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宁:建设“一区三中心”发展县域经济

2009-8-17 10:5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北湖区成立于1995年,现辖5镇9乡4个街道办事处,共128个行政村、35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36.7万人,总面积828.8平方公里,属典型的城乡结合型市辖区。近几年特别是去年以来,我区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的各项部署及要求,夯实“一化三基”工作,落实“两城”建设要求,推进“一区三中心”(全市的核心城区、商贸中心、物流中心和旅游休闲中心)建设,加快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步伐,县域经济发展持续实现新突破。2008年,全区实现GDP115.9亿元,比上年增长11.3%(以下简称“增长”);完成财政总收入6.47亿元,增长18.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2亿元,增长17.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04亿元,增长3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3852元、6254元,分别增长10.3%、12.7%。自2002年以来我区连续8年在全市经济社会年终综合考评名列第一。
  
  一、培植龙头企业,铸造工业发展引擎
  
  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通过政策扶持、税收奖励、财政贴息贷款等措施,培植壮大龙头骨干企业,着力铸造工业发展引擎。一是立足优势抓招商。立足区位、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以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为抓手,加大招商力度,2008年全区新引进和辉物流、华纳石材、雄森酒店、万源达石墨等外资项目10个、内资项目48个。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123万美元,实际到位内资13亿元,分别增长16.9%、13%;续建、新建重点项目18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19亿元。二是突出重点抓项目。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扎实推进宇腾化工8万吨电铅溶池熔炼、云南锡业、湖南有色、华新水泥、华能电力、华明锰业等市、区重点项目建设,初步形成了以郴州经济开发区为轴心,以境内的107国道和郴资桂高等级公路为两翼的“十”字架工业走廊。全区现有区属规模工业企业80家,年产值达62.5亿元,其中投资上亿元工业企业6家,新型工业化水平跻身全省十强县(市、区)行列。三是明确定位抓园区。按照先行先试的要求,北湖工业园成功转型定位为湘南国际物流园,并先后引进了全省第一家二类公路口岸、湖南省供港澳农产品集中验放场两大支撑现代物流发展的平台。华塘科技产业园重新定位为我区承接产业转移基地,并被列为市级承接示范工业小区。石盖塘工业小区启动三期开发,重点发展食品加工,打造现代农产品加工基地,形成了食品工业产业集群。同时,各类园区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区财政从今年起连续3年从产业引导资金中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的资金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加快资源整合,推进矿业转型升级
  
  为改变我区新田岭、芙蓉、鲁塘三大矿区“小、散、乱”局面,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区委、区政府痛下决心,顶住各方压力,汇聚各方力量,加快矿产资源整合步伐,被省、市喻为“新田岭模式”,并在全省推广。一是科学决策,分类指导。按照“环境优先、统筹规划、规模开发、集约利用、协调发展”的原则,科学编制了《北湖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并分别制订了三大矿区的整顿整合方案,对各矿区分类实施、分别整合。新田岭矿区原14家持证矿与湖南有色控股集团平等协商谈判,成立了新田岭钨业有限公司;鲁塘矿区按区块划分,由各区块内企业相互自由协商、买断、关闭,优胜劣汰,自愿整合。二是以大并小,以优逐劣。通过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组建矿业联合开发主体,由云南锡业集团牵头将芙蓉矿区整合为6个采选区,由湖南有色控股将新田岭矿区14家开采企业整合为一个开发主体,将鲁塘矿区324条矿井规划整合成36个区块进行开采,推进资源的规模、集约开发。三是立足长远,着眼治本。把明晰和规范矿山产权作为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不断完善矿产资源的开发管理和运行机制,初步建立了“政府引导、部门联动、依法有序、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通过整合,新田岭钨业有限公司年产值将过10亿元,云南锡业的采选、精深加工项目投产后可年创产值20亿,鲁塘矿区的规模开发、集约利用步伐也将大大加快。矿业经济成为全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三、实施品牌带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面对冰灾重创,全区以农业救灾补损为契机,在狠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综合效益不断提高。2008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4亿元,增长11.8%。一是不断加强基地建设。大力实施“一区四品”工程,引导农民发展生态特色农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重点巩固发展了万华岩1000亩红提基地、华塘草莓基地、石盖塘小溪村2000亩香葱基地、南岸村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市郊海泉村的葡萄基地、下凤村黑山羊养殖基地、同和长廊村千亩金秋梨生态果园等,全区具有一定规模的农副产品基地达到49个,基本形成“一乡一特色”、“一村一品”的产业化发展格局。二是精心打造农业品牌。加强政策扶持,突出地方特色,积极引导企业开发品牌,做大做强。指导企业开展“三品”认证工作,一批优势农产品成功申报为无公害产品或绿色食品。裕湘面业系列产品成功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继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后再获“中国驰名商标”;天湖野鸭获得了第四届(国际)农博会金奖;宏源肉业等6家企业成功申报为市级龙头企业。全区拥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4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3家、市级20家,有力提升了农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三是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通过加大投入,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改善了广大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2008年筹集各种支农资金9236万元,推进了14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三清五改一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兴建文体活动场所112个,全区128个行政村已有109个村修通水泥路,并有望在今年5月全面实现村村通水泥路。
  
  四、狠抓城镇建设,促进商贸物流发展
  
  按照“南延东进,西扩北提”城市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推动全区商贸物流业飞速发展,城镇化水平达到76%。一是按照区块功能,构筑中心城区发展体系。着力抓好槐树下组团、武广福城新区、郴城西区的开发建设。以湘南国际物流园为主体的槐树下组团致力打造为湘南物流中心,通过调整规划,园区面积已扩张到6平方公里;正如火如荼建设的武广福城新区致力打造成郴州商贸中心;郴城西区致力打造为休闲旅游中心。三大区块的建设可将中心城区扩大近20平方公里。二是着眼城乡一体,推进城镇化建设。按照“一镇一特色,一镇一功能”的原则,加快实施城镇规划编制,城镇发展框架全面拉开。加快卫星城镇建设步伐,先后投资1亿多元用于卫星城镇的交通、供水、燃气、供电、通信一体化建设,并重点实施了鲁塘镇政府搬迁工程,开发建设了邓华将军广场项目,城镇面貌大为改观,新型城市化建设初步形成了“一点一轴一带”的发展格局(以中心城区为中心点,沿107国道的市郊至石盖塘呈南北向城镇发展轴,沿郴资桂路和郴仰路呈东西向的城镇发展带),城镇体系逐步完善。三是依托城区优势,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英皇至尊、雄森国际、东方摩泰、财富盛汇、旺鸣轩等服务业项目先后建成营业,中皇城、兴隆步行街、沃尔玛、新一佳、步步高等商贸企业持续发展,义捷物流、郴州烟草物流、和辉物流等项目运行良好,龙女温泉、万华岩、“四湖一园”、仰天湖等生态休闲旅游业方兴未艾。第三产业正成为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的主要力量之一。且随着省级公路口岸、湖南省供港澳农产品集中验放场和京广铁路物流口岸三大平台建设的推进,大商贸物流业更将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