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赢三部曲”化危机——烟台港今年上半年吞吐量逆势增长6%

2009-8-2 12:00: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栾红状
    今年上半年烟台港集团完成货物吞吐量6016万吨,同比增长6%,增速远远超出全国沿海港口平均水平。烟台港集团负责人表示: “危机蔓延之时,越来越多的客户选择了烟台港——这是我们 ‘成就客户、发展自我’经营理念结出的硕果。”
    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受挫,引发港口全行业低迷。此时烟台港坚决摒弃 “猫冬”思维,积极推行“冬猎”战略,落实 “平稳建设年”主题。一方面采取开源、节流、抱团等措施,平稳渡过危机;另一方面加快港口建设,争取在下一轮经济周期中占得先机。在生产经营上,烟台港以利益共享为前提,与政府部门、口岸部门紧密配合,优化口岸物流环境;与客户诚心合作,缔结更牢固战略联盟关系,抱团搏击市场。
借风行船优化环境
    烟台港借助各级政府实施的政策东风,迅速通过主观努力将机遇变成胜果。芝罘湾港区充分发挥出口加工区的政策优势及区港联动区位优势,抓住关税调整机遇,在全国沿海港口率先恢复化肥出口业务,并适时开展矾土等保税业务。龙口港区发挥海达物流保税仓库作用,并设立23号泊位保税堆场,完善港口服务功能。蓬莱港区设立公用型保税仓库,正在拓展木材等货种业务。
    国家为了调节国内生产和出口市场,于去年底实施化肥季节性关税,烟台港及早加强与有关部门、大客户的沟通,召开货主座谈会,掌握第一手信息,巩固与重点客户的合作关系,吸引货源滚滚而来。今年春节烟台港淡季不淡,码头生产高峰迭起,在一周时间里,抵港的大型散杂货船舶达30余条,仅出口化肥就达21万吨,创造了装卸火车、装船、铁路作业等近10项生产记录。
    今年4~6月份,全港货物吞吐量连续3个月突破1000万吨大关。其中6月份龙口港区完成吞吐量375万吨,同比增长60.4%。
抱住西瓜不丢芝麻
矿石在烟台港的货源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吞吐量约占港口散杂货量的30%。金融危机导致港口腹地内几大钢厂均不同幅度的减产,烟台港乘势提出 “保大抓小”策略,经营人员奔波在各大小钢厂,通过参与到客户生产各个环节,协助客户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问题,确保矿石市场份额。上半年芝罘湾港区完成矿石吞吐量861万吨,同比增长20%。
    为解决小客户出现资金短缺问题,今年3月,烟台港与山东某钢厂、某银行三方共同签订了融资协议,该钢厂以在港堆存的一批钢锭为抵押,顺利从银行获得一笔2450万元的贷款,解了燃眉之急。此举不仅使货主有了充足资金加快进出口节奏,而且为港口稳定了货源。去年以来,港口协助信誉优良的客户办理了10多笔货物质押监管业务,为货主融资1亿多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全程物流客户无忧
    疏运瓶颈是长期制约烟台港发展的突出问题,今年港口把开辟全程物流作为缓解港口疏运瓶颈的着力点,通过主动协调公路、水路、卸货港、厂家四方,开辟全程物流业务,实现门到门服务,客户和港口都尝到了甜头。
    6月22日,装载东北某钢铁集团16.4万吨进口焦煤的货轮靠港卸货,承担该货物转运至小港口的两艘船也同时抵港进行直取 (货物不经过搬倒直接转运)作业。经营人员将水路、陆路、港口等各个环节组成完整物流链条, “打包”成全程物流服务项目。此举不仅让客户节省了物流成本,避免了烦琐的物流组织工作,为港口赢得了稳定的货源,提高了港口运营效率。
    在烟台港集团内部,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利用芝罘湾港区深水码头,为因吃水受限无法抵靠龙口港区的超大型船舶进行减载作业,此举大大提升了龙口港区的综合竞争能力。近3个月共有7条超大型船舶经芝罘湾港区减载后抵达龙口港区,共完成减载作业24.6万吨。
    目前这种全程物流模式已拓展到渤海湾西北部三个港口。上半年烟台港通过水路转运货物达230万吨,占疏运货物总量的24.7%。如今铁路、公路、水路三种疏运方式各尽其才,趋于平衡,极大缓解了港口疏运压力。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