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上海燃"煤"之急 嘉兴乍浦港"富春"码头开港

2009-8-25 11:2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8月23日上午9点58分,“嘉兴港乍浦港区富春码头开港典礼”在嘉兴港隆重举行。 
  总投资3.5亿元的嘉兴乍浦港“富春”码头项目由上海浙江商会常务副会长单位——富春控股集团返乡投资建设,于2006年4月正式开工,今年6月投入试运营。码头最大作业量达到了1800吨/小时。
  记者注意到,出席“富春”码头开港仪式的不仅有相关部门领导,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广昌也亲临现场,为他的伙伴、富春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国标加油。
  瞄上乍浦港的腹地经济效应
  翻开地图,找到乍浦港,就会发现这是长江三角洲南岸的一个地理位置十分特殊的海港,也是浙江省第一个海河直达联运港。早在1917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规划的“东方大港”说的就是乍浦港。
  富春多用途码头位于乍浦港区三期码头1号泊位,码头平台长187米、宽35米,陆域作业面积为223亩,其中堆场面积达11万平方米,堆存能力为30万吨,码头年吞吐能力为105万吨。
  嘉兴市富春港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宇驰介绍说,“乍浦港口的直接腹地是杭嘉湖地区,辐射上海和苏南等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该地区为太湖流域水网平原,内河航运十分发达。我们这个码头是嘉兴港第一个采用专业化煤炭装卸工艺的公用码头。做码头,拼的就是效率,看谁卸得快。为此,我们配备了桥式卸船机,每小时可以卸800吨的煤;全程1800公里的封闭式皮带输送机不仅传送速度快,而且不产生污染。海河联运的时候,可以直接将煤炭输送至内河船上。更大的好处是可以直接分筛,客户需要块煤还是粒子煤,一过皮带我们就能提供对应的产品。”
  为上海解决燃“煤”之急
  富春控股的品牌负责人方醒华告诉记者,投资乍浦港之前,富春集团已经尝过了港口物流的甜头。一年多前,富春控股看中了杭州崇贤港,那里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内河港口作业区。按富春控股的规划,今后杭州崇贤港是经营钢材、建材、木材、化工原料等客户理想的仓储、加工、物流基地和交易集散中心。新买下的富春码头,未来实现海河联运模式,逐步建设成为具有货物装卸储存、保税加工、现代物流、商务信息等多功能的综合性港区。据知情人士透露,具有战略眼光的张国标还看中了独山港区,准备继续投资港口物流。
  据了解,“富春”码头试运行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已经吸引了省物产燃料集团、神华集团、江苏华西村股份公司、南方水泥、上海绿地能源集团等众多的大客户。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为了保证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海黄浦江市区段已暂时取消了煤炭等货物的装卸。负责这些物资运输的单位,纷纷寻找离上海最近的大码头。得知富春码头试运行,煤炭大户省物产燃料第一个找上门来。对于这些大户来说,不仅解决了燃“煤”之急,还省了一笔钱。
  “煤炭以往从海上通过陆上货车转运至内河货船,现在我们通过输送带直接传送;平均每吨可以节省3-4元。如果按300万吨的吞吐量计算,从我们码头走一年可以节省1000万元的物流成本。”王宇驰对记者说。 
  回家乡投资创业更幸福
  “富春”码头开港的仪式原定在2009年8月9日。那天也是富春集团成立十七周年的纪念日。不巧,半路上杀出了个台风“莫拉克”,开港仪式于是顺延了半个月。老朋友们依然顶着烈日赶来捧场,其中也包括与富春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国标在上海滩共同打拼了十多年的老朋友郭广昌。
  5年前,张国标响应省委省政府“参与家乡建设、反哺家乡”的号召,毅然回到了家乡,先后在东海之滨、钱塘江畔、大运河、富春江边摆开了回乡投资的阵地,投资了杭州港崇贤港区、嘉兴港富春码头、富阳渔山节能建材科技园、富阳东洲五金科技园、富春商业地产五大项目。
  张国标回乡投资中还有一个大手笔是参与改制了有着346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张小泉。虽然他很低调,但这件事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据一位接近张国标的人透露,张国标带领张小泉集团中高层管理者考察调研了双立人上海公司等企业,从对照标杆企业中发现差距。之后,变化悄然发生在这家百年老字号里,数百年来一直专心做剪刀的张小泉,开始尝试推出了适合当下消费者生活方式的新产品,红酒开瓶器、吃蟹工具、山核桃钳子等。
  百年老字号重新恢复勃勃生机,往年的销售收入始终徘徊在9000万元至1亿元之间,2008年突破1.8个亿,实现了翻番,员工收入也同比增长了17%。
  在大上海历练了十多年的张国标总结说:“做天下浙商很光荣,回家乡投资创业更幸福。”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