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港“秘密武器”打造“东方大港”

2009-8-13 11:2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试运营一个多月来,富春港务公司没感觉到经济形势带来的负面影响,现在我对公司的发展信心十足。”王宇驰把自己的信心来源,还有公司发展的“秘密武器”定位于——富春港务公司坐落在嘉兴港,一个有完整产业链依托及海河联运优势的“东方大港”。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嘉兴港,像富春港务公司一样自信十足的新开工项目、企业不在少数,而老企业也在全球港口业发展的逆境中打响生产和建设的“双响炮”。“其他港口或许还在受煎熬,而在嘉兴港,金融危机带来的‘机’大于‘危’。”嘉兴港区管委会主任王照祥说起今年嘉兴港的生产目标时,更是底气十足。

  完整的产业链 让港口企业“激流勇进”

  当记者要求走访一家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率先实现“复苏”的港口企业时,市港务局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表现得很无奈。

  “不是不愿意帮你找,而是在港区实在找不出一家‘复苏’的企业。”这名工作人员解释道,在嘉兴港区,港口企业没有“一家”,只有一整条产业链,何况港区企业生产情况一直保持增长势头。“没有出现过不景气,谈不上‘复苏’。”

  经过嘉兴港区管委会多年严格把关的“精准化招商”,让港区的产业形成一个强有力的“链条”,这条产业链条不但让港区在后续招商上赢得先机,更让港区内企业在应对金融危机时有了“抱团之力”。“港区企业间形成了上下游的物质流和能量流,这种上下游形式的‘抱团取暖’是港口企业实现逆势增长的关键所在。”王照祥说。

  与富春港务公司不一样,新世纪石化集团嘉兴港仓储分公司2007年2月开始就正式投入运行。“3年来,公司发展整体上一直处于上升轨道。”新世纪石化集团嘉兴港仓储分公司办公室主任唐刚对此很有发言权。

  为证实他的观点,唐刚给记者拿出一组数据: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两个罐区,仓储容量达6.42万立方,共计22个大小不等的存储罐,分别储存着苯类、醇类、酮类、酸类、成品油类等化工用品。

   2007年,22个存储罐利用率仅为60%,去年则达到了80%,今年初以来就一直处于满额状态。

  “这也意味着新世纪石化的仓储功能被充分利用,而港口经济不景气的阴霾并未见显现。”王照祥解读说。

  这是为什么呢?王照祥也给记者拿出一组数据:1月至6月,嘉兴港区化工行业产值达44.48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实现利税总额5.49亿元,同比增长32.4%。5月,化工行业利税和利润均出现了回升现象。“我们的主要服务对象就是化工企业,他们形势好了,我们自然会坐收其利。”唐刚说。

  临港化工行业率先打破“经济坚冰”,不仅仅对该公司的存储罐利用率带来利好,更为公司的生产带来突飞猛进的增长。据新世纪石化集团另一名负责人介绍,今年前7个月,该公司吞吐量完成35万吨,而去年全年仅完成了45万吨。“按照这个势头,今年将至少可以完成60万吨。”

  在乍浦港区的石化作业区,以新世纪石化码头为代表的液体化工泊位已开始为港区化工新材料园区的生产作业服务,随着今后嘉港石化、美福石化的投入运行,石化作业区泊位作为腹地企业生产运输链中物流平台的作用会更加凸显。

  港区的产业链条作为一个整体,是嘉兴港各港口企业能够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据各港口企业反映,从去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仅影响了两个多月的时间。

  错位发展之策 让“配角”焕发活力

  “嘉兴港要做上海港和宁波港的最佳配角,最佳配角同样可以拿‘奥斯卡金奖’。”这是嘉兴港区对自己的定位。

  据市港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3月,嘉兴港与宁波港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并开通了嘉兴—宁波集装箱内支线。同年8月,两港又达成合作开发海盐港区的框架协议,并于去年底和今年上半年先后签署了共同开发海盐港区C区1号、2号和7号、8号等4个万吨级泊位的投资协议。目前,海盐港区C区1号、2号泊位及陆域仓储物流项目已动工。

  与此同时,嘉兴港又把与上海港合作作为我市乃至浙北地区深化与上海合作交流的重要举措。今年上半年,经多次磋商,两港已达成了合作开发独山港区的共识,合作协议也将于近期签订。

  秉持错位发展之策给嘉兴港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嘉兴、宁波两港合作效应的带动下,2008年,嘉兴港集装箱吞吐量首破10万标箱。今年上半年,嘉兴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8.06万标箱,完成年度计划的53.8%,同比增长125.8%。目前,嘉兴—宁波集装箱内支线已发展到一天一班,航班密集了,越来越多的客户选择从嘉兴港中转集装箱,推动了集装箱吞吐量的持续快速增长。

  在错位竞争、竞合发展思路的带动下,嘉兴港抓住上海世博会召开、黄浦江两岸煤炭泊位调整的机遇,积极出击,主动承接港口煤炭业务,并借助于“煤炭装卸作业”放大煤炭效应,依托海河联运优势,着力打造浙北煤炭中转枢纽。今年上半年,全港煤炭吞吐量首次突破了1000万吨,完成1133万吨,继续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保障了杭嘉湖绍四地电厂、用煤企业的能源供应。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