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亿美元“大红包”浙江银行抱团为船企打气

2009-7-8 13:5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35亿美元的“大红包”,让浙江造船有限公司柳暗花明。日前,浙江造船有限公司与国内6家银行签订银团保函协议,获得35亿美元的保函。在浙江,这种由银行组团对在建船舶进行保函授信的模式尚属首次。     浙江造船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有了35亿美元的保函授信,企业不仅可以支撑到下一个景气周期,而且可望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现代化先进船舶制造企业。  
  “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保函银团不仅可以落实国家政策、解决企业资金吃紧的问题,也能实现金融机构风险分担,利益共享。”中国进出口银行浙江省分行行长助理许小勇评说。  
  订单减少,船企无船可造  
  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造成了世界造船业“雪崩”。自2008年11月以来,全球船舶制造业陷入整体停滞状态。一度高歌猛进的中国造船业亦遭遇了“交船难、接单难、融资难”的困境,预计2009年延期和撤销订单将达1000多万载重吨。  
  浙江亦不例外。2008年,浙江省造船完工量达522万载重吨,完工量指标在全国位居第三。如今,浙江70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密布着庞大的造船厂,很多因为开工不足而显得冷清,不少中小型船企几近倒闭。  
  以宁波市为例,该市目前共有船舶修造企业65家,配套企业50余家,从业人员达5万。“金融危机开始后,我市新承接订单迅速减少。今年不少船企生产任务不饱和,下半年起,有的企业可能会出现半停产、停产的局面。”宁波市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副会长刘春法不无担忧。据估测,2009年下半年,该市将有25%的船企无船可造。  
  宁波新乐造船有限公司是浙江省一家颇具实力的船企,在行情艰难的2008年,依然完成10亿元产值。然而,公司今年已出现多起船东提出推迟交货的情况,资金收回速度明显要比预期慢。  
  “多对一”,银行风险共担  
  “造船行业总体不景气,加之一些民营船企可抵押资产少,银行在处理这类贷款一般会很谨慎,毕竟我们是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中国建设银行宁波第三支行副行长葛虎彪道出了民营船企融资难的症结所在。  
  其实,浙江省造船行业不乏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只是外部因素加速了“雪崩”。许小勇说,既然如此,又怎能坐视不救?  
  于是,中国进出口银行浙江省分行牵头,由中国建设银行宁波市分行、浙商银行宁波分行等5家银行共同参与组建,浙江省首个船舶保函银团―――浙江造船有限公司35亿美元保函银团“呱呱坠地”。  
  “金融危机加重了对船企进行‘一对一’保函或贷款的风险。但是,我们大可尝试将原来的‘一对一’变为‘多对一’,多家金融机构‘风险分担,利益共享’”,许小勇说。  
  据了解,保函银团在形式上表现为两家或两家以上金融机构依据同一保函协议,按约定的时间和比例,通过代理行向申请人提供的授信业务,其风险承担与利益收成,一般是根据银团内各成员的参团份额及比例确定。这就是“风险分担、利益共享”。  
  作为受惠企业,浙江造船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德军表示,35亿美元保函银团签约后,对公司增加自营出口、加大新产品研发、加快转型升级、提升品牌价值,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行业内专家也看好这种模式。他们认为,“保函银团”不仅为船企解决了融资难题,也为银行规避风险降低了财务成本,同时还带动了中小商业银行参与海外买方信贷保函业务。这是克服当前金融危机,提振信心,取得银行和船企双赢的有益尝试。  
  融资难题,亟待金融创新  
  宁波市港航管理局负责人张传盈表示,“保函银团”固然给处于风雨飘摇中的企业带来一线希望,但这仅仅惠及其中极少数企业。当下,如何进行金融创新,解决绝大多数企业融资难题,显得很紧迫。  
  其实,在浙江造船有限公司35亿美元保函银团的组建过程中,浙江省经贸委、海事局等有关部门给予了特殊支持。他们为此专门开辟“绿色通道”以简化操作流程,有力地促进了该省首个船舶银团保函授信的顺利实施。浙江省有关领导也在银团组建的签约仪式上,要求相关部门配合做好该模式的推广工作。  
  与此同时,针对中小企业担保难、融资难,国家开发银行浙江省分行与浙江省中小企业局联手,正在打造一套新型担保体系―――“抱团增信”担保融资模式,即:将多家担保机构整合“抱团”成一个共同的担保体系,与银行、企业、政府四方共同组建贷款融资平台。在国家开发银行浙江省分行副行长范显伟看来,“一家担保公司的信用能力,变成10家担保公司的信用能力,然后再加上政府部门的引导、信用,这对发放贷款的风险,可能会降到最低。”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