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交通压力凸显,大雨拷问龙城交通
2009-7-9 14:0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7月7日晚到7月8日白天,持续的一场大雨倾泻龙城,干渴的大地在使劲消化雨水的同时,省城大多路段窨井冒水,路面积水较深,加上部分道路封闭施工,交通压力凸显。省城的市民不禁发问:
年复一年,这种忙乱似乎总在重复,大踏步行进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为什么一旦面对老天爷的发威,总是一改往日的风采,变得弱不禁风,动不动就瘫痪失控呢?
窨井冒水大面积路段瘫痪昨日早7时20分,记者在朝阳街铁路桥上遭遇堵车,由于大雨突降,朝阳街上端涌下的雨水在桥的东侧形成“缓洪池”,由于积水较深,致使长长的车流不敢贸然前行。
40分钟后,记者在建设南路与狄村街相交路口发现,这里积水也很深,已经阻断交通。而在相距不远的东太堡十字路口,情况大致相同,远远看去一片汪洋,从南向北的车辆不得已退回改走亲贤街或长风街。交通广播内有车友报告称,五龙口街、小东门立交桥下、千峰路、滨河东西路长风桥下、迎泽桥下、漪汾桥下、漪汾街滨河体育中心门口、坞城路、纞流路都是汪洋一片,一些路段的交通已经瘫痪。
9时10分,记者开车驶上去年新改建的南内环街。从大营盘路口至老军营路段,沿途发现多个窨井由于水压太大顶翻井盖,不断往外溢水,整个路面北侧的积水能淹没半个车轮。而在解放北路的北沙河桥到太原机车厂门口,司机们反映此处积水也非常深,水面能完全淹没整个车轮,到上午10时已有多辆汽车在这里抛锚。
大雨拷问龙城交通设施人常说,看一座城市发达不发达,首先要看它有没有立交桥,一条道路平不平要看下雨过后有没有深的积水。近年来,省城的交通状况在逐步改善,每年都有不少干道整修或改造。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规划设计滞后及资金的不足,太原的交通始终不能和现代生活相适应。
记者从太原市政管理局了解到,市政府近年来加大城市交通设施建设的投入,平均每年都在200亿元以上。尽管这样,每年还是对许多急于改造的道路“照顾”不上。针对每年进行小街小巷的改造而忽视主干道,如解放北路、建设路的改造问题。市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年修哪儿、投入多少资金并不是市政能决定的,他们属于任务执行单位。据了解,太原市道路下面的许多管道目前大多仍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铺设的,雨水、污水合流严重,城区内主要是合流制管线,如果遇到较大雨水,这些管道通常会受水压大的作用,造成窨井“反水”。欠账多、排水管网设计标准低、投资少,造成了城市道路积水的现状很难在短时期内从根本上解决,市政只能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加强管理,由表及里地逐步解决城市水患这一问题。
桃园东社区管先生说:“水排得不快,路面积水又太多,我看见人们就像趟河一样,我觉得咱们城市这个下水管太细了,你看外国电影里下水管都可以过人。应该整体规划一下,让管子粗一些。”太原市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太原城区道路水患的最终解决,仍然离不开投入,只有投入到位了,积极改造一些容易出现问题的路段和部位,才能使雨水顺利排出,保障行路安全。”
采访中有不少市民提出疑问,既然交通不畅,为什么不多修路,多建几条高架公路呢?
“这个愿望或说是乞求,我们早就盼望了。”大雨中,到银行办事的平阳路某工艺美术部司机戎先生说,从上午8时出发到目的地,他开车整整走了一个小时四十分,如果在新建路的上空再建一条立体公路,时间最起码要节省一个多小时。在太原社保中心工作的韩女士说,一座城市能有几座高架桥往往能提升城市品位,她说,曾到过北京、上海和周边一些大城市,看到气势宏伟的高架公路,很为当地人感到自豪。她认为,现在太原不是路宽路窄的问题,而是缺少道路的问题。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太原现在的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33万辆。以现在每天200辆左右的新车发牌的速度,用不了几年,太原的机动车保有量会突破100万辆。届时,太原的道路将比现在拥挤很多。同北京相比,太原的交通比北京还要堵。北京约有人口1382万,机动车保有量达268万辆,人车比例约为5∶1。而太原约有人口350万,机动车保有量约33万辆,人车比例约为10∶1。
但要注意的是,太原的城市面积要比北京的小得多,而且太原的人口数量也不会增长得太厉害,但机动车保有量却会一天天持续增长,用不了几年,太原的人车比就会达到北京现在的5∶1。因此,不少市民希望太原能将改扩建道路的资金积累发展高架公路。
据今年2月省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山西省财政总收入为1518亿元。太原市为300多亿元。按照武汉高架桥(汉宜高速路)1公里造价12亿元计,太原市完成10公里,则要花掉一年三分之一的收入。据了解,城市高架公路相当于建高速路,是使用周期长、技术标准高和投资巨大的基础性设施,为保证行车速度和行车安全,其路线线形和建筑材料都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在公路的造价中,仅材料费用就占到40%~50%,另外征地拆迁费用、通讯监控等交通设施费用在造价中也占有很大比重。在我国一般平原微丘区,高速公路平均每公里造价为1500万元~3000万元之间。市政管理局相关人士认为,建设高架公路需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但省城的实力似乎还不够,其中高架公路的拆迁费用就是一个难题。
记者在市规划局了解到,根据交通规划研究,太原市今后道路发展依然考虑公交优先。其中,道路网络规划中,太原市建设路将成为新旧城区快速通道,与目前在建的北中环路、南中环路和东山高速路、西山高速路形成“中”字形快速路骨架。
有关人士介绍,在要不要发展高架公路的讨论上尽管还有意见分歧,不过,新的互通式立交桥有可能在北中环路出现。根据新的规划图,省城北中环路全长设计将近10公里。全路为东西走向,西起纞流路,东至太行路。沿胜利西街往东,经小东流村,汾河,在森林公园、太钢集团的南侧穿过,经过山西化学厂、矿山机器厂、耐火材料厂、享堂西街、机车厂、享堂村,然后沿晋安东街,终点与规划的太行路相接,道路设计采用“地面快速路+辅路”、“高架道路+辅路”相结合的形式。主线快速路与横向道路相交时,根据横向道路等级将设置不同形式的立交桥或上下匝道,全线将设置三座全互通立交桥。考虑到解放路、建设路横向道路间距较密、行人过街等需求,将采用享堂高架桥方案,长度为2.37公里。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