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规划合巢城际轨道交通 打造合肥经济圈

2009-8-28 11:0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近期,合肥与巢湖两市签署了《合肥市与巢湖市加强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加速合巢"同城化、一体化"进程,推进合肥经济圈建设。目前,省委、省政府正在联合就《关于加快合肥经济圈建设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 
  据悉,该《协议》约定,通过建立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交流与合作机制,加强重点领域的合作,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合巢同城化进程,逐步实现"四同四联",即规划同筹、交通同网、科教同兴、环境同治,以及产业联动、市场联体、旅游联线、信息联通等。协议确定了八方面合作重点,涉及规划引领、交通先行、产业协作、环境共治、科教交流、市场统一、信息同享、应急协同等方面。 
  规划合巢城际轨道交通 
  规划统领。加强合巢之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方面的衔接协调,近期重点推进交通运输、旅游、巢湖生态保护等专项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交通先行。合宁、合武铁路,以及合六叶、合淮阜、合铜黄等高速公路全面建成,合安、合马、合六等3条城市出入口道路改造完成,全面推进合蚌客运专线、合肥高铁站、新桥国际机场、合肥港集装箱码头,以及S105合巢段、滨湖快速通道、京福铁路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六安、巢湖、淮南三市城区已进入合肥1小时"通勤圈"范围。 
  与此同时,未来还将加强合巢在交通规划方面的衔接,着力构建"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城际快速综合交通体系。重点围绕合肥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推进合肥港综合码头、裕溪船闸、巢湖船闸建设,实施合裕线航道、派河航道以及店埠河、丰乐河航道升级改造,完善内河航道网络,提升合肥-巢湖-长江航道等级;加快合肥至二坝港口、和县郑蒲港快速公路建设;加快合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建设合肥-巢湖客运城际轨道交通线;推进连接新桥机场与巢湖中心城区高速公路、六合巢高速公路、环巢湖公路等重点道路工程。 
  合巢联手打造"工业走廊" 
  产业协作。两市启动合巢工业走廊建设,推动合巢开发园区合作共建,加快区域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保障"菜篮子"产品供给。 
  据合肥市发改委主任王厚亮介绍,合肥江汽集团、丰乐种业、百大集团、徽商集团、商之都等一批工商业企业到六安、巢湖、淮南投资发展,合肥供水集团成功完成了对巢湖自来水项目的并购,积极参与六安自来水项目招标洽谈。 
  目前,合肥专业商品批发市场约有四成商品销往淮南、六安、巢湖及所属各县。合肥与六安、巢湖共建蔬菜产销基地,目前已达到1万亩,并同淮南市签订了农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合肥、六安、巢湖、淮南四市旅游合作机制已形成,共建线路、联合促销、客源互动等合作取得明显成效。 
  围绕巢湖做好“水文章” 
  环境共治。实施《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综合方案》,携手推进引江济巢工程建设,加快城区和中心集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综合管网建设,强化面源污染控制和点源治理。在省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合巢正在做好巢湖“水”文章。省里向国家申报的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中,合肥、巢湖上报的项目共240个,涉及城镇生活污水治理、生态修复等8大类,总投资530.3亿元。 
  据了解,未来两市将联动协作,推进环境同治、生态同建,在城市污水处理、工业污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生态修复与保护、湖泊污染应急工程、节水减排建设等方面,联手申报、开工一批重大项目。 
  同时,打造泛巢湖国家级旅游区。整合合肥、巢湖的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线路,联合开发大型旅游项目,实施优势互补、深度开发、整体推进,加强区域合作,共同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和精品线路,实行两市旅游“一票通”,形成统一旅游市场。 
  推动圈内城市信息共享 
   
  另外,还将信息共享。整合两市信息资源,积极实施通信同城化,推动电子政务系统互联互通。 
  经济圈信息一体化建设开始启动,目前已完成了六安、巢湖、淮南三市广电网、计算机网、电信网“三网融合”的前期调研工作,并从市一级制定了初步方案。 
  科教交流。鼓励在肥高校到巢湖设立分校及分支机构,推进产学研合作,支持共建企业技术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加强孵化器建设,实现创新资源共享。目前,中科大、合工大、安大等一批高校,已与六安、巢湖、淮南的企业开展了科技合作。 
  市场统一。培育区域性商贸、物流等特色市场,构建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鼓励在肥金融机构到巢湖设立分支机构。建立区域人才服务体系,推进技能认证等互通互认。 
  应急协同。加强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协作,在应对突发环境安全事件、防灾减灾等方面建立应急协作共管机制。 
  合肥经济圈崛起的引擎 
  省内区域经济学研究人员认为,合肥经济圈建设,是省委、省政府顺应区域发展大势,着眼安徽加速崛起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省区域发展战略的丰富提升。合肥经济圈是全省区域发展的重要板块。 
  合肥不仅是合芜蚌科技创新综合试验区的“龙头”,还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城市和重要节点。对安徽来说,无论在中部省份争先进位,还是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承担产业带的转移等等,都迫切需要做大做强合肥经济圈。 
  继合淮启动同城化发展之后,合巢又紧密携手,经济圈内其他各市都要齐心协力、携手共进,促进经济圈尽快从行政板块走向“经济板块”。周边城市都要正确处理好与合肥的关系,既要办好自己的事情,又要加强协调配合,实现合作共赢,力争把合肥经济圈建成中部地区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群之一。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