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港打响生产建设“双响炮”

2009-8-2 12:05: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刘斌
    今年上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尚未散去,对我国航运和港口行业的负面影响还在加深,港口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但嘉兴港却逆势上扬,上半年该港发展势头良好,打响了生产和建设的“双响炮”。■ 集装箱吞吐量成新亮点
    在全国规模以上港口生产主要指标均出现下滑的形势下,嘉兴港港口生产实现了逆势而上,货物吞吐量、集装箱量均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上半年,嘉兴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675万吨,同比增长19.4%。其中,外贸累计完成182万吨,同比增长36.4%,集装箱完成8.06万标箱,同比增长125.8%。
    面对严峻宏观经济形势造成水路运输需求萎缩的不利局面,港内码头经营企业苦练内功,抓管理、提效率、拓货源,化危为机,港内主要货种业务保持持续稳定增长。作为港内第一大货种的煤炭,上半年内月吞吐量连续3个月突破200万吨,累计同比增长15.3%,煤炭持续成为嘉兴港生产的增长点。上半年,嘉兴港先后开通了至营口港、钦州港的集装箱航线,使全港集装箱内支线、内贸线增至9条,港口集装箱货源网络逐步建立。集装箱单月吞吐量在4月份首破15000标箱后,连续3个月均超15000标箱,有力地带动了适箱货物吞吐量的增长。另外,陈山原油码头完成改造后,增加了成品油进港,港口石油中转量一改往年颓势,今年上半年累计完成254万吨,同比增长34.3%,一跃成为港口业务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多元化资本点燃建设高潮
    近年来,嘉兴港抓住浙江省“港航强省”战略和嘉兴市“滨海开发”战略的新机遇,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民资等多种资金投身嘉兴港的开发建设。多元化资本进一步加快了港口建设步伐,每年均有万吨级码头建成投产,带动了港口规模的迅速扩大和港口吞吐能力的逐步提升,为港口生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上半年,嘉兴港独山港区、乍浦港区、海盐港区三大港区累计完成建设投资5.24亿元,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基建投资任务。
    独山港区治江围涂工程历时4年全面完成,实现围涂面积近万亩,为独山港区后方建设煤炭、粮食物流园区和引进临港工业项目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浙江平玻2个万吨级散货、件杂货泊位已动工,建成后可新增年吞吐能力140万吨。年设计吞吐能力195万吨的独山港务液体化工泊位岸线已批复、项目获核准。九龙山邮轮码头完成码头及栈桥主体。海盐港区杭汽轮船舶制造基地项目初步设计和岸线获批复。同时,一批待建项目的前期报批工作也正抓紧进行。继4月份浙江林龙码头投入试运行后,乍浦港区富春2万吨级多用途泊位也进入试运行阶段,将新增年吞吐能力105.3万吨。■ 秉持错位竞合发展之策
    “嘉兴港要做上海港和宁波港的‘最佳配角’,最佳配角同样可以拿奥斯卡金奖。”嘉兴市港务管理局局长王照祥说。
    嘉兴港作为浙北地区惟一的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地处中国最活跃的经济带之一长三角地区南翼,与宁波市仅一桥(杭州湾跨海大桥)之隔。区位优势独特,直接经济腹地杭嘉湖地区是国内高速公路、内河水网密度最大的区域之一,港口集疏运通道便捷。
    为贯彻落实浙江省 “港航强省”战略、打造浙江港口联盟,嘉兴港于2008年3月与宁波港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并开通了嘉兴-宁波集装箱内支线。2008年8月,两港又达成合作开发海盐港区的框架协议,并于2008年底和今年上半年先后签署了共同开发海盐港区C区1号、2号和7号、8号等4个万吨级泊位的投资协议。目前,海盐港区C区1号、2号泊位及陆域仓储物流项目已动工。与此同时,为响应嘉兴市委市政府“接轨上海”战略,嘉兴港又把与上海港合作作为该市乃至浙北地区深化与上海合作交流的重要举措,上半年经过多次磋商,两港已达成了合作开发独山港区的共识。
    在嘉兴宁波两港合作效应带动下,嘉兴港集装箱吞吐量在2008年首破10万标箱。目前,嘉兴-宁波集装箱内支线已发展到一天一班,越来越多的客户选择从嘉兴港中转集装箱,推动了集装箱吞吐量的持续快速增长。
    在错位竞争、竞合发展思路的带动下,嘉兴港抓住上海世博会召开、黄浦江两岸煤炭泊位调整的机遇,积极出击,主动承接港口煤炭业务,并借助于“煤炭装卸作业”放大煤炭效应,依托海河联运优势,延伸煤炭客户链,扩大煤炭输出地,着力打造浙北煤炭中转枢纽。今年上半年,全港煤炭吞吐量首次突破了1000万吨,完成1133万吨,继续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保障了杭嘉湖绍四地电厂、用煤企业的能源供应。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