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振兴规划解读八:大力发展现代汽车服务业
2009-7-8 21:19: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先进的现代服务业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产业。加快服务业发展也是促进资源节约、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要求。为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增长,服务业应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和较高比重。我国“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并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服务业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的预期目标。
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滞后影响了汽车产业发展,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大力发展现代汽车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在汽车产业中具有重要作用
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在不断渗透、融合。在《财富》杂志最新500强企业中,有281家是服务型公司,占到了56%。越来越多的传统制造企业正向服务业领域拓展。据调查,全球80家著名制造企业的大多数公司的服务收入均超过50%。国际汽车大集团也已经形成专业化汽车服务业务,涉及制造服务、销售服务等服务领域,以顺应汽车产业链利润正在向服务业转移的趋势,不包括销售收入,其服务收入的比例最高已达到15%。
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对汽车等制造业的发展、升级与竞争力提升有重要支撑作用。生产性服务业是指在商品或其他服务产品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企业为企业提供的中间服务,是为进一步生产或生产最终消费品的企业提供的中间性服务投入。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既有利于汽车生产企业控制成本、提高研发速度、强化核心竞争力,也是汽车企业拓展业务领域、创造利润的重要环节。其中,研发等服务业的发展甚至已成为引领汽车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力量。国内外的发展经验表明,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于制造业的升级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国汽车服务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汽车服务业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点。第一,“重汽车制造轻汽车服务”的产业发展观导致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够重视,产业集群也无法发挥其产业聚集效应。由于汽车制造业产值大,对地方GDP贡献大,因此各地对发展汽车制造业积极性高,将较多的资源投向了汽车制造,对发展汽车服务业不重视、投入少。在这种产业发展观影响下,我国目前虽然已经有长春、上海、广东、湖北、安徽、京津、成渝等多个汽车产业基地,但由于这些基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均落后于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产业基地并未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汽车制造业的发展。
第二,以合资为主要发展模式使我国企业集中在汽车制造环节,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较少。我国轿车企业主要是通过利用外资采取合资模式发展起来的,合资企业主要从事价值链中附加值较低的生产、加工、装配环节,在技术、品牌等方面主要依赖合资外方提供,对外部的生产性服务尤其是高价值研发环节的服务需求少。
第三,我国科研、金融、物流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还很落后,不能满足国内汽车制造业发展的要求。由于国内研发能力落后,国内汽车企业不容易获取所需的关键性技术,科技服务水平制约了汽车制造业的发展。譬如,由于国内设计公司的技术能力、水平参差不齐,使得一些发展自主品牌的国内企业只能依靠国外的设计公司。汽车金融产品单一、发展滞后也未能形成对汽车工业强有力的支持。国内物流企业主要从事运输、仓储这些传统的基础性业务,国内多数汽车生产企业虽然大量采用精益生产方式,其急需的零部件供应物流却鲜有物流企业能提供,致使得汽车物流与生产领域脱节。
第四,大型企业集团内部门类齐全的生产组织方式不符合现代汽车服务业发展的要求。这不仅未能发挥促进企业集团发展的作用反而抑制了服务业的发展。汽车服务业的发展需要专业化分工的深化,汽车制造企业大多将服务性业务外包,我国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组织方式使汽车生产企业同时承担生产和生活服务,对企业外部的服务需求减少,这些主要面向企业内部的服务机构也由于缺乏市场的激励和约束,成本高、竞争力低下。
当下大力发展现代汽车服务业的思路
为发展壮大现代汽车服务业,《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把“坚持产业升级,注重工业发展与服务增值相结合”作为汽车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并把发展现代汽车服务业作为重点任务之一。要切实提高我国现代汽车服务业水平,应当从下面几点入手。
第一,强化生产与服务的纽带联系,促进相互支撑,实现协调发展。按照《规划》要求,加快发展汽车研发、生产性物流、汽车零售和售后服务、汽车租赁、二手车交易、汽车保险、消费信贷、停车服务、报废回收等服务业,强化生产与服务的纽带联系,促进相互支撑,实现汽车制造业和汽车服务业协调发展。
第二,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做强做大汽车服务业。以市场机制为主要手段,政府调控为辅助手段,大力发展物流、金融、信息、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细化深化专业分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第三,大力促进汽车产业集聚地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强化汽车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互动机制。《规划》提出“强化生产与服务的纽带联系,促进相互支撑”。产业集群是实现汽车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发展的重要载体。主要汽车制造企业所在城市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位置,采取积极的财税、土地、价格等政策,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新兴产业的发展。鼓励汽车企业将非核心服务外包,引导汽车企业围绕主业外包非核心业务,如入厂物流、后勤服务、出厂物流、总成分装、采购平台等,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
第四,鼓励自主研发,支持自主品牌的发展。鼓励自主创新、培育自主品牌是《规划》的核心内容。应落实鼓励生产企业发展自主品牌企业的有力措施,通过自主品牌发展带动相关服务业的发展。一直以来,我国对汽车行业的自主创新支持比较少,即使支持也主要是针对大型汽车企业集团,汽车研发机构、零部件企业等获得的支持少,“产、学、研”相互分离,未能形成合力机制。应出台鼓励科研和自主创新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对实实在在、有效的自主创新,无论企业的规模、所有制结构、是否是汽车生产企业,均应给予支持,以提升我国汽车研发水平,发挥研发在引领汽车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五,支持汽车制造企业向服务业领域拓展,培育汽车制造型和服务型企业。顺应制造业向服务领域延伸的国际趋势,《规划》提出汽车生产企业既要增强制造实力,又要拓展汽车金融服务和售后服务业务。具体来说,支持骨干汽车生产企业在关注研发、设计等环节发展的同时,推动其向汽车金融、营销等服务领域拓展,鼓励汽车生产企业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型和服务型企业。
第六,完善服务业标准体系和行业规范。由于缺乏全国性、统一的服务标准和行业规范,使得服务业水平低下、参差不齐,难以和制造企业的服务需求相吻合。应完善服务业标准体系和行业规范,尽快建立物流标准化体系,培育专业化物流企业。
第七,完善汽车服务相关的法规、规章、管理制度。应从降低汽车金融进入门槛、降低物流税费标准(如降低高速公路收费标准)、完善相关法制环境等诸多方面,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良好法规、政策环境,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