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国企换“洋帅”,好!

2009-7-9 5:14: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刘泽强
    6月23日,拥有58年历史的老牌国企——厦工股份迎来了新任总裁。本来这倒没什么,近年来,国企换帅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算不得什么新鲜事。但此则厦工换帅的消息却在整个工程机械行业掀起巨大波澜,原来厦工的新总裁不是 “国脸”,而是地地道道的韩国人——原大宇重工业烟台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奎全。
    姑且先不去深究 “洋帅”蔡奎全未来能够把厦工发展到什么程度,单是国企换 “洋帅”这一举动,笔者认为,就值得为其击掌叫好。
    众所周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中国经济改革中一块难啃的 “骨头”——旧体制、旧观念、旧思路一直是困扰国企改革重要阻碍。特别是由于国有企业掌握着国民经济各种战略性资源,各种利益的纠结使国企主要领导人职务的任免往往具有 “灰色”成分。本身是利益催生的结果,加之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使国企往往成为各种腐败行为滋生的温床。而这种 “传统”,也导致了国企自身资源严重的内耗,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助外力来解决国企内部的问题,管理层已经作出不少的尝试,从最初引进技术到管理理念,再到引进外资,中国的国企改革虽说步履维艰,但却一直没有停止脚步。现在,老牌国企厦工将企业 “头把交椅”交给了一个韩国人,无疑在国企人事体制改革上打开了一个重要突破口。正如厦工股份相关负责人所说的,企业经理人的职业化,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而笔者认为,此番意义恐怕还绝不止于此。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积累,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企业开始积极探索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拥有优势资源的国企显然更具备走出去的优势。但是,走出国门就需要企业领导者具备国际化的战略思维,这一点上,跨国企业的管理者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开阔的全球化视野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特别是在市场开拓和跨国经营方面的出色经验和成就,比很多本土管理者更具有优势。因此,引进国际管理人才成为国企的必然选择。
    也许,蔡奎全本人并非有意去担当这样一个 “勇者”的角色,但这却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必然要求,只不过巧合的是,历史选择了厦工,而厦工选择了蔡奎全。
    在此,我们祝福 “洋帅”蔡奎全和厦工,希望这次历史性的国际合作能够“幸福美满”,也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人才战略积累宝贵的经验。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