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资企业如何转型:上下游外贸企业可抱团做内销

2009-8-21 1:1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东莞市外商协会名誉会长梁伟浩: 港资企业如何转型?“上下游外贸企业可抱团做内销”。   昨天,在香港举行的粤港合作联席会议第十二次会议上提出,下一阶段要“加大力度推动在粤港资企业转型升级,加强内销平台建设”。
  外界在解读这一信息时,很自然地将眼光落到了东莞市———作为贸易总值占全省1/6的出口重点市,东莞是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试点市,同时也是首届外商投资企业(内销)博览会的举办地。
  而记者从广东海关获得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东莞市进出口总值的同比降幅,从今年前两月的34.1%已经收窄到7月份的19%,收窄幅度大于全省和全国。
  金融危机对东莞的影响是否已经见底?身处“暴风眼”的东莞港商,他们所感受到的“水温”是否与外界所猜测的一致?日前,记者采访了东莞市外商投资协会名誉会长、全国政协委员梁伟浩,请他来“现身说法”。
  ◎谈形势
  “估计东莞全年的出口跌幅会在14%—16%”
  记者: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东莞就成为大家眼中的“重灾区”。目前你们对形势的判断怎样?
  梁伟浩:我们感觉到形势在回暖。这不仅表现在海关的统计数据上,作为企业也有切身体会。就在几天前,我们协会的会员碰头,大家聊起来,都觉得情况基本上好转了,相信下半年还会更好些。
  我们甚至预测,跟2008年比,估计东莞全年的出口跌幅会在14%—16%间。但要注意,2008年是特别好的年份,所以如果公平点来比较,应该是拿2009年的数据同2007年比较,那么下跌幅度大概在6%左右。
  记者:那具体到行业的话,东莞地区各行业的经营状况如何?
  梁伟浩:我自己是从事钟表制造业的,上半年东莞钟表业的出口降幅是25%,但旺季是在9到11月的圣诞订单,所以我们估计东莞钟表行业的全年出口大概会下降18%。
  此外,其他行业的会员企业,我们也做了调查。运动鞋的厂家反映出口量下降大概在15%左右,这个跌幅会保持比较平稳。而服装行业今年第二季度就恢复正常了,第三季度虽然欧美订单还没有全面恢复,但日本、中东方面的订单多了很多,填补了欧美国家的一些市场空白。第四季度有一些服装厂已经接满了订单,所以全年来说,服装行业可能不但没有下跌,而且还有可能上升10%。
  电子行业是差异比较大的。有些厂业务下跌很厉害,但经过一轮大洗牌之后,一些小厂关了,一些大厂反而多了机会。
  以上这各行各业,都是我跟我们会员企业谈出来的结果,而且调查的也都是中大型的工厂,但这是我们的真实感受。
  ◎谈应对
  “内地市场潜力大,错过机会是自己的损失”
  记者:在这种危机下,企业该如何改变?
  梁伟浩:我觉得,从金融危机遇到的困难里面,我们可以学习怎样降低自己的成本,这也是我本身比较大的收获。
  危机过后,欧美的订单再不会像以前那么多了。整个消费的模式都改变了,欧美的消费能力肯定不会像前些年那么疯狂,所以企业要继续发展的话,开发内地市场是正确的选择。
  而且现在政府在金融危机期间,为加工贸易企业出台那么多的政策,如果我们现在不去好好利用这个政策,不看中国往后政策的发展方向,可以说是自己的损失。
  记者:很多企业会说,做内销困难不少,您怎么看?
  梁伟浩:如果产品定位对的话,进入内地市场还会有很大的机会。对于加工贸易的企业来说,不管企业大还是小,大家要联合起来,互相配合,发展内销。比如说做手表,以前是出口的,款式、颜色不适合内销,全部由我自己从头做起,困难比较大,但如果上下游企业能联合起来,从表盘、表带到配件、包装,一起开发这个市场,是不是大家都会有更好的业务发展呢?其他行业也是这样。
  记者:在转内销方面,政府对企业的扶持措施起到的作用大不大?
  梁伟浩:确实帮助很大。比如今年6月18日在东莞举办的首届“外博会”,企业参展的费用全免,而且印刷资料、装修等费用,政府都给到了50%的补贴,很多企业想参加,因为报名晚了都进不去。效果那么热烈,看得出政府下了很大的功夫。
  此外,像各种费用的减免,我们上次算了,成本差不多下降了4%。这种政策支持几乎就像在“派银子”一样,很值得肯定。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