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改革春风 萍钢发展实现历史跨越

2009-8-16 0:31: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特约记者 夏春兰
编者
    60年风雨岁月,60载辉煌华章。自本报“如歌60年”征文活动开展以来,广大读者纷纷踊跃来稿,讴歌回忆钢铁生产、物流及相关行业建国6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抒发60年来累积的自豪之情。截至目前本报编辑部已收到来稿百余篇。
    自今日起,“如歌60年”正式开栏,将陆续刊发您的来稿,希望引起您的关注和共鸣,踊跃赐稿,与读者一道分享创业的快乐,成功的经验。
    诞生于1954年的萍钢,可谓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做出了贡献。但随着体制的不适应,各种矛盾突出,使原本引以为荣的钢铁企业走向了濒临倒闭的境地,但是1997年之后,萍钢通过一系列改革,驶上科学发展快车道,创造了连续12年销售收入年均增长35%以上的超常规发展速度。
    2008年,萍钢成为具备年产钢能力650万吨的高成长型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327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179位。
    可以说,1997年以来的十二年,萍钢历经了化危机为机遇,不懈追求、不断实现“弯道超越”的壮观历程,主要有“扭亏脱困”、“改制再造”、“挖潜重组”三大阶段,并始终贯穿着萍钢“为社会而活”、“造福社会”的企业文化理念。
    生逢时富民强国
    1954年,正值新中国百废待兴之际,萍钢在我国工人运动和秋收起义策源地——江西省萍乡市诞生。1957年,萍钢流出江西第一炉铁水,圆了江西钢铁工业第一个梦想。1959年,萍钢在全国群英会上获得周恩来总理亲自授予的“为把我国建设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锦旗。
    但是,萍钢的道路是崎岖的,先后经历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国民经济三年困难时期、“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等严重干扰,直到1977年随着第一座炼钢转炉的投产才结束有铁无钢的历史。
“砸三铁”扭亏脱困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萍钢进入发展新时期,1990年成为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之一。作为江西冶金初级产品供应基地的萍钢,长期处于人员包袱重、社会负担重、资产负债重、经济技术指标低的状态。由于不适应市场经济,到1997年初,萍钢已经累计亏损3.06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15%,拖欠职工工资三个月,被上级有关部门列入自生自灭的“黑名单”。(下转第2版)
□夏春兰
(上接第1版)
    存亡时刻,萍钢人发出了自救的强烈呼声,时任萍钢常务副厂长涂建民不畏艰险、临危受命,于1997年4月份出任萍钢厂长。涂建民上任后,以“用人用工和收入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砸烂了“三铁”,破除了“终身制”,萍钢全面建立用人用工竞争上岗、收入向效益倾斜等一系列新机制。1997年10月,萍钢炼铁攻关推进小组成立,改变“就技术抓技术”的老一套,以转变观念和加强管理的全新思路推动攻关,提出“全方位、多层次、重管理”的攻关方针,强调以管理来保证技术措施到位。
    1999年,中共江西省委、省政府在全省工业战线发出了号召,开展“以萍钢为榜样、深入学邯钢”活动,萍钢成为了江西工业战线猎猎作响的钢铁旗帜。就在这一年,萍钢盈利1015万元,甩掉了压在头上多年的亏损帽子,兑现了不将亏损带入21世纪的庄严承诺!
    扭亏脱困之后,萍钢一鼓作气,保持着高速发展,“1999~2000年两年发展计划”、“2000~2002年三年发展计划”均大幅度提前实现。在此期间,萍钢贯彻“起点高、投资省、见效快”的技改方针,高线、高架式棒型材等一系列重要项目迅速竣工投产,从而完成了高位平台上的工艺和结构调整,实现了由单一初级钢铁产品企业向多品种、多规格建筑用材精品基地的大转型。
改机制焕发活力
    进入二十一世纪,民营钢铁企业凭借其灵活的体制和机制优势,异军突起,发展迅猛。作为一名真正的、充满危机感、责任感的企业家,涂建民基于对国家总体经济发展形势的把握,以及对未来钢铁市场的准确判断,带领萍钢开始实施第二个战略——“改制再造”。根据党的十六大关于国有资本退出竞争性行业的精神,萍钢于2002年初提出了整体改制的战略决策。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干部员工的大力支持下,2003年7月,萍钢国有资产一次性成功退出,成为了民营股份制企业。
    坊间传说:以前,萍乡的姑娘找对象,一听说是萍钢人扭头就走,因为萍钢人贫穷;现在,萍乡姑娘找对象,萍钢人优先考虑,因为萍钢人富裕了。就连善于捕捉商机的萍乡房地产开发商,都打出了“萍钢人购房优惠”的告示。听似调侃,但却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萍钢改制给萍钢乃至萍乡人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整体改制后,萍钢建立的管理机制成为一个法人治理结构健全、感应市场变化灵敏、决策过程快速的市场竞争主体,抗风险的能力更加突出,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2004年,萍钢成功抵御钢铁行业罕见的 “价格风暴”。2005年,萍钢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成为江西省第五家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原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高度赞扬萍钢的成功改制,认为萍钢在新体制、新机制的推动下,实现了跨跃式的发展。
    在改制的同时,萍钢实施了200万吨钢技改 “再造”工程。从2002年8月8日实地考察到2003年元月8日破土动工,再到2004年3月陆续建成投产,期间削平了数十个山头、完成了数千万方土石、经受了 “非典”的考验,一年多的时间里,一座年产200万吨钢的现代化钢铁企业拔地而起,萍钢产能一步跃升到400万吨,成为我国长江以南最大的棒、线产品生产企业。
挖潜力 抵御危机
    在成功实施 “改制再造”战略后,2005年,根据国家钢铁产业新政,萍钢公司敏锐地觉察到钢铁行业即将进入“大洗牌、大重组”时代。为把握先机,萍钢及时提出了第三个战略——“挖潜重组”。想要重组,就必须把成本降到最低,挖掘内部潜力,发挥最好效益。在随后的几年里, “降本增效”成为萍钢生产经营的一条主线,不仅成功抵御了金融危机的袭击,更为重组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深挖内部潜力的同时,根据钢铁企业沿江沿海布局的产业规划,经过考察与对比,萍钢将重组的对象锁定为江西九江钢厂。2006年8月,萍钢与九钢成功签署重组协议。萍钢重组九钢,既是江西钢铁工业在国家新的钢铁产业政策下的首例战略重组,也为萍钢今后的裂变式大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重组之后,萍钢一面抓好九钢原有装备的生产,一面抓好技术改造。到2007年,九钢产能增长近2倍,达到100万吨钢,萍钢跃上500万吨钢产能的新台阶。2008年底,九钢 “以新代旧、综合利用”技改一期工程顺利投产,以实际行动提振了整个江西工业发展信心。
    与此同时,九钢技改板材工程如火如荼进行,并将在今年 “十一”之前出铁出钢,向国庆60周年大庆献礼,萍钢也将达到800万吨钢产能,完成由线材、螺纹钢领域向板材领域的跨越,并可于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利税35亿元。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