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港经贸合作“再见钟情

2009-7-9 15:4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09年5月下旬,港商陈照天再次飞回武汉,这位香港派高实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此次二度来汉,是为考察市场。在5月初在汉举行的香港时尚购物展上,他与几家大的卖场、代理商已达成初步意向,这次,他要进一步落实合作事宜,为公司生产的纤媄牌女鞋进驻湖北作准备。 
    与陈照天有相同想法与行动的港商还有数百名,基于此,继香港时尚购物展之后,6月22日,香港贸发局再次率团来湖北,在武汉举行“鄂港合作、共拓商机”研讨会,旗下40多位全球办事处代表首次齐聚江城,与500余家鄂企共商金融危机下如何寻找全球商机,引荐港商赴鄂投资,并为促进湖北产业升级做准备。
    “时尚购物节”试路
    湖北与香港第一次亲切接触发生在今年5月。继杭州、广州、北京的时尚购物展后,5月8日至12日,“香港时尚购物周”正式登陆武汉,带来了包括服饰、珠宝、手表在内的300多个香港时尚品牌。此前,武汉还从未举办过如此大规模的香港品牌展览。
    当时,有部分人质疑香港贸发局此举意在转嫁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对此,香港贸发局华中代表曾沂靖作了详尽的解释,他说,香港与湖北的合作历来已久,丝宝集团、新世界集团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进驻湖北,如今已经扎根下来。只不过,以前的合作范围还不是太广,层次也不深。如何提升两地的合作范围与合作层次,一直是两地政府与商家关心的问题。
    契机出现在2008年。当年4月,香港特首曾荫权来汉参加中博会时,看中武汉特殊的大环境,与武汉政府达成初步意向,要组团来汉办展,以帮助香港品牌进驻湖北市场,也让更多的湖北人不出省就能买到中意的港货。湖北省省长李鸿忠对曾荫权的提议非常感兴趣,当即表示欢迎香港组团来汉,并借此机会让双方的商家进行深度了解。
    香港贸易发展局总裁助理周启良表示,他对武汉有更多期许。武汉作为中部地区“老大”,可借此辐射湖北及周边城市,此次不仅是零售,更重要的是推广贸易,通过参展探市场,最终形成厂商、经销商与武汉市民的“三赢”。
    为了营造良好的氛围,提升展会的人气,香港方面精心筹划,希望用明星和时尚两个“卖点”来带动整个购物周,主办方请来了“香港制造头号粉丝”的杨千嬅作为代言人。同时,现场还组织了多项精彩活动,包括时装秀、珠宝及钟表汇演、美食制作、环保工作坊、星级嘉宾主持的化妆和发型示范等。香港贸易发展局华东、华中首席代表钟永喜向媒体介绍,主办方安排了多款最“潮”产品在展会独家发售,同时,参展的香港企业更联合推出超过100项优惠活动,满足了众多时尚消费者的胃口。
    展会取得了出乎意料的良好效果,不仅吸引了武汉30余万市民观展,还将荆州、宜昌、黄石、鄂州等周边城市的大卖场与代理商都吸引了过来。同时,港商对武汉人的看法也大为改变。香港派高实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陈照天起初怀疑湖北人能否接受香港产品的时尚款式,但当他看到湖北人的穿着打扮之后,认为自己的担心完全是多余。另外,他对湖北人的吃苦耐劳也颇为赞赏。为了方便展商,主办方当时招聘了一批大学生志愿者,展商若人手不够,可去雇佣,10块钱一小时。他也租用了几位营业员,接触后发现:他们都很吃苦耐劳,做事也卖力。他谈到,做服务业,最重要的是态度要诚恳,这些志愿者令他对这一代的大学生刮目相看,也令他对湖北人刮目相看。
    再见钟情
    “香港时尚购物周”让鄂港双方彼此都留下了良好的印象。6月中旬,湖北省省长李鸿忠率团访港招商,与香港商界签下20多亿元的采购合同。当月22日,香港贸发局再次率团回访,足见双方促进合作的诚意。
    22日,在武汉香格里拉大酒店的“鄂港合作、共拓商机”研讨会上,香港贸易发展局总裁林天福在接受《鄂商》采访时说,截至2008年,在鄂投资的香港企业已达6423家,合同资金152亿元,湖北武汉也在香港成功地举办了七次投资洽谈会。香港是武汉最大的外资(湖北省以外的投资)来源地,而武汉也是香港开拓内地市场的重要平台。香港贸发局未来将继续推动更多香港企业到湖北发展,例如设零售点、地区总部、分销中心以至投资设厂。
    林天福还介绍,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背景下,美洲、东南亚、中东及非洲市场仍有广阔商机。他举例,美国市场的高级消费品需求减少,生活必需品销售明显回升,湖北企业在消费品输出方面可有所作为;东南亚市场的电子零件、计算机及通讯设备等制造业及工业设计等服务业的需求量较大;中东最大商机是建设项目,到2015年将有1亿所房子需要建设。
    林天福建议,湖北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及目前的外围环境,特别是借鉴此次金融危机中的经验和教训,制定合适的财务管理及融资策略,提升核心竞争力。香港方面在创投基金、投资银行、法律、物流等方面,可以为湖北企业提供拓展国际市场策略。
    他还表示,除了把香港品牌引入湖北,亦可协助鄂企走出去。鄂企与香港合作,无论是资金、管理,尤其是贸易推广方向,“我们都能帮上一把”。
    湖北省副省长田承忠在出席研讨会时的致辞中说,湖北既有深厚的工业基础,又坐拥中部的广阔市场,香港贸发局覆盖全球的服务体系完全能与我省优势互补,围绕湖北共建商贸平台,辐射内陆市场。
    当天,香港贸易发展局与湖北省政府签署《深化鄂港两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促进湖北及香港两地在经济贸易领域的合作。
    合作转变
     鄂港合作的前景和方向在哪里?这是双方“联姻”之后考虑的头等大事。林天福认为,虽然内地经济快速发展,硬件设施不断完善,但在服务业等软件方面,香港有着很难被超越的优势。香港的现代服务业,例如金融、物流、会展业等方面特别领先,对于正在兴建“资源节约型”及“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武汉市来说,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
    香港贸发局华中代表曾沂靖对记者说,香港最早一批来武汉的企业有十几年历史,像新世界、观奇洋服、圣子王蛋糕、香格里拉等多集中在基建、地产、零售等传统服务业。近几年,这种格局开始转变,一些现在服务制造业慢慢过来,如银行、会计、保险、物流,这也是下一波我们重点引进港资的方向。李鸿忠与阮成发6月中旬在香港举办“鄂港粤经贸洽谈会”就多次说:‘湖北是一个工业大省,制造业大省,却不是一个服务业大省,产业升级迫在眉急。’而产业升级的过程,实际上是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的过程。湖北应发挥其“九省通衢”的交通优势、发达的科教优势、颇具基础的工业优势,积极向服务业大省转变。
    工业要升级换代,靠的是产品的研发、技术的创新、外观的设计及包装、品牌、管理等这些涉及到一系列的高端人才,这就需打造产业集群。以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可口可乐、海尔等全球500强企业都已经落户该区,可该区的金融、商贸、物流、教育等服务业若不能配套,就无法吸引更多的人才进驻。因此,湖北生产升级迫切需要的,不仅是资金,更多的是产业链及产业集群的配套。现在的研发已经不是单独一家企业就能完成的,很多产品从生产、设计到生产都是一个产业群在参与。现在大家谈竞争,多是以某家企业主导的产业群与产业群之间的竞争,而不是单独把某家公司单独拿出来比较,香港第三产业发达,与其它行业相比,现代服务业对香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在各行业中稳居首位,贡献率高达90%。一个是国际商贸平台,一个是实力日渐雄厚的华中工业重镇,鄂港携手,必将迎来美好明天。
    对于鄂港合作中湖北省与武汉市两级政府的角色,曾沂靖认为,浙江的宁波、温州,广东的东莞、顺德等地之所以经济发达,主要就是其中小企业有活力。反过来可以这么说,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是否有前途,关键就是看该地区的中小企业是否有活力。而中小企业之所以有活力,关键就在当地的政策,是否有利于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事实上,湖北省政府、武汉市政府在引进香港中小企业的政策方面也提供了诸多便利,例如提供产业领导资金,并取消某些行业规定,予其较宽松的环境等等,他希望政府能够将这种宽松的政策保持下去。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