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下游企业“以热代冷”?

2009-8-2 11:03: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陶永根
    今年7月,国内生产无取向冷轧硅钢卷的钢铁生产企业上调了冷轧硅钢卷出厂价,幅度为200~500元/吨(不含税),8月份某些钢厂在7月份调价基础上又上涨出厂价,上涨幅度达500~650元/吨(不含税),这对部分下游生产企业成本造成较大的压力,为了生存,少数下游企业正在考虑 “以热代冷”。据有关资料统计:2008年国内热轧硅钢片产量仅为72万吨左右与2007年108万吨产量相比,净减36万吨,减幅为-33.4%基本上减少了三分之一,尤其是2008年11月份国内热轧硅钢片生产厂全线停产的情况,产量直线下降。出现热轧硅钢片产量减少原因很多,但基本的一条是冷轧硅钢片之间的比价失调行情倒挂,如热轧硅钢片(DR-510)与50WW800冷轧硅钢卷之间比价(吨价差)在300元/吨左右,相对比较合理,然而自去年11月至今年一季度,冷轧硅钢卷与热轧硅钢片之间价格出现“倒挂”,冷轧硅钢卷行情与热轧硅钢片基本持平甚至低于热轧硅钢片,这样一来,下游企业出于成本的考虑,纷纷“以冷代热”,这就是价值规律的作用。
    正当业内认为今年热轧硅钢片市场“拐点”已经出现、热轧硅钢片今年持续减产基本定局的情况下,7~8月两个月,生产冷轧硅钢卷钢厂大幅调高出厂价,两个月累加幅度达850~950元/吨(不含税),个别牌号涨价达到1050元/吨(不含税),市场的暂时平衡又被打破了,价值规律的作用再次显现出来,下游企业只能又“以热代冷”了。
    据说,原先“一蹶不振”的热轧硅钢片生产厂又开工了,它的价格已经明显低于相等同的冷轧硅钢卷,电机产品是“料重工不轻”产品,硅钢片约占总成本三分之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热轧硅钢片价格每吨比冷轧硅钢卷低300~500元/吨,每月使用100吨、500吨甚至1000吨,它的采购成本是完全不一样的,少数下游企业迫于成本压力走“以热代冷”回头路又给市场上了生动的一课,淘汰落后产能绝非易事,市场经济基本规律、竞争规律、价值规律等“看不见的手”在调节市场,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的。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