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不减中国船舶赶超韩国步伐

2009-8-25 13:1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早在2008年,中国船舶行业已经超越日本,坐上“世界第二造船大国”的交椅。2009年上半年,中国造船厂新船订单量更是超越韩国,成为全球第一。 
  但旷日持久的行业“寒冬”会不会阻挡中国船舶业赶超韩国的步伐?
  “酝酿”全球第一的中国船舶业迎来了产业振兴的时代。《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下称“《规划》”)和《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细则》于今年2月、6月相继发布。
  “这个《规划》是引导整个船舶工业,向产业结构升级、产品结构优化迈进,我们要把一些低附加值产品慢慢转向高附加值产品,《规划》起到一个导向性的作用。”廖玉伟分析说。
  王锦连在分析《规划》的振兴效应时说,“一是对融资方面有一定作用,《规划》里明确规定要支持船舶行业融资,明确规定对手持合同的船厂要给予支持等,对有信誉的船东,要及时提供付款和还款保函等等;二是指导了该往哪些方面发展,国家重点支持哪些方面;第三是国家明确规定不能新建船坞船台,对投资适度有积极作用。”
  在江苏南通的徐丹则明显感受到了《规划》带来的好处。她说,“比如退税。以前是交了船才可以退的,现在可以提前办。这对我们的资金缺口问题是一个很好的缓解。”在徐丹看来,一些大船厂可能会感觉更明显。“《规划》会鼓励一些国内船东给他们下订单,最近就有一些国内的船东给船厂下了订单”。
  “中国船舶行业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船舶业发展前景不错,经过这样一轮洗牌之后,存活下来的肯定是竞争力比较强的。”廖玉伟对《中国经济周刊》分析说,中国的造船属于技术、资金和劳动力密集型的“三密”产业。现在从综合竞争来看,欧洲由于成本太高,其造船行业已经在衰退;我国船舶行业和日韩的技术差距越来越小;此外,劳动力丰富一直是我国的优势。
  诸多业内人士也对我国造船业的未来保持一个乐观的态度。“我相信《规划》订下的目标能实现”,王锦连很有信心地说。
  廖玉伟亦表示,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15年)提出了“2015年成为世界最主要的造船大国和强国”,这个目标仍然是现实的。“现在世界造船行业日子都不好过,经过这轮洗牌,谁能把这轮危机度过,谁就是未来船舶行业竞争的重要力量。”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