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可建中药材往台物流基地

2009-8-25 15:45: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 周春华 王顺成 通讯员 文非
    今年5月17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厦门市政府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台港澳交流中心、厦门市卫生局、海峡中医药合作发展中心承办,首届海峡论坛分论坛之2009年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与合作研讨会在厦门市中医院开幕。
    本届研讨会有来自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共300多名医药界代表。除了交流研讨,有关方面还在医疗培训、教育及中药材采购等方面达成合作协议。
    早在今年4月,中华中草药生技发展协会理事长杨荣光博士,就曾率领台湾中医药物流考察团莅厦对物流园区、厦门医药采购供应站、厦门中药厂、海峡中医药合作发展中心、厦门市中医院和厦门市药品检验所等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并与厦门医药物流业的专家及相关领导座谈交流,达成了关于厦台中医药物流合作的初步意向。
中药材供台厦门有优势
    中华中草药生技发展协会理事长杨荣光博士曾表示,希望将台湾构建成国际生技贸易的中心,而这,需要大陆丰富的药材资源做支撑。他说,两岸要抓住直接 “三通”进一步实现的良好形势,用经贸作为两岸交流的主轴,建立两岸经贸合作机制,共同规划生技医药产业 “国际营运中心”。杨博士建议, “中心”可先从福建当地及周边药材做起,逐步扩大到华中地区,采用购销模式,从原产地开始控制药材质量,并配以合理的价格,建立厦门供台药材供应链,将来食品、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贸易与物流也可以通过该 “中心”来运作。
    当得知厦门市药品检验所已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评审,出具的检验结果在与CNAS签署互认协议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含台湾)中有效通用时,杨荣光博士提议,在厦门设立供台中药材检测中心,发挥厦门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将大陆销往台湾的药材集中到厦门,检验合格后再运送台湾,从而保障大陆往台中药材的整体质量。
    8月15日,杨荣光博士再次率台湾医药产业界代表对在厦门设立中医药物流基地进行考察。在明确合作意向的同时,他依然强调中药材的质量,要用质量建立我国中药材在海内外市场上的信任度,进而促进两岸中药技术的研究,共同抢攻每年300亿美元的中药国际市场。
中药材市场企业看好厦门
    今年7月中旬,厦门市潘世建副市长带队的厦门市中药材市场考察团,风尘仆仆前往江西樟树、广东普宁和广州清平等药材原产地与专业市场进行专题调研。
    在 “药都”樟树,作为全国三大药交会主办所在地的樟树药交会,至今已成功举办39届。虽然久享 “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到樟树不灵”的美誉,但是,随着其他地区中药材市场的迅速发展,樟树中药材市场的影响力却有所下降,只有开拓新的市场才能满足药农的销售需求。
    考察团在樟树参观了黄栀子GAP种植基地、仁和药业、天齐堂中药饮片厂和康力药品物流有限公司之后,与当地主要领导及医药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座谈。樟树政企负责人对厦门的海运、航空、铁路立体交通现状表示很满意,尤其是厦门作为海西重要中心城市的发展态势,更令他们对厦门中药材物流市场前景充满希望。考察团一位负责人也表示,厦门愿意为樟树药材往台开设绿色通道,共同做大做强大陆供台中药材物流产业。
    广东普宁中药材交易市场,是全国十七家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去年交易额为14亿元。目前该市场往台货物都是经深圳,到香港,再转运台湾。普宁市委书记杜小洋等主要领导和康美药业负责人在接见考察团时均表示,两岸三通带来的便利,就是以后不用再东走西转了,建设中连通两地的厦深铁路,为日后的经贸往来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康美药业董事长马兴田对厦门的海峡西岸城市化、工业化、先行性建设理念感到高兴,潘世建副市长也对他发出了投资考察的盛情邀请。
    海峡中医药合作发展中心刘先生认为,厦门可以为樟树等地的原产地药材提供往台贸易便利,也可以为更多的医药企业提供集群发展平台,还可为各地分散、没有形成产业集群的优良保质药材提供产销空间。
    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中药材流通环境,为中药材的往台和出口铸就国际资信度,有赖于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全方位磨合推进。
中药材供台物流厦门正当时
    9月6日,厦 (门)台 (中)首航巨轮 “中远之星”,将把厦门医药采购供应站试运行的30吨中药材运往台湾药材生产商。
    也是今年4月,台湾中华医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荣光博士在率团来厦考察交流时,就曾与福建省厦门医药采购供应站达成 “海峡两岸中药材供应平台”的初步意向。当时还采购了50多个中药材品种返台试销验证,并为厦门医药采购供应站提交了采购清单。杨博士表示,只要质量等方面有保障,今后将委托厦门医药采购供应站对大陆中药进行集中采购,并打算与厦门医药站共同投资建设中药饮片厂。
    有先进的检测设备,有完整的流储空间,有畅通的往台渠道,有完善的行销网络,打造厦台中药材物流基地似是大势所趋。
    对于即将成形的厦门中医药物流产业链,当地相关部门和企业也早已胸有成竹。
    可常温保存的,进保税物流园区,即可办理退税;需要冷藏、冰冻的,储放在轻工食品工业园,那里有大容积的冷藏库、操作台和堆物空地;需要打磨成粉、精包装的,可选择厦门医药采购供应站;需要进行萃取、提炼的,可由厦门中药厂代劳。
    所有产品的进出口、物流、报关和报检都可以由专门贸易与物流企业负责完成。这是厦门市中药材流通部门的 “一条龙”服务。
    杨荣光博士希望,把厦门作为两岸中医药合作交流的基地,将厦门打造成大陆第18个中药材出口基地。他还强调,两岸中医药产业交流不能局限于中药材,还应延伸到中成药、药膳和新药开发,从而提高中医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达到两岸共赢的目的。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