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突围国际贸易壁垒

2009-8-27 11:3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近日,澳大利亚海关及边境保卫署首席执行官宣布正式终止对我国浙江金洲管道空心钢管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这桩历时5年的“双反”调查案最终划上句号,金洲管道在澳大利亚“双反”调查案中赢得了零税率。   不过,根据澳大利亚海关的裁定,除了金洲管道等少数几家企业外,针对其他中国企业的反倾销复审调查将继续进行。
  “实践证明,面对国际贸易壁垒,只有亮剑一搏,才有可能在博弈中获胜。”军人出身的金洲管道集团董事长俞锦方在接受中国企业报独家采访时如是说。
  金洲管道案例:一波三折艰难获胜
  金洲管道的案例,在应对“双反”调查中颇为典型。类似案件中,大部分企业或者消极应对,或者功败垂成。
  俞锦方说:“遇到贸易摩擦、壁垒和其他障碍,可以说是正常和必然的,这说明你的竞争力在加强,对贸易国相关产业构成了压力。”
  这场调查可追溯到2004年,彼时的金洲管道在国际市场上正春风得意。当年12月,澳大利亚开始针对金洲管道等中国企业生产的普通空心钢管进行反倾销调查,金洲普通空心钢管出口商上海五矿和金洲管道联合应诉。
  2005年2月,在详尽数据和事实的基础上,澳大利亚海关做出了“澳大利亚产业没有受到损害”的无损害裁定,并终止了调查。
  澳大利亚国内企业不服裁决,分别于2005年4月、2006年6月提出行政复议和反倾销调查。澳大利亚海关又对金洲管道进行了详尽调查,但最终还是裁定金洲管道零税率,而其他企业的税率在2%—14%不等。
  但故事并未在此划上终止符。澳大利亚相关企业不依不饶,于2008年底对金洲管道生产的普通空心钢管提出了反倾销、反补贴的“双反”合并调查请求,调查期间为2008年全年。
  面对“双反”调查,金洲管道一方面配合澳方调查,并以事实为依据多次和调查官员沟通,主张该公司的出口未造成澳大利亚国内产业损害;另一方面通过澳大利亚律师加强抗辩,并联合澳方部分进口商向有关部门陈述事实主张:“有些型号和规格产品,澳大利亚国内是无法生产的。”
  澳大利亚海关原计划今年3月底前往金洲管道现场核查,但后者提交了大量数据和其他材料,证明其出口不存在倾销,同时澳产业也并未受到冲击。澳大利亚海关中国之行终被取消。
  今年6月,澳大利亚海关在大量事实和证据面前,认定在调查期间金洲管道产品对澳产业造成的损害是可忽略不计的,并终止了对金洲管道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金洲管道先后应对美国、欧盟、加拿大等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不仅没有衰竭,反而信心更足,斗志更高。因为我们金洲管道在冲破国际贸易壁垒的过程中,不仅取得了经验,更重要的是懂得怎样才能屈敌之兵,在国际贸易中保护自己。”俞锦方说。
  和金洲管道一起赢得本轮胜利的,还有葫芦岛钢管公司、衡水京华、青岛祥兴、山东富博、天津阿波罗等钢管企业。 
  积极应诉:争分夺秒全力以赴 
  “中国制造”因树大招风而成为箭靶,钢铁、鞋、玩具、轮胎、铝制品等中国出口优势产品在海外屡遭限制。“去年中国遭遇反倾销案占全球35%,连续14年第一;遭遇反补贴案占全球71%,连续3年第一”。 
  7月14日,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副局长刘丹阳介绍说,去年下半年中国遭遇反倾销调查120起,比去年上半年增加26%,而今年1—6月已经有15个国家和地区向中国发起了60起贸易救济调查(主要为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定产品保障措施,合称“两反两保”),涉案金额高达82.76亿美元,大大超过去年全年的金额总数。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主任赵玉梅表示:“以前最善于使用‘双反’手段的是部分欧洲国家。不过,现在国际贸易摩擦已不仅是发达国家针对发展中国家,就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也有愈演愈烈之势。” 
  以金洲管道为例,在此之前相继遭遇了来自澳大利亚、美国、欧盟、加拿大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由于国际贸易壁垒政策和市场需求萎缩,2008年金洲管道外销占比下降到26.2%。 
  无论应诉胜败与否,都会给中国企业带来创伤。 
  俞锦方告诉记者:“反倾销应诉工作是一项高风险且耗费庞大人力、物力的系统工程。我们详细分析过,积极应诉代价巨大,但能为企业生存发展赢得权利和机会,心存侥幸或屈从压力消极应付,只能痛失市场,断送企业发展前景。” 
  “双反”调查的故事,正在以相似的版本在其他领域上演。就在金洲管道等企业额手相庆时,广东台山金桥铝业、台澳铝业、金润铝业等铝型材生产企业和贸易企业被澳大利亚列入了 “双反”调查名单,在各方支持下,8家企业均表示将积极应诉。 
  赵玉梅表示,此前国内企业在面对“双反”调查时,像金洲管道和台山铝型材企业一样积极应诉的并不多,大部分都选择了消极应对,甚至都没有认真去填写调查问卷,其结果可想而知。 
  “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金洲管道企管部负责人深有体会地说,“反倾销应诉周期长,时间性强,在规定限期内不能完成调查问卷,或者答卷出现重大错误,则意味着前功尽弃。因此,在应诉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争分夺秒,全力以赴,并尽可能未雨绸缪。” 
  赵玉梅分析说,欧美国家由于自身工业利益集团相当强势,对于政府决策影响力较大,澳大利亚政府则相对较弱,在国际贸易方面显得更加开放,政府更加强调公众利益,而非行业利益,这是中国企业在澳洲率先突围的重要原因。 
  金洲管道认为,虽然从严格的法律意义上来说,每个国家的“双反”调查都是独立而且不同的,澳洲的判决不会影响到其他国家,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阻止各国出现连锁反应,削弱其他国家对中国再次提请“双反”调查的动机。 
  化敌为友:不战而屈人之兵 
  卸下这付压在肩头长达5年的重担,俞锦方长吁一口气,“个中滋味一言难尽”。 
  如何在国际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是俞锦方这几年来一直在思考的课题。他说:“在制订产品出口销售政策和战略时,就应考虑到反倾销风险。企业产品出口的定价合理,不仅有利避免国外的反倾销诉讼,也可以为应诉中取得零税率奠定很好的基础。” 
  这位“管道大王”向记者阐明了自己在实战中总结出的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结构长期不平衡是不可持续的,我国长期以来依靠廉价劳动力优势发展出口贸易的模式确实需要调整了。对企业来说,立足国内市场是根本,在国际市场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影响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在走向国际化过程中,企业一定要从全局角度出发把握世界经济发展、货币汇率、金融资本运行的态势,了解基本的国际贸易法律体系,了解贸易国的经济产业贸易政策等情况,方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俞锦方愿意同其他企业分享的应诉经验,还包括聘请通晓反倾销所在国相关法律、实践经验丰富、对中国国情比较熟悉、与当地反倾销调查机构联系密切的律师,建立一支有稳定的工作团队或者应对小组,保证资料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积极配合调查官员的实地核查工作等。 
  实际上,在积极应对“双反”调查的同时,俞锦方已经开始调整金洲管道的战略重心,以求“不战而胜”。 
  一方面,该公司调整了国际贸易策略,开拓非洲、阿拉伯、南美等新兴市场,增加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力图实现出口地区多元化和出口产品高端化。 
  与此同时,该公司抓住中央4万亿元投资等经济刺激政策出台后,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给焊管产品带来的巨大市场机遇。今年上半年,金洲管道的钢塑管销量同比增长41%,镀锌管销量同比增长12.6%。 
  对于俞锦方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总结,赵玉梅给予了充分肯定:“化敌为友,止戈为武。出口商应该和进口商充分沟通,让他们告诉自己怎样预防贸易壁垒。实际上,进口商也希望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而不希望提高关税来增加自己的采购成本。” 
  “从这轮胜诉来看,中国企业在应对国际贸易壁垒时已经开始变得成熟,我们的律师和行业协会给予了更多通报和指导,这让企业胜诉机会变大。”赵玉梅表示。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