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企稳回升基础尚不稳固

2009-8-1 23:2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今年上半年,随着国家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措施的实施,我国物流行业的运行出现了稳中趋升、投资大幅增长、后市发展预期向好等积极变化。但是,物流需求仍显不足,物流服务价格持续低迷,物流企业经营仍然困难,主要运行指标增幅回落,增长水平明显慢于宏观经济增长,回升基础还不够牢固和平衡,后市发展还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行业振兴任重道远。 
    今年以来,国家刺激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实施逐步取得成效,特别是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出台,提振了物流业的整体信心。虽然我国物流运行出现了许多积极变化,但受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和加深的影响,我国物流市场需求仍显不足,整体增长水平明显落后于宏观经济增长,企稳回升基础尚不稳固。
    社会物流总额趋稳回升
    今年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429642亿元,同比下降0.8%,降幅比一季度缩小2.5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增长6%,增幅比一季度提高4.5个百分点。
    在社会物流总额构成中,工业品物流总额受投资拉动影响,增长呈加快趋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8%,扭转了一季度的下降局面。工业品物流总额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为91.2%,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是拉动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的最主要力量。农产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0.2%,增幅与一季度持平,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为1.5%,同比略有提高。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对外贸易持续下滑的影响,进口物流总额同比下降26.9%,但降幅比一季度缩小7个百分点,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为6.7%,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由于进口物流总额下降影响社会物流总额下降1.8个百分点。
    社会物流总费用小幅增长
    今年上半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为2.5万亿元,同比增长4.8%,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5个百分点;与GDP的比率为18%,比去年回落0.4个百分点。
    在社会物流总费用构成中,运输费用为1.3万亿元,同比增长3.4%,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个百分点。运输费用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52.4%。
    运输费用增幅提高,一是由于运输需求趋稳回升。今年3月以来,受外贸矿石、原油以及内贸煤炭、矿建材料等运量拉动,国内货运量、货运周转量、港口货物吞吐量有所回升;二是由于近期油价大幅上涨,推动了运输成本直接上升。
    保管费用为0.9万亿元,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35.4%,同比增长6.3%,增幅比一季度提高2.3个百分点。受需求回暖影响,物流业务量开始企稳回升。在保管费用构成中,上半年流通加工费用增幅比一季度提高2.7个百分点,仓储费用增幅提高0.6个百分点,保险费用和利息费用增幅分别提高2.6个和2.5个百分点。物流配送费用和包装费用虽然同比仍然下降,但降幅均比一季度缩小6个百分点。信息及相关服务费用由一季度的同比下降3.4%转为增长2.1%。
    管理费用为0.3万亿元,同比增长6.5%,比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主要是人员报酬上升所致。管理费用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12.2%,比一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与增加值大幅增长
    今年上半年,我国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为9244亿元,同比增长61.8%,增幅比同期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高出28个百分点,比今年一季度提高10.8个百分点,反映出国家加大物流相关产业基础建设投资措施取得成效,对物流业的振兴与发展将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从投资构成看,交通运输业投资额为6691亿元,同比增长65.3%,增幅创近年来新高,比2008年上半年提高61个百分点,比今年一季度提高13.5个百分点。仓储、邮政业投资额为712亿元,同比增长78.1%,增幅比2008年上半年提高30.9个百分点,比今年一季度提高12.7个百分点。贸易业投资额为1841亿元,同比增长50%,增幅比2008年上半年提高28.7个百分点,比今年一季度提高6个百分点。
    上半年物流业完成增加值9040亿元,同比增长2.1%,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回升速度有所加快。
    在物流业增加值构成中,交通运输业完成增加值6622亿元,同比增长2.3%,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8个百分点;配送、加工、包装业完成增加值722亿元,由一季度的下降0.8%转为增长5.5%;仓储业、邮政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7%和1.2%,贸易业完成增加值同比有所下降。
    发展明显落后于国民经济增长水平
    虽然上半年社会物流总额可比增长6%,但仍落后于宏观经济的增长水平。如果按照历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增长速度与GDP增长速度的弹性系数核算,上半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的增长速度应该达到10%左右。也就是说,物流增长应该超过宏观经济的增长水平。当前物流增幅低于宏观经济增幅的现象值得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国民经济企稳回升的过程中,物流实物量增长相对乏力,存在行业发展不平衡问题,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也反映出当前经济回升中资产价格快速上升起了重要推动作用。因此,避免经济增长中泡沫成分放大,是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效益与价格持续下滑
    从物流业总体情况看,今年上半年效益下滑明显。上半年物流业增加值同比增幅回落14个百分点,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5%,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6%,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究其原因主要是物流需求不足导致物流服务价格持续下滑,同时油价上涨、人工成本刚性上升又造成物流业成本居高不下,挤压了物流业的利润空间。
    从企业的经营情况看,面临困难加大。据对全国重点物流企业统计调查结果显示,今年1~5月,我国重点物流企业主要运营指标普遍呈下降之势。其中,物流业务量指标同比下降幅度在10%~18%;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1.9%;主营业务利润额下降18.3%。在调查企业中,近七成企业利润额同比负增长,两成企业亏损。
    今年以来,受经济下行造成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反映物流业服务价格水平的物流业收费价格指数一直在低位徘徊,6月份跌至48.3%,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物流市场价格持续下滑。其中,公路货物运输市场综合价格指数6月为68.3,比年初下降2.9个百分点。沿海干散货综合运价指数6月末为1013,比年初下降242点。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6月末为763,比年初下降183点。今年以来,由于实体经济增长落后于虚拟经济,物流服务价格低迷,对于经济持续平稳发展影响很大,应该引起重视。
    下半年有望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下半年,国家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物流业发展面临诸多有利因素:
    一是国民经济企稳回升为下半年物流业发展奠定了有利基础。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去年11月份开始持续上升,今年6月份为53.2%,连续4个月保持在50%以上。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好于预期,工业增加值增长有所加快。经济企稳回升为下半年物流业发展奠定了有利基础。
    二是国家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得一定成效,将增加物流业的有效需求。为刺激经济增长,今年上半年我国累计信贷投放量达到7.4万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5%,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更是达到61.8%。随着国民经济和制造业的企稳回升,市场需求也出现平稳较快增长。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比增长16.6%,同比加快3.7个百分点。社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可比增长6.4%,比一季度加快4.2个百分点。市场需求回升,将有利于物流需求的恢复与增加。下半年,国家还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随着政府4万亿元刺激经济计划的逐步落实,投资对物流业的拉动作用也将日益显现。
    三是世界经济趋稳,特别是美国经济开始回暖,将拉动物流市场进一步回升。3月份以后的数据显示,对经济最为敏感的各国制造业指数出现调头向上局面,表明制造业最差时期已过。与此同时,美国房地产出现见底迹象,欧洲消费者信心指数有所回升。数据显示,全球经济最差时期已经过去,这将有利于我国外贸形势好转和进出口贸易的复苏,进而带动国内需求,拉动物流市场进一步回升。
    综合判断,下半年物流运行将呈现平稳加快增长态势,整体形势好于上半年。今年4月份以来,物流业经营活动预期指数连续3个月达到60%以上,预示未来物流业发展向好。社会物流需求将随着生产的加快、投资的加大及贸易活动的逐步活跃而有所回升。预计2009年社会物流总额增长6%左右,社会物流总费用增长8%左右,物流业增加值增长5%左右,物流业固定投资增长超过60%。随着物流需求的回升,物流企业经营外部环境将有所改善,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大幅下降局面有望得到扭转,企业经济效益虽然不会明显改观,但将好于上半年。
    物流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国民经济的真正复苏,需要以物流的率先增长做基础。只有物流实现较快发展,宏观经济回升才有坚实的基础,才能真正保持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因此,要进一步巩固物流向好发展的基础,通过促进物流业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稳定增长。
    我国重要煤炭基地山西省将利用能源中心的资源优势、承东启西的交通优势,加快运输通道建设,形成铁路、公路携手东部海运的“大煤运”格局,打造全国“煤炭大物流”产业。根据国家晋北、晋中、晋东三大煤炭基地规划和18个矿区总体规划布局,山西重点加强北、中、南三大煤炭外运通道建设,进一步建设和整合煤炭集运系统。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