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中心“走了一步半”

2009-8-26 17:2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金融危机冲击之下,上海经济转型的“加速器”正蓄势待发,继推进国际金融、航运中心实施意见正式落沪后,上海加快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蓝图也已经初步显现。   一位熟悉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进程的知情人士对CBN记者表示,目前,上海加快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工作已经到了“非常关键的时期”,近期将重点争取在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等八个方面取得突破。
  三步走已经“走了一步半”
  一场金融危机让上海多年来持续高速增长的各项经济指标不再飘红,也倒逼上海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步伐。
  目前,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今年破题”的要求,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发展思路、总体目标、主要任务都已明确。
  据介绍,近期上海加快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八项重点举措包括:提高贸易便利化,建设虹桥商务区,集聚专业服务业,发展新型业态、提升流通业水平,活跃贸易主体,建设“购物天堂”,构建综合财经资讯平台,实施品牌、贸易标准化和商务诚信战略。
  CBN记者获取的一份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近期重点工作和部门分工(建议稿)也显示,针对上述八项重点举措,目前有关部门已经提出建议,将重点工作详细分解为40项具体措施,并确定了相应的时间节点。
  根据相关资料,多项重点工作的时间节点都被确定为“三季度制定工作方案,四季度有所推进”,这也显示了上海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紧迫性。
  21日,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主任沙海林在“沪港国际贸易中心互动发展研讨会”上作主旨发言时也表示,根据建设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打好基础、形成框架、基本形成”的“三步走”时间表,目前已经“走了一步半”。“面对未来12年,目前是上海加快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步伐、提升发展水平的关键时期。”沙海林说。
  但是,沙海林也直言不讳,与国家战略要求和以“四个中心”建设目标相衡量,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如:对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认识还不够深,贸易综合实力不强,市场定价、资源配置功能较弱,贸易便利化程度不高,贸易环境有待优化等。
  提升贸易便利化
  针对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发展现状,沙海林进一步表示,加快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要从“两个提高、两个加快”入手。“两个提高”即为 “提高市场开放度”和“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两个加快”则是指“加快建设以要素市场为重点的市场体系”和“加快营造国际一流水平的贸易发展环境”。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在普陀区参加调研时也提出,上海要建设成为国际贸易中心,必须努力提高市场开放度,减少流通的中间交易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08年首次公布的“全球贸易便利化指数”,中国总排名位居第48位,其核心指标包括市场开放度(包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贸易倾向),边境管理(包括海关管理效率、进出口清关效率、过境管理的透明度),交通与通信设施,经商环境等。
  CBN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目前,上海市也在酝酿建立贸易便利化效率指标体系,涉及贸易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政府部门将建立公开、规范的指标,并对企业提出的贸易便利化问题进行密切跟踪,及时加以解决。此外,上海还将实施“大通关”二期工程,推进电子口岸建设,提高无纸化通关水平和货物进出口通关效率。
  在提高市场开放度方面,上海则酝酿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面对国际服务业加速转移的时机,上海也将扩大服务业开放、提升专业服务业发展水平作为建设国际贸易中心进程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关资料显示,在争取政策扶持方面,上海市有关部门希望“重点争取在体制机制创新和对外开放方面先试先行”,例如:争取上海服务业对外开放创新试点,先行先试,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的自由贸易政策;争取进一步扩大外资参与评估、中介、文化、教育、医疗等专业服务业领域的市场准入等。
  “在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进程中,我们不仅需要完善硬件设施,也更加注重营造环境和‘软实力’的铸造,不断强化贸易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沙海林说。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