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钢铁企业国际化

2009-8-18 20:35: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 王国清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钢铁企业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已成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趋势之一。
    钢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性产业,上游涉及铁矿石、煤炭、石油天然气、铁合金等行业,下游覆盖建筑、机械、汽车、造船、铁路、家电、石化、集装箱等行业。我国的钢铁工业面临着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高、钢铁产能过剩等问题的严重困扰,钢铁企业必须通过全面创新,培育和拓展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进行国际化经营,与国内外上下游企业以及竞争对手结成战略联盟,在全球整个大环境下获取生存和发展空间。
    一、海外投资开矿建厂掌握好时机是关键
    国家一直在鼓励和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不仅要与国外资源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还鼓励企业到海外投资开发矿山资源,收购矿石企业,在海外建设钢铁厂,从而建立稳定的海外矿石资源基地,提高矿石资源的保障能力和海外矿石的利用率。
    2009年6月5日,历经3个多月的中铝参股力拓案以失败告终。早在1月16日,巴西矿业巨头淡水河谷公司发出声明,淡水河谷与宝钢一致同意取消耗资30亿~35亿美元的500万吨钢铁项目。挂牌于2007年的宝钢-维多利亚钢铁公司夭折。
    最近武钢拟投资40亿美元,与巴西里约州政府和EBX集团合作,在该州北部圣若奥达巴哈市亚苏港新建一个钢铁厂。武钢此次选择在巴西投资建设钢铁厂,在时机选择上应该较为有利。受全球金融危机对各国实体经济的冲击和影响,目前在海外建设钢厂成本相对较低。按照钢铁行业的投资规模,40亿美元建成的钢铁产能约在200万~300万吨。巴西虽然是世界第九大钢铁生产国,但巴西的钢铁产业相对铁矿石产业来说较不发达,2008年,巴西的粗钢产量仅为3370万吨,而铁矿石产量达到4.09亿吨,钢铁产量和矿石产量悬殊极大。2009年上半年,巴西粗钢产量仅为1056.5万吨,同比下降39.5%。此外,因力拓案件使中国与澳大利亚力拓和必和必拓之间的铁矿石谈判处于僵持阶段,在中国铁矿石进口市场中份额仅占20%左右的巴西会乘此机会加大与中国的合作。武钢的投资规模应属巴西当地重点项目,有望得到巴西当地政府的支持和批准。
    二、资源开采和钢铁生产都要遵循当地环境保护原则
    采矿业和钢铁业历来是环境治理的重点行业,因此在海外投资建设、生产都要与环境保护同步,把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利用东道国资源的同时要顾虑到保护环境的需要。这就要求企业在投资建设时,既要考虑企业自身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又要考虑企业所在地区的环境保护需要和东道国整体环境保护的需要。钢铁企业到其他国家投资,应该尽量利用东道国的资源,降低投资成本,取得比在本国更高的收益,因此在投资建设中应遵循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原则。
    三、加大研发力度,提高产品竞争力是钢铁企业发展国际化经营的立足点
    近年来,国际铁矿石等原料成本渐涨,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严重依赖国外铁矿石资源的钢铁大国来说,钢铁产品的低成本优势已经逐渐丧失。受全球金融危机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的影响,2009年上半年,我国的钢铁出口受阻、且有大量的低价钢材资源陆续冲击我国的钢材市场。钢铁企业只有提高钢材产品的档次和质量,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才能在全球保有自己的市场份额。
    钢铁企业要想立足国际,企业必须达到创新能力强、发展速度快。企业发展速度不仅指产能、产量的提高,更主要是指企业整体研发能力、协调能力、市场份额等各个方面的提高。
    与国外相比,我国钢铁企业的研发投入明显不足。目前大中型钢铁企业全年研发费用仅占年销售收入的1%左右,全年新产品的研发费用仅占当年销售收入的0.8%,而欧州、日本等发达国家钢铁企业的研发投入占全年销售额的比例高达2.5%~4%。
    四、国际化经营须注意国际汇率风险
    当前世界流通货币汇率大幅调整的不确定性,使得钢铁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时面临着国际汇率波动的巨大风险。在境外开矿、建设钢厂,不但涉及人民币与美元汇率的变化风险,也面临美元与东道国货币汇率变化风险。出售的产品以美元计价向国际市场和中国市场销售,而成本支出则以东道国的货币计价,当人民币、东道国货币与美元的兑换汇率出现变化时,一般会导致开采或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遭受损失。
    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迅速,自1996年我国成为全球钢铁生产第一大国以来,已连续13年稳居该位置,且我国的钢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也在逐年加大,已由1996年的13.5%提高到2008年的37.6%,2009年上半年,这一比例已经扩大到48.5%。近几年,虽然我国的钢铁企业在海外投资铁矿方面迈出了很坚实的步伐,但与阿赛乐米塔尔、新日铁等大型跨国钢铁企业相比,我国的钢铁企业走国际化经营的差距还很大、道路还很长。在 《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指导下,国内钢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形成几个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企业,更大程度地获取和控制国外矿石资源,到资源国建设钢铁生产厂,将促进我国钢铁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