藏的战略机遇,国家制定了新一轮的区域发展战略规划。以天津滨海新区建设带动京津冀经济圈发展,以长三角经济圈、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推动东部沿海区域发展,以珠三角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引领南部沿海区域发展,以成渝经济区、天水—关中经济区建设辐射中西部区域发展,形成中国开放型经济区域发展的新格局。在这一区域发展新格局中,东部沿海地区无疑是最重要的增长极,仅在2009年4月至6月间,国务院就连续制定了多项推动东部沿海区域发展的政策,勾勒出我国东部沿海区域发展战略蓝图。 
  浙江是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三角经济圈的核心区域,在中国沿海发展战略中有着无可置疑的重要性。但在国家新一轮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中,浙江未能占得先机,这对浙江现有发展规划提出了挑战。
  那么,浙江要拿出什么样的区域规划才能纳入国家战略层面呢?
  从国家战略层面制定
  浙江区域发展新规划
  浙江省拥有丰富的海岸线资源、较多的深水良港以及滩涂资源,具备发展现代临海型经济的优越条件。同时,凭借杭州、宁波等中心城市的软实力与雄厚的民营资本实力,浙江也具备建设区域金融服务中心的显著优势。当前国家新一轮区域发展战略部署已启动,浙江要借势发挥无可替代的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现代临海型经济,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应对国家新一轮沿海区域规划部署带来的挑战,浙江省应提出能够引起中央充分重视并纳入国家战略层面的整体规划。规划应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全面关注对外开放、产业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等经济社会问题;从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问题出发,切实把握世界经济格局调整与重构带来的战略机遇;从浙江、区域和国家发展的战略层面出发,充分发挥浙江的“内联外延”作用,积极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新布局。因此,浙江省制定的整体性规划应该是立足自身、融入区域、服务全国、放眼世界的开放型经济整体发展战略。
  立足自身,充分利用浙江自然、市场、产业等优势。浙江省的自然条件、产业基础与市场优势是制定整体规划的前提条件。我省拥有丰富的海岸线资源、较多的深水良港以及滩涂资源,具备发展现代临海型经济的优越条件;义乌、温州、绍兴等地发达的商品专业市场是浙江经济的一大特色优势;纺织服装、鞋帽、机电等传统优势产业块状经济特征明显,具有初级产业集群优势;民营经济活跃,民营资本实力雄厚,企业家资源丰富,市场经济发展比较成熟。这些优势构成了浙江经济整体竞争力的根本来源,因此,在未来浙江整体战略规划中,应充分发挥这些优势,不断提升浙江省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
  融入区域,促进长三角与东部沿海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寻求自身区域发展定位、融入区域发展格局是浙江省整体战略规划的重要目标。作为长三角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应该充分发挥长三角南翼增长极的作用,积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以宁波、舟山港接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打造服务于上海航运目的港的国际航运中转中心;协调三大产业带与江苏沿海产业带的发展,实现功能交错、互补共赢的“泛长三角”产业带发展。另一方面,浙江作为长三角地区与海西经济区的重要接合部,应该充分发挥其枢纽功能,立足长三角,强化与海西经济区的联系与合作,扩大长三角与台海两岸经济发展的辐射范围,使东部沿海地区形成联系紧密、互利共生的发展格局。
  服务全国,助推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发挥沿海区域内联外引功能、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是浙江省整体战略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必要条件。国家新一轮区域发展规划对沿海地区实行了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产业重新布局,赋予了沿海地区大力发展现代临海型产业的新使命。浙江省应该利用沿海产业新布局的契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现有传统优势产业的过剩产能。同时,加强铁路、河海联运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与中西部地区在资源要素、产业链上下游等联系,扩大沿海开放区域对内陆的辐射联动作用。在实现浙江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同时,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放眼世界,构建对外开放新平台。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和带来的战略机遇,是浙江省制定整体战略规划的外部环境;加快构筑对外开放新格局,则是浙江省融入国家新一轮战略部署的重要依托。作为对外开放的重点地区,浙江应该充分把握“后危机时代”带来的战略机遇,扩大对外开放领域,拓展对外开放空间,加快开放型经济的转型升级,融入东部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大格局,成为国家对外开放布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制定立足自身、融入区域、服务全国、放眼世界的整体战略规划将是未来浙江寻求自身发展定位、融入国家战略体系的重要举措。浙江省应该加紧研究自身发展思路,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争取尽快纳入国家战略层面。
  以中心城市对外开放
  新区建设为重要抓手
  立足于浙江省土地资源紧缺、发展空间不足的现实状况,拓展自身发展空间将是浙江未来整体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杭州、宁波、温州三大中心城市对外开放新区将是浙江省开拓空间资源、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现代临海型经济、打造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实现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的轴心与重要平台。
  所谓中心城市对外开放新区是指通过整合现有各类功能区、开发潜在土地资源等途径,创造新的空间资源,优化现有空间布局,建设“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功能集成”的综合型功能区,从而形成浙江省对外开放的突破口和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平台。
  杭州大江东新城主要依托萧山机场的空港优势,整合钱塘江东岸的现有行政区划,推进大江东地区实现一体化。统筹规划建设大江东新城是杭州市发挥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的核心作用,加快融入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重大战略决策。
  宁波大北仑新区应涵盖北仑新区、镇海、梅山保税港区等区域。大北仑新区的建设重在对现有各种类型的经济开发区实行统筹规划与集中管理,构建对外开放的统一平台,为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与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拓展空间。目前,北仑新区主要包含了宁波北仑行政区和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榭岛开发区、宁波保税区、宁波出口加工区等国家级开发区,形成了依托深水良港,以现代物流业、临港大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基地,是宁波乃至浙江省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基于更为长远的对外开放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应提出建设大北仑新区的战略规划,进一步实施要素资源整合,加强区港联动,加快推进港航强省建设,将目前正在建设的梅山保税港区纳入新区统一规划与管理,协调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与保税港区等特色监管区的功能,避免这些发展平台之间的重复建设与恶性竞争,将大北仑新区建设成为全国功能区整合提升的重点示范区。
  基于温州土地资源不足、但海洋资源丰富的资源分布状况,温州新区的建设应合理开发充分利用现有的空间资源,对瓯江口半岛工程进行滩涂围垦。瓯江口新区应以利用海洋资源为重点发展现代临海型经济,促进温州发展从滨江时代向滨海时代过渡,再造“海上温州”,建设温州对外开放的新前沿以及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作为温州港的对外主要门户,尤其是对台贸易的主要门户,以及港航经济发展的核心区,瓯江口新区将能够凭借良好的岸线资源以及港口条件,培育港口物流、出口加工等外向型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创造条件建设保税物流园区和发展对台经贸合作,接轨长三角,融入海西岸,成为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开放区。
  中心城市对外开放新区的建设,不仅与中心城市和浙江省的开放型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还是浙江省融入东部沿海对外开放大格局与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依托。
  中心城市的对外开放新区建设还是浙江摆脱土地资源约束、为开放型经济创造进一步发展空间的关键举措,是浙江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是浙江优化开放型经济空间布局、实现“轴幅式”区域联动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浙江省创新开放型经济管理模式的现实选择。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